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育苗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3373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种子育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育苗箱,包括育苗箱,育苗箱顶端口部设置有内部中空的营养液箱,营养液箱顶端开设有加液口,加液口口部扣合有密封盖,营养液箱上开设有多组漏孔,每组漏孔内均设置有棉绳;育苗箱底面开设有多组通孔,育苗箱底端设置有收集箱,收集箱顶端一侧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内设置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上设置有存液盘;收集箱底部设置有储液腔,储液腔顶端与存液盘底端之间设置有排液组件,用于解决对育苗箱内的种苗施肥时,采用将营养液直接倒在育苗箱内种植土的表面渗入到种植土内部,导致营养液容易挥发浪费,影响种苗吸收营养;同时也会使种植土表面长期保持湿润而引来蚊虫的问题。使种植土表面长期保持湿润而引来蚊虫的问题。使种植土表面长期保持湿润而引来蚊虫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育苗箱


[0001]本技术属于种子育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育苗箱。

技术介绍

[0002]育苗在农林业生产中有很重要的作用。目前种子育苗试验通常会用到育苗箱,而现有育苗箱在进行施肥时,只能采用将营养液直接倒在育苗箱内种植土的表面,使营养液慢慢渗入种植土内部,但由于直接将营养液倒在种植土表面后,营养液在慢慢渗入到种植土内部过程中,很多没及时渗入到种植土中的营养液会挥发掉,导致真正进入到种植土内部的营养液量很少,不利于种苗的吸收;且将营养液直接倒在种植土表面后,由于种植土表面长期湿润,就很容易引来蚊虫,从而会影响周边的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育苗箱,用于解决现今在对育苗箱内的种苗施肥时,只能采用将营养液直接倒在育苗箱内种植土的表面后慢慢渗入到种植土内部,导致没及时渗入到种植土中的营养液会挥发掉浪费,影响种苗吸收营养;同时也会使种植土表面长期保持湿润而引来蚊虫的问题。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育苗箱,包括育苗箱,所述育苗箱顶端口部设置有内部中空的营养液箱,所述营养液箱顶端开设有加液口,所述加液口口部扣合有密封盖,所述营养液箱上开设有多组漏孔,每组所述漏孔内均设置有棉绳,所述棉绳一端位于所述营养液箱内,另一端位于所述育苗箱种植腔中;所述育苗箱底面开设有多组通孔,所述育苗箱底端设置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顶端一侧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上设置有存液盘,所述存液盘位于多组所述通孔下方;所述收集箱底部设置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顶端与所述存液盘底端之间设置有排液组件。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做了如下改进:
[0007]进一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支撑板底端阵列有四组支撑柱,所述安装腔底面设置有与四组所述支撑柱相对应的四组支撑套,四组所述支撑柱分别卡设在四组所述支撑套内,所述支撑套内设置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位于所述支撑柱底端;通过支撑板的设置,可放置存液盘,使得存液盘放置在育苗箱底端下方,能用于接盛从育苗箱内部渗出的多余水分;而通过设置的支撑弹簧既可对支撑板起到支撑的作用,又能在支撑板上受重载后实现压缩,促使支撑板能实现上下移动。
[0008]进一步,所述排液组件包括排液管与阶梯套管,所述排液管设置在所述存液盘底端,所述阶梯套管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底面,且所述阶梯套管底端口部贯穿至所述储液腔内;所述排液管卡设在所述阶梯套管内,所述排液管底端口部呈封闭状,所述排液管侧壁开设有出液口;当存液盘接盛的从育苗箱内部渗出的多余水分过多而超过存液盘最大容量时,在存液盘以及水的自重压力情况下可压制支撑板,促使支撑弹簧收缩,使得存液盘下移,而
存液盘下移时,设置在存液盘底端的排液管可在安装腔底面的阶梯套管中下移,促使排液管侧壁上的出液口移至阶梯套管底部较大的空腔内,从而使出液口打开,即可将存液盘中多余的水排至储液腔中。
[0009]进一步,所述收集箱一侧设置有排放管,所述排放管一端口部贯穿至所述储液腔内,所述排放管内设置有控制阀;通过排放管的设置,可将储液腔中的水排出,通过控制阀的设置,可控制排放管的开闭状态。
[0010]进一步,所述育苗箱内底端设置有滤板,通过设置的滤板,可拦截育苗箱中的种植土,避免支撑土从育苗箱底端的通孔漏出。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通过育苗箱的设置,内部可盛放种植土来培育种苗,而通过在育苗箱顶端口部设置的内部呈中空状的营养液箱,在对种苗进行施肥时,可将营养液从营养液箱顶端的加液口加入至营养液箱中,然后将密封盖扣合在加液口上对其封闭,可使营养液封闭保存在营养液箱中,而营养液箱的营养液可经漏孔渗出,使得营养液沿着漏孔内的棉绳缓慢渗入到种植土中,促使营养液直接到达种植土内部,不会产生挥发浪费,更有利于种苗根部吸收营养液的营养,同时也可避免种植土表面长期出现湿润的情况,故不会引来蚊虫。
附图说明
[0013]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育苗箱的立体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育苗箱的爆炸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育苗箱中部分组件的剖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一种育苗箱中部分组件的结构图;
[0018]图5为图4中A区域的放大图。
[0019]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20]1、育苗箱;2、营养液箱;3、漏孔;4、棉绳;5、加液口;6、密封盖;7、收集箱;8、支撑弹簧;9、支撑套;10、存液盘;11、支撑板;12、支撑柱;13、排液管;14、阶梯套管;15、排放管;16、控制阀;17、滤板;18、通孔;19、出液口;20、储液腔;21、安装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2]如图1~图5所示,一种育苗箱,包括育苗箱1,通过育苗箱1的设置,育苗箱1内部可存放种植土用于种植种苗;而育苗箱1顶端口部设置有内部中空的营养液箱2,通过营养液箱2的设置,可盛放营养液对种苗进行施肥;
[0023]营养液箱2顶端开设有加液口5,加液口5口部扣合有密封盖6,通过加液口5的设置,可便于向营养液箱2中添加营养液,而通过密封盖6的设置,可对加液口5进行封闭,促使营养液密封保存在营养液箱2中,可避免营养液挥发浪费,也可避免因营养液有味道而招来蚊虫;
[0024]营养液箱2上开设有多组漏孔3,每组漏孔3内均设置有棉绳4,棉绳4一端位于营养
液箱2内,另一端位于育苗箱1种植腔中;当营养液密封保存在营养液箱2中后,通过漏孔3的设置,可使营养液箱2中的营养液渗出,而当营养液从漏孔3渗出后,可沿着设置在漏孔3内的棉绳4缓慢的渗进种植土中,使得营养液直接到达种植土内部,可避免种植土表面长期保持湿润而招来蚊虫,同时也可避免营养液挥发浪费,更有利于种苗根部吸收营养;
[0025]育苗箱1底面开设有多组通孔18,通过多组通孔18的设置,有利于育苗箱1内多余的水分渗出,避免种植土中水分过多,导致种苗根部长期包裹在高湿度的种植土中而造成种苗根部腐烂;而育苗箱1内底端设置有滤板17,设置的滤板17位于通孔18顶端口部,可实现拦截种植土,避免种植土从通孔18漏出;
[0026]育苗箱1底端设置有收集箱7,通过收集箱7的设置,可集中回收从育苗箱1中渗出的多余水分;
[0027]收集箱7顶端一侧开设有安装腔21,安装腔21内设置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上设置有存液盘10,存液盘10位于多组通孔18下方;通过支撑组件的设置,可放置存液盘10,使得存液盘10处于育苗箱1底端的多组通孔18下方,促使存液盘10中能接盛从育苗箱1中渗出的多余水分;
[0028]其中,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育苗箱,包括育苗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箱(1)顶端口部设置有内部中空的营养液箱(2),所述营养液箱(2)顶端开设有加液口(5),所述加液口(5)口部扣合有密封盖(6),所述营养液箱(2)上开设有多组漏孔(3),每组所述漏孔(3)内均设置有棉绳(4),所述棉绳(4)一端位于所述营养液箱(2)内,另一端位于所述育苗箱(1)种植腔中;所述育苗箱(1)底面开设有多组通孔(18),所述育苗箱(1)底端设置有收集箱(7),所述收集箱(7)顶端一侧开设有安装腔(21),所述安装腔(21)内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上设置有存液盘(10),所述存液盘(10)位于多组所述通孔(18)下方;所述收集箱(7)底部设置有储液腔(20),所述储液腔(20)顶端与所述存液盘(10)底端之间设置有排液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育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位于所述安装腔(21)内,所述支撑板(11)底端阵列有四组支撑柱(12),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