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和液晶显示装置以及它们的驱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3637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配备:具有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板(3)的LCD(1)、查找表、以及设置在LCD(1)的外部的帧存储器(8),并进行过冲驱动,而且用查找表从第1帧的第1灰度数据和预先存储在帧存储器(8)的第1帧的1帧前的第2帧的第2灰度数据,算出对LCD(1)的过冲驱动最佳的第3灰度数据,其特征为:在查找表的数据中对LCD(1)的每一个响应速度特性进行记录。因而,能提供维持高显示质量而不改写查找表的数据并具有对过冲驱动最佳的查找表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查找表进行过冲驱动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技术背景近年,平板显示器(Flat Panel Display: FPD)的进步异常显著,阴极射线显 示管监视器正在置换成各种FPD。作为FPD的先驱性存在的液晶显示器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其技术进步惊人,形成在日常生活的各种场所 得到利用,对其发展的进一步期望不断提高。然而,LCD还留有若干大弱点。其代表性的l个弱点,就是活动图像显示 难对付。举其一主要原因液晶的响应速度慢。提起液晶响应速度,多按黑白的切换速度考虑,但随着上述阴极射线管监视器的置换,中间灰度一中间灰度 的切换占大比率,必须考虑此状态下的液晶响应速度。然而, 一般而言,中间 灰度一中间灰度切换比黑白切换响应速度慢,成为问题。因此,响应速度的高速化是将电视机从阴极射线管置换到LCD时绕不过的 问题,如何使一切灰度间的液晶响应高速化成为大问题。作为上述课题的一种 解决手段提出的是过冲(Overshoot)驱动。图10示出此驱动方法的例子。液晶从 某帧的灰度级(灰度)A切换到下一帧的灰度B时, 一般而言,灰度A与灰度B 的灰度级差越大,液晶越作高速切换。因而,如果如图IO那样为A<B的增强响应,则瞬时输入B〈C的灰度级 的过冲灰度C后,输入作为目标的灰度级B,从而能使液晶比通常A至B的切 换速度高速地进行切换。又,A〉B的衰减响应,则输入B〉C的灰度级的过 冲灰度C后,输入作为目标灰度级的B,从而能使液晶比通常A至B的切换速 度高速地进行切换。行切换,所以过冲驱动的液晶的响应速度理论上能在一切灰度间的切换中高速 化到全灰度切换的响应速度。因而,通过全灰度切换充分作高速响应的液晶显 示模式中采用过冲驱动,能得到可在一切灰度间的切换中作充分高速响应的LCD。于是,在过冲驱动中,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存在如何决定上述灰度C这一点。此灰度C的决定,使用具有查找表的LUT-ROM (Lookup Table-Read Only Memory:查找表只读存储器)。即,可通过参照查找表,对某帧的灰度A和 下一帧的灰度B进行比较,从而决定灰度C。如图11所示,进行此过冲驱动 的已有液晶显示装置配备包含输入信号部50、 LUT-ROM51、逻辑控制器(控 制器)52和帧存储器53的外部信号源54、以及LCD55。 LUT-ROM51在其内 部具有未图示的查找表。为了说明方便,将LCD55的响应速度的特性表 示为特性C。说明此液晶显示装置的动作。将从输入信号部50输入的、例如8位数字数据(灰度值)组成的通信信号依 次输入到帧存储器53,保持l帧周期后,输出到控制器52。再者,由控制器 52控制此帧存储器53的动作。控制器52将帧存储器53的输出作为输入1供给LUT-ROM51。另一方面, 将输入信号部50对控制器52的输入原样作为输入2供给LUT - ROM51 。由此,LUT-ROM51根据输入1和输入2各自的灰度值,产生进行过冲驱 动用的输出,经控制器52供给LCD55。再者,专利文献l(日本国特开2004 — 78129号公报,公开日2004年3月11 日)中,揭示组成将8位输入数据的高端4位和8位前帧数据的高端4位输入到 查找表,并在此查找表的输出添加输入数据的低端4位。根据此组成,能一面 削减查找表的储存器容量, 一面极力减小输出数据的级差。 然而,上述已有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产生下列问题。 LCD在每一生产线和每一批生产中,LCD的响应速度产生偏差。这里,响 应速度是指活动图像中,从第n帧的灰度变化到第n + 1帧灰度时实际从第n帧灰度变到达第11+ 1帧灰度的时间。如图12所示,使用具有不同的特性D的响应速度的LCD56时,过冲驱动 的系数的最佳值与具有特性C的响应速度的LCD55的该值不同。因此,将对 具有响应速度的特性C的LCD的过冲驱动最佳的LUT - ROM51原样用于具有 响应速度的特性D的LCD56时,LCD56产生下列问题中的一个(i)LCD56的 图像显示质量降低;(ii)LCD56的响应速度比此LCD56的过冲驱动中使用最佳 LUT-ROM时降低。为了解决此问题,使对LCD55的过冲驱动最佳的LUT - ROM51为对LCD56 的过冲驱动最佳的LUT-ROM,因而需要改写LUT —ROM51的查找表。艮P,过冲驱动的系数最佳值有时变化,初始的LUT-ROM的数据不能作最 佳过冲驱动,所以需要每次都改写LUT-ROM的查找表的数据,使其符合LCD 的响应特性。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维持高显示质量并 具有对过冲驱动最佳的查找表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此外,其目的又 在于提供这么做的LCD和LCD驱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LCD,进行过冲驱动并具有显示图像的液晶 板,其中,在查找表的数据中对LCD的每一个响应速度特性进行记录,该查 找表的数据可从第1帧的第1灰度数据和所述第1帧的1帧前的第2帧的第2 灰度数据,算出对所述LCD的所述过冲驱动最佳的第3灰度数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LCD驱动方法,该LCD配备显示图像的液 晶板并进行过冲驱动,其中,在查找表的数据中对LCD的每一个响应速度特 性进行记录,该查找表的数据可从第1帧的第1灰度数据和所述第1帧的1帧 前的第2帧的第2灰度数据,算出对所述LCD的所述过冲驱动最佳的第3灰 度数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配备具有显示图像的液晶板 的LCD、查找表和设置在所述LCD外部的帧存储器,并进行过冲驱动,而且用所述查找表从第1帧的第1灰度数据和预先存储在所述帧存储器的所述第1帧的1帧前的第2帧的第2灰度数据算出对所述LCD的所述过冲驱动最佳的 第3灰度数据,其中,在查找表的数据中对LCD的每一个响应速度特性进行 记录。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驱动方法,该液晶显示装置配 备具有显示图像的液晶板的LCD、查找表和设置在所述LCD外部的帧存储器, 并进行过冲驱动,而且用所述查找表从第1帧的第1灰度数据和预先存储在所 述帧存储器的所述第1帧的1帧前的第2帧的第2灰度数据,算出对所述LCD 的所述过冲驱动最佳的第3灰度数据,其中,在查找表的数据中对LCD的每 一个响应速度特性进行记录。这里,响应速度是指活动图像中,从第n帧的灰度变化到第n+l帧灰度时 实际从第n帧灰度变到达第n + 1帧灰度的时间。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参照预先准备的査找表的数据,从比第1帧迟后1帧份 额的第2帧的第2灰度数据(前灰度数据)和第1帧的灰度数据(现灰度数据),算 出对过冲驱动最佳的第3灰度数据,即算出用于过冲驱动的瞬时输入的过冲驱 动灰度数据。所述响应速度(即响应速度特性)对每一 LCD制造线和每一批LCD制造不同 (存在偏差)。因此,用同一查找表驱动过冲驱动系数不同的LCD,产生LCD的 图像显示质量降低或LCD的响应速度比使用对此LCD的过冲驱动最佳的LUT -ROM时降低的问题。针对这种问题,利用上述组成,则每一LCD的响应速度特性预先被记录在 査找表的数据中。因此,不逐个改写査找表数据的内容,而能使LCD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LCD,进行过冲驱动并具有用于显示图像的液晶板,其特征在于,在查找表的数据中对LCD的每一个响应速度特性进行记录,该查找表的数据可从第1帧的第1灰度数据和所述第1帧的1帧前的第2帧的第2灰度数据,算出对所述LCD进行所述过冲驱动时最合适的第3灰度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5-8-31 252735/20051、一种LCD,进行过冲驱动并具有用于显示图像的液晶板,其特征在于,在查找表的数据中对LCD的每一个响应速度特性进行记录,该查找表的数据可从第1帧的第1灰度数据和所述第1帧的1帧前的第2帧的第2灰度数据,算出对所述LCD进行所述过冲驱动时最合适的第3灰度数据。2、 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LCD,其特征在于, 具有所述查找表。3、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配备具有用于显示图像的液晶板的LCD、查找表、 以及设置在所述LCD外部的帧存储器,并进行过冲驱动,而且用所述査找表从第1帧的第1灰度数据和预先存储在所述帧存储器的所述 第l帧的l帧前的第2帧的第2灰度数据,算出对所述LCD进行所述过冲驱 动时最合适的第3灰度数据,其特征在于,在查找表的数据中对LCD的每一个响应速度特性进行记录。4、 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LCD具有所述查找表。5、 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LCD具有柔性印刷电路板,将所述查找表搭载在所述柔性印刷电路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川清志柳俊洋大和朝日川岛由纪高桥浩三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