开关控制电路、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包及用电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84090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13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关控制电路、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包及用电设备。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电源开关、控制模块、分压支路以及第一开关;电源开关分别与电压输出端、控制模块以及分压支路电连接,电源开关被配置为能够响应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导通或断开电压输出端与分压支路的电连接;分压支路包括至少两个相互串联的电阻,其中,相互串联的电阻之间的节点与第一开关电连接,分压支路以及第一开关还均与电池包的负极端子电连接。电池包的负极端子电连接。电池包的负极端子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关控制电路、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0001]本公开实施例涉及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开关控制电路、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如今,以MOS管为代表的半导体开关器件广泛应用于电池包的充电电路中,其为电池包的充电的稳定进行起到重要作用。
[0003]因此,为了保证充电电路能够正常使用,需要在半导体开关器件使用时对半导体开关器件导通和关断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关控制电路、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包及用电设备,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0005]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开关控制电路,该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电源开关、控制模块、分压支路以及第一开关;电源开关分别与电压输出端、控制模块以及分压支路电连接,电源开关被配置为能够响应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导通或断开电压输出端与分压支路的电连接;分压支路包括至少两个相互串联的电阻,其中,相互串联的电阻之间的节点与第一开关电连接,分压支路以及第一开关还均与电池包的负极端子电连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电源开关、控制模块、分压支路以及第一开关;所述电源开关分别与电压输出端、所述控制模块以及所述分压支路电连接,所述电源开关被配置为能够响应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导通或断开所述电压输出端与所述分压支路的电连接;所述分压支路包括至少两个相互串联的电阻,其中,相互串联的电阻之间的节点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连接,所述分压支路以及所述第一开关还均与电池包的负极端子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第一信号端子,所述第二开关电连接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与所述电源开关之间;和/或,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控制单元和第三开关,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第二信号端子,所述第三开关电连接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与所述电源开关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器、第二电阻器;所述第二开关为PMOS管,所述第一信号端子与所述第二开关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栅极与第二电阻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器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漏极与所述电源开关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三电阻器、第四电阻器;所述第三开关为NMOS管,所述第二信号端子与第三电阻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器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器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开关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三开关的漏极与所述第二电阻器的第二端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开关包括输入端口、输出端口、输出放电端口,所述电压输出端与输入端口电连接,所述输出端口与分压支路电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器,所述第五电阻器的第一端与所述输出放电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器的第二端与所述输出端口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器,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开关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二端接地。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四开关,所述第四开关为PMOS管;所述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霞李梓立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新能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