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82664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系统,该系统中,第一手柄本体与第二手柄本体呈夹角设置且,第一控制组件设于第一手柄本体,用于控制过滤伞的收放;第二控制组件设于第二手柄本体,用于控制鞘管的弯曲程度。借助第一手柄本体和第二手柄本体呈夹角设置的方式,并将控制鞘管的第二控制组件和控制介入组件收放的第一控制组件分散设置在第一手柄本体和第二手柄本体上,在空间范围内对二者进行分散,大大降低了医生手术过程操作失误的概率,提高了手术的效率,降低了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风险。了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风险。了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介入手术对人体造成的创伤小,是近些年迅速兴起并推广的医疗技术,通常借助导管装置(如输送鞘管、导引导管等)在患者体内的病变位置与外界操作端之间建立通道,并借助操作手柄的控制导入诊疗器械、药物、植入器械等至病变部位。基于人体脉管系统迂回曲折的特性以及远距离操作的考虑,需要对远端的调弯鞘的方向进行调节和控制,使其弯曲至目标位置。
[0003]现有的操作手柄多为棒状结构,调节旋钮较为密集,导致医生容易操作失误,轻则影响手术效率,重则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0004]为此,亟需研究一种操作手柄,解决各控制旋钮布置密集,进而导致医生操作失误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系统,以解决医生操作失误率高的问题。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系统,操作手柄、鞘管组件、设置在鞘管组件远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手柄、鞘管组件、设置在鞘管组件远端的调弯鞘(100)和介入组件,所述介入组件与所述调弯鞘(100)连接;所述操作手柄包括:第一手柄本体(1)和第二手柄本体(2),所述第一手柄本体(1)与所述第二手柄本体(2)呈夹角设置;第一控制组件(3),所述第一控制组件(3)设于所述第一手柄本体(1),用于控制所述调弯鞘(100)和所述介入组件沿所述鞘管组件的轴向运动;第二控制组件(4),所述第二控制组件(4)设于所述第二手柄本体(2),用于控制所述调弯鞘(100)的弯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介入治疗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调弯鞘(100)近端的近端介入组件和设置在所述调弯鞘(100)远端的远端介入组件;所述第一控制组件(3)包括近端滑块(200),所述近端滑块(200)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手柄本体(1),用于控制所述近端介入组件的收放,所述近端滑块(200)的两侧设有凸起件(201);或所述第一控制组件(3)还包括远端滑块(300),所述远端滑块(300)滑动设于所述第一手柄本体(1),用于控制所述远端介入组件的收放,所述远端滑块(300)上设有凸起环(30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介入治疗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柄本体(1)具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二手柄本体(2)具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与所述第二内腔连通;所述系统还包括调弯丝(101),所述调弯丝(101)的远端与所述调弯鞘(100)连接,所述调弯丝(101)穿设于所述第一内腔并且所述调弯丝(101)的近端伸入所述第二内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介入治疗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组件(4)还包括调节件(42),所述调节件(42)与所述调弯丝(101)的近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组件(4)还包括旋转件(41),所述旋转件(41)转动设于所述第二手柄本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红星周国磊王森刘玉博顾莹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申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