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海绵城市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83358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0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海绵城市水循环系统,属于海绵城市水排技术领域,其包括生态雨水蓄滞池和渗排塔,所述渗排塔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开口且底部嵌入至地平线下预定深度、顶部比地平线高预定高度,所述渗排塔内部通过排水管和抽滤设备与所述生态雨水蓄滞池连通。本申请在出现内涝或雨量过大而使排水管无法及时排走时,可以快速地将积在道路上的雨水等收集在渗排塔中,由于渗排塔的高度高于地面,因此,可以以更快的速度将水渗透到地下水中,解决城市地下水补给不足的情况,达到解决内涝问题的同时,保证地下水的补给效果。给效果。给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海绵城市水循环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海绵城市水排
,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海绵城市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等,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0003]传统的市政排水系统的核心理念是快干快排,但是这种方式虽然在城市暴雨强度大的时候排放效率较高,但是对城市紧缺水资源的循环有效利用毫无益处,所以,海绵城市需要从传统的管道集中速排模式,转向了生态化和可持续的雨洪管理,这也是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目标之一。
[0004]现有生态化和可持续的雨洪管理一般是设置蓄水池、雨水灌、湿塘、雨水湿地等,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对于湿地或生态湿塘等设施生物吸收和水下渗效率有限,无法对城市地下水及时补给,对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水下渗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海绵城市水循环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海绵城市渗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包括生态雨水蓄滞池(1),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渗排塔(2),所述渗排塔(2)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开口且底部嵌入至地平线下预定深度、顶部比地平线高预定高度,所述渗排塔(2)内部通过排水管(3)和抽滤设备(4)与所述生态雨水蓄滞池(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排塔(2)侧壁安装有升降组件(5)和滑动安装有由升降组件(5)带动升降的调节架(6),所述排水管(3)靠近渗排塔(2)一端滑动安装在调节架(6),所述排水管(3)靠近渗排塔(2)的端部转动安装有开封连通件(7),所述渗排塔(2)侧壁开设有多个通水口(801),所述通水口(801)安装有可供开封连通件(7)连接和导通的封堵件(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封连通件(7)为转动安装在所述排水管(3)靠近渗排塔(2)端部的套接筒(70),所述套接筒(70)远离所述排水管(3)一端环设有卡接块(71),所述封堵件(8)包括螺纹安装在所述通水口(801)的T型堵筒(80),所述T型堵筒(80)杆部靠近头部一侧开设有连通内部的通槽(81),所述T型堵筒(80)杆部远离头部一侧开设有供卡接块(71)卡接嵌合的卡接槽(82),所述套接筒(70)外侧设置有与所述通水口(801)内侧相适配的螺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架(6)安装有伸缩缸(60),所述伸缩缸(60)输出端与所述排水管(3)远离所述生态雨水蓄滞池(1)一端相安装,所述伸缩缸(60)输出端安装有第一电机(61),所述第一电机(61)通过传动件带动所述套接筒(70)转动,所述T型堵筒(80)靠近所述渗排塔(2)中心一侧安装有水位传感器(63),所述水位传感器(63)与第一电机(61)、伸缩缸(60)以及升降组件(5)之间均采用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架(6)顶部安装有遮挡板(62),所述遮挡板(62)滑动设置在所述渗排塔(2)一侧,所述升降组件(5)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渗排塔(2)一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卓滨李景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