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偏移量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3576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偏移量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基桩上用于安装和显示的固定机构和用于检测基桩偏移量的检测机构以及对所述检测机构上泥土结块进行清理的除杂机构,锁紧机构安装固定在基桩上端,所述固定机构固连在所述锁紧机构上,所述检测机构安装在所述固定机构内部,所述除杂机构连接在所述检测机构的牵引钢绳上,用以解决在目前检测设备中均采用电子检测致使安装和调试困难的技术问题。采用电子检测致使安装和调试困难的技术问题。采用电子检测致使安装和调试困难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偏移量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围护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偏移量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在大城市进行深基坑开挖也将遭遇更多的管道线路和密集的建筑物。而一旦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较大变形,就可能导致周围建筑物的安全遭受威胁。所以就目前来看,深基坑变形控制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此,相关人员还应加强深基坑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变形问题的研究,以便利用获得的变形规律实现深基坑变形控制。
[0003]公开号为CN113686257A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监测围护墙体侧向变形的方法及系统,监测围护墙体侧向变形的方法包括:确定待测围护墙体区域;根据所述待测围护墙体区域,确定应变监测单元中的光纤传感器数目;将所述应变监测单元安装至所述待测围护墙体区域的检测断面;根据所述应变监测单元的监测数据,判断所述应变监测单元是否发生变形和倾角变化。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即使只对个别基坑围护桩进行监测器的安装,则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也会发生检测器脱落的情况,且间歇安装对基坑围护桩的检测可信度并不强,如若在每个基桩上都安装监测器则大大增加工作强度,同时提高了电子维护成本以及电子故障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偏移量检测装置,以解决在目前检测设备中均采用电子检测致使安装和调试困难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偏移量检测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安装在基桩上用于安装和显示的固定机构和用于检测基桩偏移量的检测机构以及对所述检测机构上泥土结块进行清理的除杂机构,锁紧机构安装固定在基桩上端,所述固定机构固连在所述锁紧机构上,所述检测机构安装在所述固定机构内部,所述除杂机构连接在所述检测机构的牵引钢绳上;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盒,所述固定盒两侧开设穿过所述牵引钢绳的孔,所述固定盒内部中心位置安装有收卷筒,所述收卷筒缠绕所述牵引钢绳,所述收卷筒上下端面均通过卷簧连接所述固定盒,通过在安装时,利用卷簧的势能使牵引钢绳在安装后即可绷直,避免测量误差,所述收卷筒为空心筒,且所述收卷筒内部轴心位置设有中心柱,所述中心柱通过两组行星齿轮组连接所述收卷筒,收卷筒通过行星齿轮组配合中心柱,使收卷筒在牵引钢绳的带动下发生旋转,再通过行星齿轮组的增速,使中心柱将偏移量放大,再通过指数表进行显示,更容易观测到偏移动态,所述中心柱上端配合有指数表,所述指数表的动力杆插接在所述中心柱上端成型的槽内,指数表为现有的指针表,通过中心柱的动力将相对旋转偏移量放大后进行显示;所述除杂机构包括除杂动力齿轮,位于所述收卷筒外侧上连接有两个所述除杂动
力齿轮,两个除杂动力齿轮分别对应收卷筒的两端,两个所述除杂动力齿轮分别配合所述收卷筒上侧和下侧的齿槽,所述除杂动力齿轮上偏心位通过销轴连接有遥杆,所述遥杆另一端通过球头连接有推杆,除杂动力齿轮、遥杆、推杆为现有的曲柄摇杆机构,从而将收卷筒的旋转动力转化为下端刮板的动力,所述推杆上固连有下端刮板,所述推杆远离所述下端刮板一端固连有摆杆,所述摆杆一端配合有底部限位座,所述底部限位座内部均匀设置有偏心块,所述下端刮板包裹在所述牵引钢绳外部,且所述下端刮板两侧通过牵引杆连接有上端刮板,利用下端刮板和上端刮板配合从而将裸露在外部的牵引钢绳上的泥土结块进行刮除。
[0006]进一步的,所述收卷筒上下端面通过卡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盒,卡环用于固定所述收卷筒的位置,所述收卷筒外圆中心位置成型有收纳所述牵引钢绳的收纳槽,所述收卷筒外圆位于收纳槽上下成型有配合所述除杂动力齿轮的齿槽。
[0007]进一步的,两组所述行星齿轮组分别通过行星架连接在所述固定盒内侧的上下端面,所述行星齿轮组对应设置在所述收卷筒和所述中心柱之间的上侧和下侧,所述行星齿轮组用于将收卷筒的微小转动进行放大从而传输到中心柱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底部限位座固连在所述固定盒的内壁上,且所述摆杆滑动连接在所述底部限位座内部,所述底部限位座内部的偏心块呈波浪线形式分布,利用波浪结构的偏心块配合摆杆,使摆杆在底部限位座内部滑动时规律性的两侧摇摆,且通过偏心块的撞击,摆杆也同时能够发生震荡,通过摆杆致使推杆发生摇摆和震动,将震动和摇摆传输到下端刮板后,下端刮板能够围绕牵引钢绳进行摇摆和震动,同时推杆被遥杆和除杂动力齿轮的动力进行伸缩运动,使下端刮板同时拥有摇摆、震动和伸缩,对裸露在外部的牵引钢绳上的结块进行冲击,从而提高泥块的铲除效率。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下端刮板、所述上端刮板呈U型结构,利用下端刮板和上端刮板的U型结构,能够与牵引杆进行配合安装,同时又能保证下端刮板和上端刮板配合后对牵引钢绳的包裹效果。
[0010]进一步的,所述牵引杆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下端刮板、所述上端刮板,且销钉安装在所述牵引杆两侧靠近上侧位置,利用偏心结构安装,当上端刮板被下端刮板带动向外侧移动时,下端刮板受到上端刮板和牵引杆的偏心拉扯,使圆弧部分与牵引钢绳更好的贴合,同理上端刮板的圆弧部分与牵引钢绳也能更好的贴合,而当下端刮板向内收缩时,下端刮板受到上端刮板和牵引杆的阻力,配合底部的牵引力,下端刮板和牵引钢绳之间能够产生间隙,减小收回的阻力,同理牵引杆也能减小收回的阻力,提高下端刮板和上端刮板的铲除效果以及回收时减小阻力。
[00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盒下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锁紧机构的夹紧座,所述夹紧座内部设置有两个锁紧板,且两个锁紧板对称设置,所述锁紧板之间通过双头螺杆贯穿配合,每个所述锁紧板上均铰接有两个夹爪,通过拧紧双头螺杆,从而带动两个锁紧板向内侧靠拢,从而拉扯四个夹爪对基桩进行夹紧。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通过若干组牵引钢绳之间的预紧配合,保证初始位置牵引钢绳的绷紧,从而后续发生偏移时,能够利用牵引钢绳及时带动收卷筒的旋转,收卷筒通过行星齿轮组将旋转量方法传输到中心柱上,提高偏移量检测的精度,中心柱通过放大后的偏移量通过指数表进行显示,当巡检时能够及时发现偏移,并且能够通过下端刮
板和上端刮板对裸露在外部的牵引钢绳进行清理,避免因为泥块的粘接,对牵引钢绳在缠绕时发生卡位或垫起,避免影响检测的精度,同时通过锁紧机构能将装置快速与基桩固定,并且安装方式简单,维护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偏移量检测装置的实施例的固定机构安装结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偏移量检测装置的实施例的固定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偏移量检测装置的实施例的固定盒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偏移量检测装置的实施例的检测机构与除杂机构配合关系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围护结构偏移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基桩(1)上用于安装和显示的固定机构(2)和用于检测基桩(1)偏移量的检测机构(4)以及对所述检测机构(4)上泥土结块进行清理的除杂机构(5),锁紧机构(3)安装固定在基桩(1)上端,所述固定机构(2)固连在所述锁紧机构(3)上,所述检测机构(4)安装在所述固定机构(2)内部,所述除杂机构(5)连接在所述检测机构(4)的牵引钢绳(41)上;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固定盒(21),所述固定盒(21)两侧开设穿过所述牵引钢绳(41)的孔,所述固定盒(21)内部中心位置安装有收卷筒(42),所述收卷筒(42)缠绕所述牵引钢绳(41),所述收卷筒(42)上下端面均通过卷簧(43)连接所述固定盒(21),所述收卷筒(42)为空心筒,且所述收卷筒(42)内部轴心位置设有中心柱(44),所述中心柱(44)通过两组行星齿轮组(45)连接所述收卷筒(42),所述中心柱(44)上端配合有指数表(22),所述指数表(22)的动力杆插接在所述中心柱(44)上端成型的槽内;所述除杂机构(5)包括除杂动力齿轮(51),位于所述收卷筒(42)外侧上连接有两个所述除杂动力齿轮(51),两个所述除杂动力齿轮(51)分别配合所述收卷筒(42)上侧和下侧的齿槽,所述除杂动力齿轮(51)上偏心位通过销轴连接有遥杆(52),所述遥杆(52)另一端通过球头连接有推杆(53),所述推杆(53)上固连有下端刮板(54),所述推杆(53)远离所述下端刮板(54)一端固连有摆杆(58),所述摆杆(58)一端配合有底部限位座(57),所述底部限位座(57)内部均匀设置有偏心块(59),所述下端刮板(54)包裹在所述牵引钢绳(41)外部,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川周黎丽相志远薛同进樊星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开普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