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活动弯头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349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05
本申请公开了装配活动弯头的设备,包括机架和固设于机架上的夹持装置一、夹持装置二及组装机构,所述夹持装置一和夹持装置二用于夹持管类零部件的两端并带动管类零部件自转,所述组装机构用于夹持活动弯头并将其安装到管类零部件的外圆周面上。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夹持装置一、夹持装置二将管类零部件的两端夹紧并带动管类零部件自转至适宜的装配角度,然后由组装机构夹持活动弯头并将其安装到管类零部件的外圆周面上的各个位置,以此实现在管类零部件的外圆周面上自动装配活动弯头,可有效代替人工装配,而且与常规人工装配相比,杜绝了漏装事故,装配速度快、效率高,装配精度好。装配精度好。装配精度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活动弯头的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类零部件组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活动弯头的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往输气管的外圆周面上装配活动弯头的工作通常都是依靠人工操作完成,活动弯头用于输气管连接分支输气管,装配时首先由工人操纵设备将输气管类零部件吊装放置在载具上,然后由人工完成管类零部件的固定,接着由人工往管类零部件的外圆周面上装配活动弯头,由于活动弯头将被装配在管类零部件的外圆周面上的各个位置,因此在往管类零部件的外圆周面上装配活动弯头的过程中还需要人工根据装配情况拨动管类零部件自转至适宜的装配位置。
[0003]由于管类零部件体积笨重,人工翻转费时费力,装配速度慢,效率低,装配精度差,且极易发生漏装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装配活动弯头的设备,旨在解决目前依靠人工装配活动弯头速度慢、效率低、装配精度差,容易漏装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装配活动弯头的设备,包括机架和固设于机架上的夹持装置一、夹持装置二及组装机构,所述夹持装置一和夹持装置二用于夹持管类零部件的两端并带动管类零部件自转,所述组装机构用于夹持活动弯头并将其安装到管类零部件的外圆周面上。
[000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夹持装置一包括机箱一、安装板一和一对夹爪一,所述机箱一与机架固连,所述安装板一通过回转机构一与机箱一回转连接,一对夹爪一通过平移机构一与安装板一滑动连接,所述平移机构一可驱动一对夹爪一相互靠近夹持管类零部件
[000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回转机构一包括齿圈一、齿轮二和电机三,所述齿圈一和齿轮二绕水平轴线回转安装于机箱一上,所述齿圈一和齿轮二啮合,所述电机三固设于机箱一上,并与齿轮二传动连接,所述安装板一与齿圈一固连。
[000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平移机构一包括:
[0009]丝杆二,回转安装于安装板一上,所述丝杆二上有两段螺纹旋向相反,且该两段螺纹上均螺旋穿套有滑块四,两个滑块四分别固连一个夹爪一,所述滑块四与安装板一滑动连接;
[0010]电机四,固设于安装板一上,并与丝杆二传动连接。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组装机构包括机器人和设于机器人活动端的夹爪二,所述夹爪二用于夹取活动弯头。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夹持装置二包括设于机架上的三轴移动机构和安装在三轴移动机构上的安装板二,所述安装板二在三轴移动机构的带动下可沿X轴、Y轴、Z轴移动,所述X轴方向为由夹持装置一指向夹持装置二,所述Z轴方向为竖直;
[0013]所述安装板二上通过回转机构二回转安装有安装板三,所述安装板三上通过平移机构二滑动安装有一对夹爪三,所述平移机构二可驱动一对夹爪三相互靠近夹持管类零部件。
[00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三轴移动机构包括X轴移动机构、Y轴移动机构和Z轴移动机构。
[00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X轴移动机构包括:
[0016]滑轨一,水平固设于机架上;
[0017]座板,滑动安装在滑轨一上,所述座板沿滑轨一滑动靠近或远离夹持装置一;
[0018]齿条,与机架或滑轨一固连,所述齿条与滑轨一平行;
[0019]电机一,固设于座板上,所述电机一上安装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一。
[00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Y轴移动机构包括:
[0021]丝杆一,回转安装于座板上,所述丝杆一的长度方向与滑轨一的长度方向垂直;
[0022]滑块三,与丝杆一螺纹旋接;
[0023]电机二,固设于座板上,并与丝杆一传动连接;
[0024]滑轨二,固设于座板上,并与丝杆一平行,所述滑轨二上滑动安装有滑块二。
[002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Z轴移动机构包括:
[0026]机箱二,与滑块二和滑块三固连;
[0027]滑轨四,竖直固设于机箱二上并与安装板二上下滑动连接;
[0028]丝杆三,竖直回转安装于机箱二上,所述丝杆三上螺纹旋接有滑块六,所述滑块六与安装板二固连;
[0029]电机六,固设于机箱二上并与丝杆三传动连接。
[0030]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夹持装置一、夹持装置二将管类零部件的两端夹紧并带动管类零部件自转至适宜的装配角度,然后由组装机构夹持活动弯头并将其安装到管类零部件的外圆周面上的各个位置,以此实现在管类零部件的外圆周面上自动装配活动弯头,可有效代替人工装配,而且与常规人工装配相比,杜绝了漏装事故,装配速度快、效率高,装配精度好。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图1是本专利技术装配活动弯头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0033]图2是本专利技术装配活动弯头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0034]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
[0035]图4是本专利技术装配活动弯头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三;
[0036]图5是图4中的B部放大图;
[0037]图6是本专利技术夹持装置一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7是本专利技术夹持装置一去掉夹爪一、平移机构一、安装板一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8是本专利技术组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9是本专利技术夹持装置二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10是本专利技术夹持装置二去掉夹爪三、平移机构二、安装板三后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11是本专利技术夹持装置二去掉夹爪三、平移机构二、安装板三、安装板二、回转机构二后的结构示意图。
[0043]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44]1、机架;
[0045]2、夹持装置一;201、机箱一;202、电机三;203、齿圈一;204、齿轮二;205、安装板一;206、电机四;207、传动带一;208、丝杆二;209、滑块四;210、夹爪一;211、滑轨三;
[0046]3、组装机构;31、机器人;32、夹爪二;
[0047]4、夹持装置二;401、机箱二;402、电机五;403、齿轮三;404、齿圈二;405、滑轨四;406、安装板二;407、滑块五;408、电机六;409、传动带二;410、丝杆三;411、滑块六;412、安装板三;413、电机七;414、传动带三;415、丝杆四;416、滑块七;417、滑轨五;418、夹爪三;
[0048]5、滑轨一;51、齿条;52、滑块一;
[0049]6、座板;61、滑轨二;62、滑块二;63、电机二;64、轴座;65、丝杆一;66、滑块三;
[0050]7、电机一;71、齿轮一。
具体实施方式
[005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活动弯头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固设于机架上的夹持装置一、夹持装置二及组装机构,所述夹持装置一和夹持装置二用于夹持管类零部件的两端并带动管类零部件自转,所述组装机构用于夹持活动弯头并将其安装到管类零部件的外圆周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活动弯头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一包括机箱一、安装板一和一对夹爪一,所述机箱一与机架固连,所述安装板一通过回转机构一与机箱一回转连接,一对夹爪一通过平移机构一与安装板一滑动连接,所述平移机构一可驱动一对夹爪一相互靠近夹持管类零部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活动弯头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机构一包括齿圈一、齿轮二和电机三,所述齿圈一和齿轮二绕水平轴线回转安装于机箱一上,所述齿圈一和齿轮二啮合,所述电机三固设于机箱一上,并与齿轮二传动连接,所述安装板一与齿圈一固连。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活动弯头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机构一包括:丝杆二,回转安装于安装板一上,所述丝杆二上有两段螺纹旋向相反,且该两段螺纹上均螺旋穿套有滑块四,两个滑块四分别固连一个夹爪一,所述滑块四与安装板一滑动连接;电机四,固设于安装板一上,并与丝杆二传动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活动弯头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机构包括机器人和设于机器人活动端的夹爪二,所述夹爪二用于夹取活动弯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活动弯头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二包括设于机架上的三轴移动机构和安装在三轴移动机构上的安装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远明陈贱李伟强李浩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轩田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