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膜厚自动调节的吹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3970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膜厚自动调节的吹膜机,属于吹膜机技术领域,包括上料机、吹膜机本体、机架、膜口间隙调节机构、视觉模块,所述上料机位于机架一侧,包括挤出机构和料斗;所述膜口间隙调节机构安装在吹膜机本体上,用于调节膜口间隙;视觉模块安装在机架顶部环形轨道上,用于检测薄膜厚度均匀情况,将采集的信息传送至PLC,然后驱动膜口间隙调节机构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吹膜机结构简单,自动对膜口间隙和开泡位置进行调整,解决了人工靠经验进行调节的繁琐、不精确等缺点,大大提升了薄膜生产的效率。升了薄膜生产的效率。升了薄膜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膜厚自动调节的吹膜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吹膜机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膜厚自动调节的吹膜机。

技术介绍

[0002]吹膜机是一种将塑料颗粒通过加热使之成为液体,然后吹出塑料薄膜的装置,常见的产品有垃圾袋、保鲜膜等。由于其产品物美价廉,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0003]随着吹膜机应用也越来越多,为了提高生产率,降低废品率,企业对吹膜机自动化程度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影响成膜质量的因素主要有风量大小和膜口间隙的调节,目前主要是通过人工观察成泡位置和质量调整膜口间隙大小和风量。
[0004]然而这种方式十分枯燥繁琐,耗费人力财力且人工调节难以精确控制调节量,造成产品质量下降,成型质量差,因此探索一种能自动调节膜口间隙的装置十分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现有吹膜机冷却不均匀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膜厚自动调节的吹膜机,包括有:吹膜机本体;收卷机构,用于收卷加工完成的塑料薄膜;上料装置,用于向吹膜机本体输送塑料颗粒原料;环形轨道,用于带动摄像头旋转,所述环形轨道位于冷却风环上部并与冷却风环同心布置,采用轨道吊杆固定在机架上,所述轨道吊杆穿过环形轨内圈,使环形轨道能上下调整位置;膜口间隙调节机构,用于对膜口间隙的微调,所述膜口间隙调节机构包含X向位移台和Y向位移台,两位移台垂直连接,所述 Y向位移台的固定组件与X向位移台的滑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滑动组件高度略高于固定组件;视觉模块,所述视觉模块用于对成型轮廓的监测识别,获取塑料薄膜外形轮廓的图像信息,与设定的合理轮廓进行比对,在工控机处理后将执行信息传送到PLC进行控制;轨道调整装置,用于调节轨道转动,所述轨道调整装置由伺服电机和一个精细调整齿轮组成,伺服电机通过接线端口连接PLC,由PLC进行转速、转角的调节;本专利技术达可解决人工操作的繁琐,大大提升膜口间隙调节的精度,可以做到快速、及时、精确的调节,使生产效率和精品率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膜厚自动调节的吹膜机的主视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膜厚自动调节的吹膜机的顶部和底部两部分的斜视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膜厚自动调节的吹膜机中轨道吊杆的斜视
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膜厚自动调节的吹膜机中摄像头两种不同姿态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膜厚自动调节的吹膜机中轨道调整装置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膜厚自动调节的吹膜机中主要部件的俯视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膜厚自动调节的吹膜机中膜口间隙调节装置的斜视图;图8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膜厚自动调节的吹膜机中膜口间隙调节装置的左视图;图9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膜厚自动调节的吹膜机中膜口间隙调节装置的俯视图;附图标记:1、卷辊;2、收卷架;3、薄膜;4、图像采集卡;5、工控机;6、PLC;7、变频器;8、数据传输线;9、风机;10、风管;11、冷却风环;1101、出风口;12、稳泡杆;13、膜口间隙调节机构;1301、伺服电机;1302、X向位移台;1303、Y向位移台;1304、弹簧;1305、支撑杆;1306、模头孔;1307、滑动组件;1308、固定组件;14、吹膜机;1401、膜口;1402、吹膜机外环;1403、膜头;15、挤出装置;16、料筒;17、稳泡头;18、开泡段;19、成型段;20、轨道调整装置;2001、接线端口;2002、调整齿轮;21、摄像头;2101、光学镜头;2102、强磁球;2103、球形底座;2104、螺母;22、环形轨道;2201、齿圈;2202、圆柱滚子;2203、环形轨内圈;23、轨道吊杆;2301、螺纹套筒;2302、螺杆;24、人字夹板;25、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下面结合附图1

9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08]以下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实际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09]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膜厚自动调节的吹膜机。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膜厚自动调整的吹膜机包括吹膜机本体14、机架25及环形轨道22;吹膜机本体外围固定有膜口间隙调节机构13;环形轨道22与冷却风环11同心布置,通过轨道吊杆23固定在机架25上;环形轨道22上方设有人字夹板24并固定在机架25上;料筒16中的塑料颗粒通过挤出装置15输送至模头中;冷却风环11通过4根风管10与风机9相连,PLC通过控制阀控制冷却风环11的风量大小。
[0010]参照图4,光学镜头2101通过螺母2104固定在另一端为强磁球2103的连接件上,强磁球2102被球形底座2103包覆,球形底座2103通过螺母2104连接在齿圈2201上,跟随齿圈2201进行转动;齿圈2201由轨道调整装置20通过齿轮啮合进行驱动。
[0011]参照图6

9,膜口间隙调节机构13由X向位移平台1302和Y向位移平台1303组成,两个方向位移平台组成相同,以X向位移平台1302为例,位移平台两侧设有圆柱形支撑杆1305
充当固定组件1308的滑行轨道,固定轨道1308中间设有与模头外径大小相等的圆形模头孔1306,模头孔1306与吹膜机外环1402咬合,Y向位移轨道1303的固定组件1308焊接在X向固定组件1302的滑动组件1307上,为保证移动的顺畅,滑动组件1307略高于固定组件1308,具体参考图8可以看出;滑动组件1307两端分别为伺服电机1301连接的丝杠和与固定组件1308连接的弹簧1304,丝杠与滑动组件1307通过螺纹连接,当伺服电机1301正转时,丝杠推动滑动组件1307向X正向移动,弹簧压缩,此时膜口1401左侧变大,当伺服电机1301反转时,丝杠推动滑动组件1307向X反向移动,弹簧伸长,此时膜口1401右侧变大,为保证连接的紧密型和位移台复位的及时性,滑动组件1307另一侧通过弹簧1304与固定组件1308进行连接。
[001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膜厚自动调节的吹膜机的实施原理为:由视觉模块识别识别成型段外形轮廓大小,经过工控机进行数据处理后由PLC与设定的合理轮廓进行对比,外形轮廓线的偏差反应了膜口间隙的偏差;PLC发出控制指令至膜口间隙调节机构对膜口间隙进行调节;同时,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息反应了开泡位置的高低,PLC通过控制阀控制风机风量大小,进而控制开泡位置的高低;成型后的薄膜经人字夹板排出内部空气,经若干卷辊最终缠绕在收卷架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膜厚自动调节的吹膜机,包括膜口间隙调节机构13、吹膜机本体14、轨道调整装置20、摄像头21、环形轨道22,其特征在于:所述吹膜机14固定有膜口间隙调节机构13,且膜头上固定有冷却风环11,风环通过风管10连接风机9,所述轨道调整装置20位于吹膜机14上方,驱动齿圈2201转动;所述摄像头21安装在环形轨道22的齿圈2201上,所述环形轨道22通过轨道吊杆23安装在机架2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膜厚自动调节的吹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吊杆23贯穿轨道环内圈2203,所述膜口间隙调节机构13包含X向位移台1302和Y向位移台13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膜厚自动调节的吹膜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贝太学卢博王涛高焕兵张兵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