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凤起专利>正文

用于制作预制构件的边模和模具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361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制作预制构件的边模和模具组合结构,边模包括第一组拼部、第二组拼部和第三组拼部;第二组拼部位于第一组拼部和第三组拼部之间;第一组拼部、第二组拼部和第三组拼部可通过连接件连在一起形成整体结构,且在连接后拼接出供预制构件的钢筋穿过的孔;边模还包括至少一组能够起到支撑和/或定位作用的拼装结构;拼装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二组拼部上的第一拼装部,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组拼部和/或第三组拼部上的第二拼装部;第一拼装部和第二拼装部的形状相互适配,以使得第一拼装部和第二拼装部在对接后形成拼装结构。该边模可以在组拼式边模的支撑和定位结构中省去大量连接件,减少逐个连接连接件增加的工作时长,提升制作效率。升制作效率。升制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制作预制构件的边模和模具组合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构件生产
,特别是一种用于制作预制构件的边模和模具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制作混凝土预制构件时,通常需要先搭建模具框架,在模具框架内放置好钢筋,然后向模具框架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或半凝固后,拆除模具框架,就能够得到预制构件。如果需要在预制构件内构造出混凝土浇筑通道、现浇空腔等内部空间,则还需要在模具框架内设置相应的芯模。
[0003]预制构件的制作方式包括立模制作和平模制作,平模是将模具框架水平放置进行浇筑。立模是将模具框架在水平状态下搭设好后,起吊至竖立状态进行浇筑。。
[0004]在现有技术中,模具框架通常由四条长条形的边模围合成矩形形状。有一些预制构件的钢筋需要从预制构件的两侧伸出,钢筋的端部呈环形或类似环形的封闭状。
[0005]专利技术人曾将边模设计为多个组件拼合在一起的组拼式结构,其中相邻的两个组件组合在一起后形成供水平钢筋穿过的孔,在组装模具框架和配筋时,可以直接将钢筋周围封锁住,且不需要留下长条形的开口来供钢筋端部的封闭端穿过,所以不会留下多余的空缺部分,不需要现场额外支设模板来封堵,可以取消人工封浆,提升了施工效率(如CN113696308A)。
[0006]为了避免在组拼式边模的组装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拼装位置错位、稳固性差等问题。专利技术人还在在后续的研发中增加了可拆卸的工装件,用于在组拼式边模至少两个的相邻两部分之间进行连接,起到支撑或定位的作用。然而,这种起到支撑或定位作用的工装件,却较大的增加了边模组装和拆卸时的时间成本,在实际生产中,一组边模可能需要用到数个或十数个工装件,每个工装件都需要采用螺栓等连接件进行组装或拆卸,极大增加了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也提升了材料成本。在生产中需要的工装件越多,这种时间成本增加的就越明显。
[0007]因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作预制构件的边模和模具组合结构,可以快速实现组拼式边模各个部分之间的支撑和定位,在保证组拼式边模整体刚度和组拼精准性的同时,不需要复杂的、需要逐个连接的工装件,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制作预制构件的边模,包括:
[0010]第一组拼部、第二组拼部和第三组拼部;所述第二组拼部位于所述第一组拼部和所述第三组拼部之间;所述第一组拼部和所述第三组拼部分别与所述第二组拼部可拆卸的连接,通过连接件连在一起后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且在连接后拼接出供预制构件的钢筋穿过的孔;
[0011]所述边模还包括至少一组能够起到支撑和/或定位作用的拼装结构;
[0012]所述拼装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组拼部上的第一拼装部,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组拼部和/或第三组拼部上的第二拼装部;
[0013]所述第一拼装部和所述第二拼装部的形状相互适配,以使得所述第一拼装部和所述第二拼装部在对接后形成所述拼装结构。
[0014]可选地,所述第二组拼部包括板状的第一主体以及垂直于所述第一主体设置的呈梁状的第二主体;所述第三组拼部和所述第一组拼部均垂直于所述第一主体;
[0015]所述第一拼装部从所述第二主体起,向着远离并垂直于所述第二主体的方向延伸,并在延伸的自由端形成第一拼装面;
[0016]所述第二拼装部从所述第一组拼部和/或第三组拼部起,向着靠近所述第二主体的方向延伸,并在延伸的自由端形成第二拼装面;
[0017]所述第一拼装面和所述第二拼装面的形状适配。
[0018]可选地,所述第一拼装面为向着所述第一拼装部里侧凹陷的弧面;所述第二拼装面为向着所述第二拼装部外侧凸出的弧面。
[0019]可选地,所述拼装结构包括自所述边模上部至下部间隔设置的多组,其中,在最上一组的拼装结构的上方设置有上限位结构,在最下一组的拼装结构的下方设有下限位结构。
[0020]可选地,所述上限位结构连接在最上一组拼装结构中的第一拼装部和/或第二拼装部的上方,所述下限位结构连接在最下一组拼装结构中的第一拼装部和/或第二拼装部的下方。
[0021]可选地,若所述预制构件为不具有保温层的预制构件,则所述第一组拼部和所述第三组拼部上均设有第二拼装部,以使得所述第一组拼部和所述第二组拼部之间,所述第三组拼部和所述第二组拼部之间均具有所述拼装结构。
[0022]可选地,若所述预制构件为带有保温层的三明治预制构件,则所述第二拼装部只设置于所述第三组拼部,所述第一拼装部只设置于所述第二组拼部靠近所述第三组拼部的一侧;
[0023]所述第一组拼部可拆卸地连接一个或多个工装件,所述工装件在所述第一组拼部和所述第二组拼部之间提供支撑、定位以及限位中的至少一种作用;且在所述工装件从所述第一组拼部拆除后,释放出的空间可使得所述第一组拼部沿所述预制构件高度方向运动时,所述钢筋不会对所述运动形成阻碍。
[0024]可选地,还包括穿墙孔,所述第一组拼部和所述第三组拼部靠近所述边模里侧的端面设有凸起,所述穿墙孔开设在所述凸起上。
[0025]可选地,还包括穿墙孔,所述第一组拼部和所述第三组拼部从各自与所述第二组拼部对接的沿线起,向着靠近所述边模里侧的方向延伸,形成连续的板状面,所述穿墙孔开设在所述板状面上。
[002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制作预制构件的模具组合结构,包括两道平行对置的侧边模以及将两道侧边模底部连在一起的底模,其中,所侧边模为上述的用于制作预制构件的边模;所述模具组合结构还包括预制构件的纵向钢筋,所述底模具有供所述纵向钢筋底部伸出的开口。
[0027]可选的,所述底模包括在模具组合结构厚度方向上平行布置的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模板的底端位于所述第一模板底端的下方,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之间形成高度差,所述第一模板的底端形成基准线,以便作为装配所述纵向钢筋时纵向钢筋底端的参考位置。
[0028]可选的,所述连接板包括一道或多道,若为多道,则多道连接板平行间隔地布置在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之间。
[0029]可选的,所述模具组合结构可以用于立模制作、平模制作、带保温层预制构件的制作和无保温层预制构件的制作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支撑和定位结构中,采用类似于榫卯连接的拼装式结构,不需要额外的连接件,这样在组拼式边模的支撑和定位结构中可以省去大量的连接件(如螺栓等),减少逐个连接连接件增加的工作时长,大幅提升制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预制构件边模的拆分状态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预制构件边模的拆分状态上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预制构件边模的拆分状态下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制作预制构件的边模,用于预制构件立模制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拼部、第二组拼部和第三组拼部;所述第二组拼部位于所述第一组拼部和所述第三组拼部之间;所述第一组拼部、第二组拼部和第三组拼部可通过连接件连在一起形成整体结构,且在连接后拼接出供预制构件的钢筋穿过的孔;所述边模还包括至少一组能够起到支撑和/或定位作用的拼装结构;所述拼装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组拼部上的第一拼装部,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组拼部和/或第三组拼部上的第二拼装部;所述第一拼装部和所述第二拼装部的形状相互适配,以使得所述第一拼装部和所述第二拼装部在对接后形成所述拼装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作预制构件的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拼部包括板状的第一主体以及垂直于所述第一主体设置的呈梁状的第二主体;所述第三组拼部和所述第一组拼部均垂直于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一拼装部从所述第二主体起,向着远离并垂直于所述第二主体的方向延伸,并在延伸的自由端形成第一拼装面;所述第二拼装部从所述第一组拼部和/或第三组拼部起,向着靠近所述第二主体的方向延伸,并在延伸的自由端形成第二拼装面;所述第一拼装面和所述第二拼装面的形状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作预制构件的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拼装面为向着所述第一拼装部里侧凹陷的弧面;所述第二拼装面为向着所述第二拼装部外侧凸出的弧面,或者,所述第一拼装面和所述第二拼装面为相互适配的斜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作预制构件的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拼装结构包括自所述边模上部至下部间隔设置的多组,其中,在最上一组的拼装结构的上方设置有上限位结构,在最下一组的拼装结构的下方设有下限位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制作预制构件的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结构连接在最上一组拼装结构中的第一拼装部和/或第二拼装部的上方,所述下限位结构连接在最下一组拼装结构中的第一拼装部和/或第二拼装部的下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作预制构件的边模,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预制构件为不具有保温层的预制构件,则所述第一组拼部和所述第三组拼部上均设有第二拼装部,以使得所述第一组拼部和所述第二组拼部之间,所述第三组拼部和所述第二组拼部之间均具有所述拼装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作预制构件的边模,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预制构件为带有保温层的三明治预制构件,则所述第二拼装部只设置于所述第三组拼部,所述第一拼装部只设置于所述第二组拼部靠近所述第三组拼部的一侧;所述第一组拼部可拆卸地连接一个或多个工装件,所述工装件在所述第一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凤起
申请(专利权)人:朱凤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