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2965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机组,包括室内机、室外机和用于连通所述室内机与所述室外机的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和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机组,利用两个四通阀串联来实现空调系统在多个模式下的切换,进而取消四通阀连通口处的毛细管,有效的避免空调机组的高低压窜气的问题,提高空调机组的系统能效。在空调机组中存在地暖机构时,利用两个四通阀的切换使得地暖机构为外机提供化霜能量,由于地暖机构内的水的比热容比空气的比热容大,与传统通过内机取热的除霜方式相比,室内温度降低更少,用户体验更佳,同时空调机组在除霜模式中,并没有冷媒流经室内机,从而有效的降低内机产生的噪音,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机组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处理设备
,特别是一种空调机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过在居住和室内工作环境下安装空调系统,用以提升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舒适性,成为人们提高舒适性需求的一个重要选择。其中,多联机空调技术由于具有控制自由、高效节能、便于安装维护等优点,是空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公司采用的一体式两联供多联外机系统方案是使用双四通阀并联结构,但为了保障推阀压力和防止四通阀积液,每个四通阀C口或E口会配一段毛细管节流,此结构会导致高低压窜气,从而影响整机能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四通阀的连通口设置的毛细管存在高低压窜气而造成空调机组能效差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使两个四通阀串联而避免压力泄漏的空调机组。
[0004]一种空调机组,包括室内机、室外机和用于连通所述室内机与所述室外机的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和液管,所述第二连通管与所述室外机的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所述室外机包括第一四通阀和第二四通阀,所述第一四通阀具有D口、E口、S口和C口,所述第二四通阀具有D

口、E

口、S

口和C

口,所述D口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所述C口与所述室外机的室外换热器连通,所述E口与所述D

口连通,所述S口和所述S

口均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通,所述C

口与所述第一连通管连通,所述E

口通过控制机构与所述液管连通。
[0005]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节流机构,所述E

口通过所述节流机构与所述液管连通。
[0006]所述室内机至少包括地暖机构,所述室外机包括地暖换热器,所述地暖换热器具有相互换热的第一换热件和第二换热件,所述第一换热件与所述地暖机构连通构成水循环系统,所述E

口通过所述第二换热件与所述节流机构连通。
[0007]所述空调机组具有除霜模式,在所述除霜模式中,所述第一四通阀的D口与C口连通,第二四通阀的E

口与S

口连通,所述节流机构进行动态调节,所述室内机停止工作。
[0008]所述空调机组具有地暖模式,所述第一四通阀的D口与E口连通,C 口与S口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的D

口与E

口连通,所述节流机构进行动态调节,所述室内机按预设工况进行换热或停止工作。
[0009]所述节流机构包括电子膨胀阀,且所述电子膨胀阀具有关闭状态和开度动态调节的状态。
[0010]所述空调机组具有制冷模式,在所述制冷模式中,所述第一四通阀的D口与C口连通,E口与S口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的D

口与所述C

口连通,所述控制机构切换至断开状态,所述室内机按预设工况进行换热或停止工作。
[0011]所述空调机组具有制热模式,在所述制热模式中,所述第一四通阀的D口与E口连通,C口与S口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的D

口与C

口连通,所述控制机构切换至断开状态,所
述室内机按预设工况进行换热或停止工作。
[0012]所述空调机组具有再热除湿模式,在所述再热除湿模式中,所述第一四通阀的D口与C口连通,E口与S口连通,所述第二四通阀的D

口与所述C

口连通,所述控制机构切换至断开状态,所述室内机中的部分换热机构切换至进行除湿,部分换热机构切换至进行制热。
[0013]所述室内机包括三管式室内机构,所述三管式室内机构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通管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节流机构与所述液管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通管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节流机构与所述液管连通,在所述再热除湿模式中,所述第一节流机构和所述第二节流机构均进行动态调节。
[0014]本技术提供的空调机组,利用两个四通阀串联来实现空调系统在多个模式下的切换,进而取消四通阀连通口处的毛细管,有效的避免空调机组的高低压窜气的问题,提高空调机组的系统能效。在空调机组中存在地暖机构时,利用两个四通阀的切换使得地暖机构为外机提供化霜能量,由于地暖机构内的水的比热容比空气的比热容大,与传统通过内机取热的除霜方式相比,室内温度降低更少,用户体验更佳,同时空调机组在除霜模式中,并没有冷媒流经室内机,从而有效的降低内机产生的噪音,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局部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机组处于除霜模式下的冷媒流路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机组处于地暖模式下的冷媒流路图;
[0019]图5为图4的局部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机组处于制热模式下的冷媒流路图;
[0021]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机组处于制冷模式或再热除湿模式下的冷媒流路图;
[0022]图中:
[0023]1、室内机;2、室外机;3、第一连通管;4、第二连通管;5、液管;6、第一四通阀;7、第二四通阀;8、室外换热器;9、压缩机; 10、控制机构;11、地暖机构;12、地暖换热器;121、第一换热件; 122、第二换热件;13、第一换热器;14、第二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如图1至图7所示的空调机组,包括室内机1、室外机2和用于连通所述室内机1与所述室外机2的第一连通管3、第二连通管4和液管5,所述第二连通管4与所述室外机2的压缩机9的排气口连通,所述室外机2 包括第一四通阀6和第二四通阀7,所述第一四通阀6具有D口、E口、S 口和C口,所述第二四通阀7具有D

口、E

口、S

口和C

口,所述D 口与所述压缩机9的排气口连通,所述C口与所述室外机2的室外换热器 8连通,所述E口与所述D

口连通,所
述S口和所述S

口均与所述压缩机9的回气口连通,所述C

口与所述第一连通管3连通,所述E

口通过控制机构10与所述液管5连通。将第一四通阀6和第二四通阀7串联设置,利用第一四通阀6和第二四通阀7的串联来实现多联机系统制冷、制热和地暖等模式的切换,特别是将现有技术中的四通阀的连通口处设置的毛细管取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机组,包括室内机(1)、室外机(2)和用于连通所述室内机(1)与所述室外机(2)的第一连通管(3)、第二连通管(4)和液管(5),所述第二连通管(4)与所述室外机(2)的压缩机(9)的排气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2)包括第一四通阀(6)和第二四通阀(7),所述第一四通阀(6)具有D口、E口、S口和C口,所述第二四通阀(7)具有D

口、E

口、S

口和C

口,所述D口与所述压缩机(9)的排气口连通,所述C口与所述室外机(2)的室外换热器(8)连通,所述E口与所述D

口连通,所述S口和所述S

口均与所述压缩机(9)的回气口连通,所述C

口与所述第一连通管(3)连通,所述E

口通过控制机构(10)与所述液管(5)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10)包括节流机构,所述E

口通过所述节流机构与所述液管(5)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1)至少包括地暖机构(11),所述室外机(2)包括地暖换热器(12),所述地暖换热器(12)具有相互换热的第一换热件(121)和第二换热件(122),所述第一换热件(121)与所述地暖机构(11)连通构成水循环系统,所述E

口通过所述第二换热件(122)与所述节流机构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具有除霜模式,在所述除霜模式中,所述第一四通阀(6)的D口与C口连通,第二四通阀(7)的E

口与S

口连通,所述节流机构进行动态调节,所述室内机(1)停止工作。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具有地暖模式,所述第一四通阀(6)的D口与E口连通,C口与S口连通,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峙峰刘亚平崔峻城孙凯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