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和RFID的钢结构构件智能调配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和RFID的钢结构构件智能调配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钢构件调配主要依靠人工进行,利用纸质介质记录构件的信息如构件编号、安装位置等,并利用记号笔在钢构件表面书写构件编号等信息。构件的设计信息以二维图纸或BIM模型的形式进行记载,当进行构件调配时,需要依靠人工查找构件的编号、状态、位置、在建筑物中的安装地点等信息。传统的钢构件现场调配包括构件进场、构件堆放、构件吊装和安装等工序。
[0003]在传统的钢结构构件安装过程中,钢构件在施工现场的管理完全依靠人力进行,构件的进场盘点、堆场内盘点、安装构件前在堆场内寻找构件等过程均依靠施工人员查找构件表面的文字标记进行,依靠纸质材料指导施工。特别是在面对堆放有大量构件的大面积堆场时,完全依靠人力进行构件调配效率十分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和RFID的钢结构构件智能调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钢结构建筑所需钢构件表面粘贴标签,并利用标签读写器在标签中写入钢构件的唯一编码;获取所述钢构件的尺寸、唯一编码、安装位置以及施工状态建立BIM模型;通过所述BIM模型查找所需调配的钢构件,获取对应钢结构唯一编码;通过读写器和识别天线对钢构件表面粘贴的标签进行读取,遍历所有标签,找到对应包含唯一编码钢的构件位置,进行调配。2.一种基于BIM和RFID的钢结构构件智能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钢结构构件信息的RFID标签(202)、钢结构BIM模型(204)、RFID天线(206)、RFID读写器(208)、智能终端设备(210)和控制中心(212),带有钢结构构件信息的RFID标签(202),用于给钢构件赋予唯一编码;钢结构BIM模型(204),用于存储钢构件的尺寸、唯一编码、安装位置以及施工状态;RFID天线(206),用于接收与扫描钢结构表面标签;RFID读写器(208),用于读出或写入钢结构标签信息;智能终端设备(210),用于显示钢结构BIM模型(204)信息与钢结构标签信息;控制中心(212),用于通过对多台RFID天线(206)获取到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出某一构件在堆场中的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和RFID的钢结构构件智能调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钢结构构件信息的RFID标签(202)包括,当钢构件完成加工出厂前,在构件表面粘贴所述带有钢结构构件信息的RFID标签(202),并利用RFID读写器(208)在标签中写入构件的唯一编码;所述RFID天线(206)与所述RFID(208)读写器全双工通信,当装载有钢构件的货车进入施工现场时,与所述RFID天线(206)相连的RFID读写器(208)自动批量读取进场构件表面粘贴的带有钢结构构件信息的RFID标签(202),并在控制中心(212)记录进场构件的唯一编码,快速获取进场构件的唯一编码列表,施工人员利用智能终端设备(210)显示进场构件的编码列表,并与进场计划、发货单等处记载的构件编码进行对比,检查进场构件是否符合要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和RFI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欣,刘占省,于立凯,孙啸涛,朱建新,吴蒙,李欣宇,于鹏远,杨森,刘子昌,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