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混合减速伺服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356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混合减速伺服舵机,包括减速伺服舵机主体;输入齿轮、二级轴、二级齿轮、上固定盖板、辅助同心轴、三级轴、三级齿轮、四级行星齿、五级齿轮、五级行星齿、舵机臂、输出盘、角度采样、角度检测、下固定盖板、控制电路、控制接口、固定座、马达以及齿组外壳组成;齿组外壳内表面设置内齿圈,摆线齿两侧设置轴承滚道,通过上固定盖板与下固定盖板的的夹持,使齿组外壳与内组件限制在舵机主体内腔里;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直齿与行星齿混合减速而成,直齿大于等于一级减速,行星大于等于一级减速,输出盘为输出;实现大承载、高可靠性、组装难度低的精密减速装置。低的精密减速装置。低的精密减速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混合减速伺服舵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伺服舵机
,具体的是一种集成混合减速伺服舵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工业自动化、机器人等领域需求大承载、高精度、高耐久的伺服舵机,主要采用方案是直齿伺服舵机,但是现有伺服舵机存在体积大抗过载能力弱等问题,而普通伺服舵机减速器齿轮模数小,齿轮啮合为单组啮合,稍微过载就会出现打齿、卡死等问题;同时由于现在需求伺服舵机在同体积下扭矩更大,转速更高,以便安装在各类产品中,可以更好的完成小型化、集成化的可动产品。目前现有的大多数高端伺服舵机方案对材料要求高,寿命短,成本高,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一种集成混合减速伺服舵机,通过直齿减速组与行星减速组相互配合,实现高承载,高耐久,加工要求低的伺服舵机方案,在大承载、适合瞬间冲击负荷大的领域应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集成混合减速伺服舵机,包括减速伺服舵机主体;所述的减速伺服舵机主体由输入齿轮、二级轴、二级齿轮、上固定盖板、辅助同心轴、三级轴、三级齿轮、四级行星齿、五级齿轮、五级行星齿、舵机臂、输出盘、角度采样、角度检测、下固定盖板、控制电路、控制接口、固定座、马达、齿组外壳组成;所述齿组外壳内构中有内齿圈,固定座与齿组外壳设置有滚道,输出盘和齿组外壳、固定座的滚道配合,使输出盘可以和上、下滚道同心旋转;所述上固定盖板与齿组外壳固连;所述齿组外壳与固定座固连;所述固定座与下固定盖板固连;所述输入齿轮、二级轴、二级齿轮、三级轴、三级齿轮,组成直齿减速部分;所述四级行星齿、五级齿轮、五级行星齿、输出盘逐级啮合,组成行星减速部分;所述舵机臂、输出盘共同组成输出部分;所述角度采样、角度检测共同组成角度采集部分;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接口共同组成内部控制及外部通讯部分。
[0005]进一步的,直齿轮组和行星齿轮组相互配合,组成了紧凑的减速机构,从而使整体体积更小;另一方面,由于输出齿采用一组或多组行星减速齿,所以承载能力更加优越,从而在耐冲击、防打齿强度方面此舵机表现优越。
[0006]进一步的,齿组外壳与马达的外壳或定子固连,同时上固定板固连。
[0007]进一步的,一级或多级的行星齿轮使用相同参数。
[0008]进一步的,直齿减速部分轴心与行星减速部分相互平行,组合为7字形状。
[0009]进一步的,上固定盖板与下固定盖板上有辅助同心轴,凸轴与输出盘在同一轴线。
[0010]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由7字混合减速组的的减速机构,显著的增加了空间利用率,从而在相同体
积下,本专利技术在减速比、扭矩、承载能力上优于普通伺服舵机产品,只需要小体积就可以实现大减速比,使结构使承载能力极大发挥,尤其在瞬间冲击里较大的应用领域,可以实现高的可靠性能和节约成本的效益,该专利技术结构优化合理,内部结构空间设置合理,尤其对可加工性方便操作,对加工设备要求低,较现有的其他伺服舵机产品,可容易量产且实现优异的成本控制。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集成混合减速伺服舵机的结构布局示意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集成混合减速伺服舵机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3]图中:输入齿轮001、二级轴002、二级齿轮003、上固定盖板004、辅助同心轴005、三级轴006、三级齿轮007、四级行星齿008、五级齿轮009、五级行星齿010、舵机臂011、输出盘012、角度采样013、角度检测014、下固定盖板015、控制电路016、控制接口017、固定座018、马达019、齿组外壳020。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15]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

图2,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如下:包括减速伺服舵机主体;所述的减速伺服舵机主体由输入齿轮001、二级轴002、二级齿轮003、上固定盖板004、辅助同心轴005、三级轴006、三级齿轮007、四级行星齿008、五级齿轮009、五级行星齿010、舵机臂011、输出盘012、角度采样013、角度检测014、下固定盖板015、控制电路016、控制接口017、固定座018、马达019、齿组外壳020组成;所述齿组外壳020内构中有内齿圈,固定座018与齿组外壳020设置有滚道,输出盘012和齿组外壳020、固定座018的滚道配合,使输出盘可以和上、下滚道同心旋转;所述上固定盖板005与齿组外壳020固连;所述齿组外壳020与固定座018固连;所述固定座018与下固定盖板015固连;所述输入齿轮001、二级轴002、二级齿轮003、三级轴006、三级齿轮007,组成直齿减速部分;所述四级行星齿008、五级齿轮009、五级行星齿010、输出盘012逐级啮合,组成行星减速部分;所述舵机臂011、输出盘012共同组成输出部分;所述角度采样013、角度检测014共同组成角度采集部分;所述控制电路016、控制接口017共同组成内部控制及外部通讯部分。
[0016]所述的齿组外壳020内侧表面设置内齿圈;齿组外壳020、固定座018设置有滚道,由输出盘012与滚道进行配合,使输出盘012能与内齿圈在同一同心轴上转动;马达019外壳或定子与齿组外壳020固连,中间由输入齿轮001、二级齿轮003、三级齿轮007组成的直齿减速部分,以及由四级行星齿008、五级齿轮009、五级行星齿010、输出盘012组成的行星减速部分,共同实现了混合减速。
[0017]所述角度采样013、角度检测014共同组成角度采集部分。
[0018]基于上述实施例,具体工作原理如下:由7字混合减速组的的减速机构,显著的增加了空间利用率,从而在相同体积下,本专利技术在减速比、扭矩、承载能力上优于普通伺服舵机产品,只需要小体积就可以实现大减速比,使结构使承载能力极大发挥,尤其在瞬间冲击里较大的应用领域,可以实现高的可靠性能和节约成本的效益,该专利技术结构优化合理,内部
结构空间设置合理,尤其对可加工性方便操作,对加工设备要求低,较现有的其他伺服舵机产品,可容易量产且实现优异的成本控制。
[0019]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20]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混合减速伺服舵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减速伺服舵机主体;所述的减速伺服舵机主体由输入齿轮(001)、二级轴(002)、二级齿轮(003)、上固定盖板(004)、辅助同心轴(005)、三级轴(006)、三级齿轮(007)、四级行星齿(008)、五级齿轮(009)、五级行星齿(010)、舵机臂(011)、输出盘(012)、角度采样(013)、角度检测(014)、下固定盖板(015)、控制电路(016)、控制接口(017)、固定座(018)、马达(019)、齿组外壳(020)组成;所述齿组外壳(020)内构中有内齿圈,固定座(018)与齿组外壳(020)设置有滚道,输出盘(012)和齿组外壳(020)、固定座(018)的滚道配合,使输出盘可以和上、下滚道同心旋转;所述上固定盖板(005)与齿组外壳(020)固连;所述齿组外壳(020)与固定座(018)固连;所述固定座(018)与下固定盖板(015)固连;所述输入齿轮(001)、二级轴(002)、二级齿轮(003)、三级轴(006)、三级齿轮(007),组成直齿减速部分;所述四级行星齿(008)、五级齿轮(009)、五级行星齿(010)、输出盘(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炳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默启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