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检测电路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2983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负载检测电路及电子设备。负载检测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子电路、第二开关子电路和控制子电路;控制子电路连接第一开关子电路,第一开关子电路连接第二开关子电路,第二开关子电路用于连接负载;控制子电路用于控制第一开关子电路的开关状态,使第二开关子电路的开关状态跟随第一开关子电路的开关状态进行切换,并在通过第二开关子电路接收负载的接入信号时,通过第一开关子电路控制第二开关子电路截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开关电路结构,检测负载是否接入,在接入负载时整个负载检测电路处于休眠状态,接入负载形成的虚拟电压接入大地,消除负载接入而形成的虚拟电压。成的虚拟电压。成的虚拟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载检测电路及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电路
,尤其是一种负载检测电路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负载在物理学中指连接在电路中的电源两端的电子元件,它是用电能进行工作的装置,又称“用电器”,负载(用电器)的功能是把电能转变为其他形式能,例如电炉把电能转变为热能;电动机把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等。
[0003]负载接入电路时会形成虚拟电压,电路系统无法判断负载是否良好接入,可能导致设备误判断而报警或者是导致电路结构不安全。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采用机械结构或者复杂的电路检测负载是否接入,同时结合额外的电路结构消除虚拟电压,实用性差且成本过高,检测的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载检测电路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6]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负载检测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子电路、第二开关子电路和控制子电路;
[0007]控制子电路连接第一开关子电路,第一开关子电路连接第二开关子电路,第二开关子电路用于连接负载;
[0008]控制子电路用于控制第一开关子电路的开关状态,使第二开关子电路的开关状态跟随第一开关子电路的开关状态进行切换,并在通过第二开关子电路接收负载的接入信号时,通过第一开关子电路控制第二开关子电路截止。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子电路设有检测端、启闭端和驱动端,驱动端用于连接负载,控制子电路通过驱动端向负载输出电压;
[0010]启闭端连接第一开关子电路的控制端,第一开关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开关子电路的控制端,第一开关子电路的第二端连接电位参考点,第二开关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检测端,第二开关子电路的第二端用于连接负载。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子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和第一开关器件;
[0012]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关器件的控制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启闭端;
[0013]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关器件的控制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开关器件的第二端以及电位参考点;
[0014]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二开关子电路的控制端,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一开关子电路的第一端。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开关子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稳压管和第二开关器件;
另一元件时,存在中间元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35]下文的公开提供了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0036]负载接入电路时会形成虚拟电压,电路系统无法判断负载是否良好接入,可能导致设备误判断而报警或者是导致电路结构不安全。为解决负载接入电路时会形成虚拟电压的技术问题,现有技术采用机械结构或者复杂的电路检测负载是否接入,同时结合额外的电路结构消除虚拟电压,实用性差且成本过高,检测的可靠性较差。
[0037]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负载检测电路及电子设备,通过检测负载接入时产生的接入信号确定是否有负载接入,同时以负载检测电路自身结构消除虚拟电压,提高电路安全性。
[003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负载检测电路。
[0039]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负载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40]如图1所示,负载检测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子电路100、第二开关子电路200和控制子电路300。
[0041]具体地,控制子电路300与第一开关子电路100连接,第一开关子电路100与第二开关子电路200连接,第二开关子电路200用于连接负载R0。
[0042]实际使用时,控制子电路300用于控制第一开关子电路100的开关状态,使第二开关子电路200的开关状态跟随第一开关子电路100的开关状态进行切换,并在通过第二开关子电路200接收负载R0的接入信号时,通过第一开关子电路100控制第二开关子电路200截止。
[0043]负载检测电路具有开启和休眠两个状态。在开启状态时,控制子电路300输出控制信号至第一开关子电路100,通过调节第一开关子电路100的开关状态,以使第二开关子电路200进行导通。当接入负载R0后,负载R0获得驱动电压,处于导通状态的第二开关子电路200接入该驱动电压,从而确定负载R0接入,即负载R0获得的驱动电压作为其接入信号。控制子电路300通过第二开关子电路200接收负载R0的接入信号后,判定为当前有负载R0接入,控制子电路300向第一开关子电路100输出控制信号,使第一开关子电路100的开关状态由原来的开关状态切换为另一种开关状态,而第二开关子电路200由导通状态切换至截止状态,负载检测电路进入休眠状态,进而消除虚拟电压。
[0044]示例性地,第一开关子电路100切换开关状态时,第二开关子电路200跟随切换开关状态,可以是第一开关子电路100导通时则第二开关子电路200也导通,也可以是第一开关子电路100截止时则第二开关子电路200也截止,当未接入负载R0时,控制子电路300控制第一开关子电路100维持导通,使第二开关子电路200导通,当接入负载R0后,控制子电路300通过第二开关子电路200接收到负载R0的接入信号时,控制子电路300控制第一开关子电路100截止,使第二开关子电路200截止,负载检测电路进入休眠状态,进而消除负载R0接入而形成的虚拟电压。
[0045]需要说明的是,负载R0可以是由控制子电路300来进行供电,也可以是由外部的驱
动电路来进行供电。本实施例采用控制子电路300对负载R0进行供电,当接入负载R0时,负载R0分别与控制子电路300和第二开关子电路200连接,控制子电路300输出驱动电压以向负载R0供电,第二开关子电路200通过直接或间接连接负载R0,接收负载R0的接入信号。示例性地,第二开关子电路200可以是直接连接负载R0远离控制子电路300的一端,负载R0远离控制子电路300的一端还连接大地,第二开关子电路200采集负载R0远离控制子电路300的一端的电压信号,以此作为负载R0的接入信号。
[0046]基于上述公开的技术方案,控制子电路300通过第一开关子电路100触发第二开关子电路200导通,使整个负载检测电路处于开启状态,当导通的第二开关子电路200检测到负载R0接入时将接入信号传输至控制子电路300,接收接入信号的控制子电路300通过第一开关子电路100触发第二开关子电路200截止,使整个负载检测电路处于休眠状态,接入负载R0形成的虚拟电压接入大地,消除负载R0接入而形成的虚拟电压。
[0047]再次参阅图1,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子电路(100)、第二开关子电路(200)和控制子电路(300);所述控制子电路(300)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子电路(100),所述第一开关子电路(100)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子电路(200),所述第二开关子电路(200)用于连接所述负载(R0);所述控制子电路(300)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子电路(100)的开关状态,使所述第二开关子电路(200)的开关状态跟随所述第一开关子电路(100)的开关状态进行切换,并在通过所述第二开关子电路(200)接收所述负载(R0)的接入信号时,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子电路(100)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子电路(200)截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子电路(300)设有检测端(in)、启闭端(en)和驱动端(out),所述驱动端(out)用于连接所述负载(R0),所述控制子电路(300)通过驱动端(out)向所述负载(R0)输出电压;所述启闭端(en)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子电路(100)的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子电路(10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子电路(200)的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子电路(100)的第二端连接电位参考点,所述第二开关子电路(20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检测端(in),所述第二开关子电路(200)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所述负载(R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载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子电路(100)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开关器件(Q1);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器件(Q1)的控制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启闭端(en);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器件(Q1)的控制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器件(Q1)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电位参考点;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子电路(200)的控制端,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子电路(100)的第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载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子电路(200)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稳压管(ZD1)和第二开关器件(Q2);所述第三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军梁健博万益明林樟芬梁铨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瑞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