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束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电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线束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线束为一定负载源组提供服务设备的总体,如中继线路,交换装置、控制系统等,线束是电路中连接各电器设备的接线部件,用于连接、传递设备之间的信号,特别是无人机等设备上。
[0003]现有技术中,线束大都包括接线端子、若干导线以及保护套,接线端子安装在导线的两端,导线穿设过保护套两端,保护套能够将各导线包裹在一起并实现保护,且有时一个保护套内穿设有若干件线束的导线。而为了满足一些使用上的需求,有的保护套长度会小于导线的长度,因此当保护套套住各导线后,保护套两端与接线端子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在使用时,各导线形成一束线团,保护套容易沿着线团长度方向发生滑移串动,为了避免保护套在线团长度方向发生串动,大都是调整好保护套的位置后,在保护套的两端通过扎带、扎丝或者其他具有固定功能的绳索、卡扣等固定件进行固定,使得保护套在线团的长度方向上保持稳定。
[0005]但是,由于保护套的内径一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结构,包括线团(1)、保护套(2)和连接端子(3),保护套(2)套设在线团(1)外侧,线团(1)的两端穿出保护套(2),连接端子(3)设置在线团(1)两端,其特征在于,保护套(2)的两端设置有热缩管(4),热缩管(4)套设在线团(1)外侧,且热缩管(4)靠近保护套(2)的一端与保护套(2)密封连接,热缩管(4)与线团(1)直接相对的部位与线团(1)外侧贴合,热缩管(4)与线团(1)直接相对的部位外侧设置有固定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热缩管(4)包括同轴固定且呈管状的缩径部(41)和连接部(42),缩径部(41)为热缩管(4)与线团(1)直接相对的部位,连接部(42)套设并贴紧固定在保护套(2)端部,缩径部(41)的外径小于连接部(42)的外径,缩径部(41)与连接部(42)的连接位置为变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线团(1)包括至少一根导线(101),缩径部(41)远离保护套(2)的一端设置有封板(6),封板(6)封住缩径部(41)远离保护套(2)的一端,封板(6)上设置有穿孔(7),导线(101)穿过穿孔(7)。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线团(1)包括至少一根导线(101),缩径部(41)远离保护套(2)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强,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怡和泰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