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桩工装脚手架预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82926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桩工装脚手架预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放置套管;(2)制作三角形基架;(3)套管小组力阶段预装工装耳板;(4)套管分段阶段预装三角形基架:将每一个三角形基架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对应两个工装耳板螺接固定;(5)安装脚手钢管:在套筒四周沿水平横向、水平纵向以及竖直方向交错间隔安装数个脚手钢管,将脚手钢管分别通过扣件与对应三角形基架扣牢,并使用爽股12#钢丝四点绑扎,进而搭设成工装脚手架;(6)安装直爬梯:在工装脚手架四个立面设置直爬梯,直爬梯上端应伸出工装脚手架平面500mm,且其应搭设在工装脚手架内部且错位搭设。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了后续合拢阶段脚手架的搭设周期、高架车使用以及施工作业高度。高架车使用以及施工作业高度。高架车使用以及施工作业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桩工装脚手架预搭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脚手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桩工装脚手架预搭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脚手架搭设技术要求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因此,搭设脚手架所采用的各种材料均必须符合质量要求,基础必须牢固,搭设前经计算,满足荷载要求,并按施工规范搭设,做好排水措施。
[0003]目前在脚手架搭设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后续合拢阶段脚手架的搭设周期较长,严重影响施工效率;2)高架车使用时间较长,导致施工成本较高;3)施工作业高度较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4)对后期涂装有一定影响。因此,以上问题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桩工装脚手架预搭方法,减少了后续合拢阶段脚手架的搭设周期、高架车使用以及施工作业高度,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且安全性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管桩工装脚手架预搭方法,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放置套管:将数段套管水平纵向依次间隔同轴心放置,确保其上的斜撑管均设置在同一侧,且均水平横向设置;(2)制作三角形基架:根据不同规格管桩,焊接组装数个配套的三角形基架;(3)套管小组力阶段预装工装耳板:在每一段套管靠其合拢缝处沿其圆周方向还均布间隔焊接设有数个工装耳板,每两个工装耳板设置位置相对靠近,且二者之间跨度分别与对应三角形基架的两端之间跨度相匹配;(4)套管分段阶段预装三角形基架:将每一个三角形基架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对应两个工装耳板螺接固定;(5)安装脚手钢管:在套筒四周沿水平横向、水平纵向以及竖直方向交错间隔安装数个脚手钢管,将脚手钢管分别通过扣件与对应三角形基架扣牢,并使用爽股12#钢丝四点绑扎,进而搭设成工装脚手架;(6)安装直爬梯:在工装脚手架四个立面设置直爬梯,直爬梯上端应伸出工装脚手架平面500mm,且其应搭设在工装脚手架内部且错位搭设。
[0006]优选的,在上述步骤(2)中,焊接组装三角形基架的具体流程为:(2.1)根据不同规格管桩,选择配套规格的承重钢管和支撑杆;(2.2)将承重钢管水平横向设置,且将支撑杆朝左上方向竖直倾斜设置在对应承重钢管的正上方,并确保支撑杆与对应承重钢管设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2.3)将支撑杆的下端与对应承重钢管焊接固定,并确保其上端与对应承重钢管左端之间的弧度轨迹和对应套管同轴心设置;
(2.4)将第一脚手连接板垂直插接在对应承重钢管的左端,并焊接固定;(2.5)将第二脚手连接板垂直插接在对应支撑杆的上端,并焊接固定;(2.6)将两个钢丝绳保险吊耳垂直间隔焊接在承重钢管上相对于支撑杆左右两侧,且将挂钩式保险带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两个钢丝绳保险吊耳连接,并确保钢丝绳保险带与对应支撑杆互不干涉,进而组装成三角形基架。
[0007]优选的,在上述步骤(2.1)中,每一个承重钢管的外径均为51mm,且其长度均为1360mm;每一个支撑杆的外径均为51mm。
[0008]优选的,在上述步骤(2.2)中,支撑杆与对应承重钢管之间的夹角为46.5
°

[0009]优选的,在上述步骤(2.3)中,支撑杆下端焊接位置与对应承重钢管右端之间的间距为450mm。
[0010]优选的,在上述步骤(2.4)中,第一脚手连接板为竖直横向设置的折弯板,且其右侧边沿对应承重钢管长度方向设置,并与对应承重钢管的左端垂直插接后再焊接固定;第一脚手连接板的折弯角度需确保当承重钢管平行间隔安装在对应斜撑管的上下两侧时,第一脚手连接板的左侧边沿对应套管的径向设置。
[0011]优选的,在上述步骤(2.5)中,第二脚手连接板为竖直横向设置的折弯板,且其右侧边沿对应支撑杆长度方向设置,并与对应支撑杆的上端垂直插接后再焊接固定;第二脚手连接板的折弯角度需确保当承重钢管平行间隔安装在对应斜撑管的上下两侧时,第二脚手连接板的左侧边沿对应套管的径向设置。
[0012]优选的,在上述步骤(3)中,每一个工装耳板均沿对应套管径向竖直横向设置,且分别与对应第一脚手连接板以及第二脚手连接板相匹配;每一段套管靠其前端合拢缝处均同轴心间隔设有两层、每层均布八个工装耳板,且其后端合拢缝处均同轴心设有一层、每层均布八个工装耳板;靠套管前端合拢缝位置处的两层工装耳板之间的间距、以及其与对应套管前端合拢缝之间的间距均为500mm;靠套管后端合拢缝位置处的工装耳板与对应套管后端合拢缝之间的间距均为800mm。
[0013]优选的,在上述步骤(4)中,第一脚手连接板的左侧板分别通过螺栓与对应工装耳板螺接固定,且第二脚手连接板的左侧板分别通过螺栓与对应工装耳板螺接固定,并确保承重钢管与斜撑管平行间隔设置,进而将三角形基架搭设在套筒上。
[0014]优选的,在上述步骤(5)中,需确保第二脚手连接板与对应脚手钢管连接;需确保工装脚手架与作业面之间的间距为200mm~300mm,且脚手钢管、第一脚手连接板以及第二脚手连接板都不得于顶触作业面;工装脚手架层高距离严格控制在1800mm,每层应拉钢丝绳挂保险带使用,且需确保工装脚手架上下应急通道畅通。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将预装工装耳板工序前移,减少了后续合拢阶段脚手架的搭设周期、高架车使用以及施工作业高度,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且安全性高;(2)本专利技术采用在套管小组立阶段预装工装耳板、以及在套管分段阶段对工装脚手架进行预搭的方法,在预搭过程当中充分考虑施工人员的施工舒服性、以及施工人员上下通道的设定,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减低了后期涂装的破坏;(3)本专利技术工装耳板重量轻,可重复使用,通用性强,且拆除方便。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工装脚手架预搭的状态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三角形基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工装耳板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0020]图4为图2中第一脚手连接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2中第二脚手连接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1

套管;2

斜撑管;3

工装耳板;4

第一脚手连接板;5

承重钢管;6

第二脚手连接板;7

支撑杆;8

螺栓;9

脚手钢管;10

钢丝绳保险带;11

钢丝绳保险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桩工装脚手架预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放置套管:将数段套管水平纵向依次间隔同轴心放置,确保其上的斜撑管均设置在同一侧,且均水平横向设置;(2)制作三角形基架:根据不同规格管桩,焊接组装数个配套的三角形基架;(3)套管小组力阶段预装工装耳板:在每一段套管靠其合拢缝处沿其圆周方向还均布间隔焊接设有数个工装耳板,每两个工装耳板设置位置相对靠近,且二者之间跨度分别与对应三角形基架的两端之间跨度相匹配;(4)套管分段阶段预装三角形基架:将每一个三角形基架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对应两个工装耳板螺接固定;(5)安装脚手钢管:在套筒四周沿水平横向、水平纵向以及竖直方向交错间隔安装数个脚手钢管,将脚手钢管分别通过扣件与对应三角形基架扣牢,并使用爽股12#钢丝四点绑扎,进而搭设成工装脚手架;(6)安装直爬梯:在工装脚手架四个立面设置直爬梯,直爬梯上端应伸出工装脚手架平面500mm,且其应搭设在工装脚手架内部且错位搭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桩工装脚手架预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2)中,焊接组装三角形基架的具体流程为:(2.1)根据不同规格管桩,选择配套规格的承重钢管和支撑杆;(2.2)将承重钢管水平横向设置,且将支撑杆朝左上方向竖直倾斜设置在对应承重钢管的正上方,并确保支撑杆与对应承重钢管设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2.3)将支撑杆的下端与对应承重钢管焊接固定,并确保其上端与对应承重钢管左端之间的弧度轨迹和对应套管同轴心设置;(2.4)将第一脚手连接板垂直插接在对应承重钢管的左端,并焊接固定;(2.5)将第二脚手连接板垂直插接在对应支撑杆的上端,并焊接固定;(2.6)将两个钢丝绳保险吊耳垂直间隔焊接在承重钢管上相对于支撑杆左右两侧,且将挂钩式保险带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两个钢丝绳保险吊耳连接,并确保钢丝绳保险带与对应支撑杆互不干涉,进而组装成三角形基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桩工装脚手架预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2.1)中,每一个承重钢管的外径均为51mm,且其长度均为1360mm;每一个支撑杆的外径均为51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桩工装脚手架预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2.2)中,支撑杆与对应承重钢管之间的夹角为46.5
°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素文戴军曹月杰朱锋陈政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润邦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