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蓝光激光激发产生白光的激光照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83905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由蓝光激光激发产生白光的激光照明系统,包括用于产生蓝光激光的蓝光激光模组、用于产生白色光的发光组件和以上两者之间的传输介质;发光组件包括底座以及安装在底座上的荧光片和出光法兰;传输介质一端与蓝光激光模组的出光端口连接,另一端通过出光法兰固定在底座上;荧光片与出光法兰的出光口同心设置;传输介质将所传输的蓝光激光均匀照射在荧光片上,荧光片上附着有黄色荧光粉,黄色荧光粉受蓝光激发产生白色光。可以为封闭空间、电磁敏感、易燃易爆和放射性场所提供一种安全的照明解决方案,可广泛应用于车辆、飞机、矿井、危险品库、放射性热室、乏燃料池等环境,具有良好的社会和商业价值。具有良好的社会和商业价值。具有良好的社会和商业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由蓝光激光激发产生白光的激光照明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照明
,特别是涉及一种由蓝光激光激发产生白光的激光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激光也是光,与普通光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激光又是一种特殊的光,具有许多独特而优异的性能。普通光(太阳光或灯光等)是物质随机发出的光,通常包含多种波长,向四面八方辐射,从光源发出的不同波列之间不具有相干性,而激光是可以控制的电磁波,具有普通光源望尘莫及的显著特性,可概括为:高方向性、单色性、相干性和高亮度。准确并灵活运用激光的这些特性,对于激光照明技术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0003]传统的照明系统包括LED灯具、卤化物灯或荧光灯具等,这些装置的本质是采用导线传输电能再通过发光器转换成光能的形式,易存在短路隐患、防爆隐患、终端发热、寿命较短、电磁干扰以及维护困难等问题,且无法长期工作在高放射性等特殊环境下。随着新兴照明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下降,激光技术、光纤照明、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相对于传统照明技术来说,许多新兴技术的优势具备前所未有的应用潜力。新兴照明技术能够解决传统照明系统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升照明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维修性、环境适应性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传统的照明系统易存在短路隐患、防爆隐患、终端发热、寿命较短、电磁干扰以及维护困难等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由蓝光激光激发产生白光的激光照明系统。
[0005]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由蓝光激光激发产生白光的激光照明系统,包括用于产生蓝光激光的蓝光激光模组、用于产生白色光的发光组件和两者之间的传输介质;
[0007]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底座以及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荧光片和出光法兰;所述传输介质一端与所述蓝光激光模组的出光端口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出光法兰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0008]所述荧光片与所述出光法兰的出光口同心设置;所述传输介质将所传输的蓝光激光均匀照射在所述荧光片上,所述荧光片上附着有黄色荧光粉,所述黄色荧光粉受所述蓝光激发产生白色光。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蓝光激光模组由激光发射组件和驱动电源组成;所述激光发射组件由四组并联的激光管组件组成;每一所述激光管组件由六个串联的激光管组成;每一组所述激光管组件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源电连接,以实现分别单独驱动。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激光管为电流控制型器件;所述驱动电源的电流输出采用PWM控制。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激光发射组件的外壳上设置有第一风冷冷却装置;所述
驱动电源的外壳上设置有第二风冷冷却装置。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电源上安装有功率调节旋钮。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输介质采用单芯多模光纤;所述单芯多模光纤两端采用SMA905接口。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光法兰的出光口通过压环压接有双凹透镜。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灯罩,所述灯罩套在所述荧光片外。
[00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灯罩的下边缘外翻形成固定片;环形压片压住所述固定片后与所述底座通过螺栓安装。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灯罩的内部顶端安装有反射杯。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激光照明系统,以现有激光技术和光纤照明为基础,提供一套安全、智能、便于维护的激光照明系统,具备高流明、高光效、高显色性、无闪烁、无眩光、照度均匀、高防爆性、低发热、低能耗、低光衰、超长寿命、环境适应性强、无电磁干扰、便于维护等技术特点。
[0020]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激光照明系统,可以为封闭空间、电磁敏感、易燃易爆和放射性场所提供一种安全的照明解决方案,可广泛应用于车辆、飞机、矿井、危险品库、放射性热室、乏燃料池等环境,具有良好的社会和商业价值。
附图说明
[0021]图1所示为激光发射组件中芯片设计图;
[0022]图2所示为蓝光激光模组光路设计图;
[0023]图3所示为激光发射组件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所示为驱动电源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所示为出光法兰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所示为底座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所示为发光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8]图8所示为发光组件安装示意图。
[0029]图中:1

底座,2

荧光片,3

出光法兰,3
‑1‑
光纤输入端口,4

第一风冷冷却装置,5

第二风冷冷却装置,6

电源输入端口,7

出光端口,8

电源接头,9

电源开关,10

电源输出端口,11

功率调节旋钮,12

灯罩,13

支撑架,14

压环,15

双凹透镜,16

固定片,17

环形压片,18

反射杯。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1]实施例1
[0032]一种由蓝光激光激发产生白光的激光照明系统,包括用于产生蓝光激光的蓝光激光模组、用于产生白色光的发光组件和以上两者之间的传输介质;
[0033]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底座1以及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荧光片2和出光法兰3;所述传
输介质一端与所述蓝光激光模组的出光端口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出光法兰3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
[0034]所述荧光片2与所述出光法兰3的出光口同心设置;所述传输介质将所传输的蓝光激光均匀照射在所述荧光片2上,所述荧光片2上附着有黄色荧光粉,所述黄色荧光粉受所述蓝光激发产生白色光,为周围环境提供光亮。
[0035]激光照明和LED照明的激发机理相近,可以利用蓝光光源激发荧光粉发出黄光,再将蓝光与黄光混合来实现白光输出。与LED照明相比,激光照明的效率更高,亮度更高,可调制性也比LED更好。由于激光的发散角很小,利用激光来激发荧光粉,其光点比LED的光点要小,更易实现聚束。现有的LED能够将效率转换到30-40%,而如果用激光来做光源,能把效率提高到60%以上。而在亮度方面,单个LED芯片最大工作电流为350mA,继续加大电流也无法提高亮度,只能把多个LED芯片拼在一起来实现更大流明的输出。而激光的亮度与电流成正比,可以通过加大输入功率来提高亮度。此外,激光可根据需要进行波长与亮度的调制,在应用上比LED芯片更为灵活,色彩效果也更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蓝光激光激发产生白光的激光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产生蓝光激光的蓝光激光模组、用于产生白色光的发光组件和两者之间的传输介质;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底座以及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荧光片和出光法兰;所述传输介质一端与所述蓝光激光模组的出光端口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出光法兰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荧光片与所述出光法兰的出光口同心设置;所述传输介质将所传输的蓝光激光均匀照射在所述荧光片上,所述荧光片上附着有黄色荧光粉,所述黄色荧光粉受所述蓝光激发产生白色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激光模组由激光发射组件和驱动电源组成;所述激光发射组件由四组并联的激光管组件组成;每一所述激光管组件由六个串联的激光管组成;每一组所述激光管组件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源电连接,以实现分别单独驱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管为电流控制型器件;所述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体高徐凯张梅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