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脸识别设备及其补光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2934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脸识别设备及其补光控制电路,包括人体检测电路、光线检测电路、比较电路、第二切换开关、主控制器;主控制器配置为执行内部程序以实现如下步骤:获取比较电路的比较信号,并判断其是否为启动信号;若否,重新获取信号进行判断;若是,输出第一切换信号至第二切换开关,使第二切换开关从第一输入端切换至第二输出端,断开主控制器与比较电路的连接;输出补光信号至LED背光电路,进行白光补偿;当判断人脸识别结束后,输出第二切换信号至第二切换开关,使第二切换开关从第二输入端切换至第一输出端,输出关闭信号至LED背光电路。此外,现有补光方法存在成品成本和要求高、生产效率低、隔离效果有限、一致性差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脸识别设备及其补光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人脸识别
,具体涉及一种人脸识别设备及其补光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化时代的高速发展,人脸识别智能终端设备在人们的生活中运用越来越广泛。其中人脸识别智能终端设备,最基本的硬件配置都会有摄像头,来实现人脸图像的采集。虽然大部分摄像头都具有宽动态调节功能,不过其值越高,往往成本也就越高,对硬件性能要求也就越高;而在宽动态的基础上,摄像头为了适应不同的外部环境的图像采集,往往会给摄像头周边增加额外的补光灯,来补偿摄像头周边环境亮度,使得智能终端设备更好的进行图像采集和识别。
[0003]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软件算法补光方法和外部光感传感器补光方法两种方法实现对补光灯的开关控制。其中,软件算法补光方法是通过对捕捉到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提取图像亮度值,来判断是否需要开启补光灯,来进行补光,该方法对于软件开发的成品和要求会相对比较高。
[0004]外部光感传感器补光方法是通过采集外部环境亮度,来判断是否需要开启补光灯,从而实现是否需要补光,虽然该方法相对于软件算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人体检测电路、光线检测电路、比较电路、第二切换开关、以及主控制器;其中,所述人体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比较电路的控制端电气连接,所述光线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比较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的第一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主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的控制端电气连接,所述主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用于与LED背光电路的控制端电气连接,所述主控制器的数据端用于与人脸识别模块的数据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检测电路包括人体感应模块、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以及第十三电阻;其中,所述人体感应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的一端电气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电气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口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二电阻的一端电气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接电源,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电气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口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口与所述比较电路的控制端电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补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检测电路还包括第七电阻,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接电源,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比较电路的控制端电气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补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感应模块为红外数字热释电传感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补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为NPN型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口为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口为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开关管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为NPN型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口为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口为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检测电路包括供电电路、第一电容、第二电容、感光模块、以及第一电阻;其中,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伟华唐仕斌陈淑武曾冬梅吴绍鹏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四信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