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激光器波长的控制电路及激光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器波长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激光器波长的控制电路及激光器。
技术介绍
[0002]自从19世纪六十年代初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诞生以来,激光器件和激光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目前,激光已经深入到工业、农业、医疗、国防和科学技术等领域,并且展现出越来越广阔的发展前景。
[0003]目前,激光器波长的控制有两种方法,第一种通过压电陶瓷控制激光器谐振腔的方法来控制激光器的波长,该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控制激光腔长变化,使激光输出的频率均匀稳定,但是这种控制方法存在压电陶瓷的位移迟滞非线性和蠕变效应,极大的影响了其扫描精度,导致需要精确的控制压电陶瓷的扫描位移量,而且压电陶瓷的装置的驱动电压比较高,步长很小,受电源的影响的原因,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控制,极易导致波长控制不稳;第二种是通过温度调节的方法来控制激光器的波长,但是该方法无法精准控制激光器的加热和冷却的电流,导致无法准确控制激光器的波长。因此,如何稳定的控制激光器的波长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器波长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TEC,所述TEC与激光器连接,用于对所述激光器进行加热或制冷,以实现对所述激光器的波长进行控制;温度监控单元,所述温度监控单元与所述激光器连接,并用于监控所述激光器的实时温度;PID控制单元,所述PID控制单元与所述温度监控单元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TEC的电流方向和电流大小;第一比较单元,所述第一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PID控制单元连接;第二比较单元,所述第二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所述PID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比较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所述PID控制单元连接,第二输入端输出TEC电流;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比较单元的输出端、所述TEC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入输入电压Vin;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TEC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并接入输入电压Vi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波长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ID控制单元包括温度电压生成单元和误差比例电压生成单元;其中,所述温度电压生成单元分别与所述温度监控单元、所述误差比例电压生成单元连接,所述误差比例电压生成单元与所述第一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器波长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电压生成单元包括放大器U1和反馈电阻Rf;其中,所述放大器U1的正向输入端与所述温度监控单元连接,同时接入参考电压Vref,并通过反馈电阻Rf与所述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放大器U1的反向输入端接入二分之一的参考电压Vref,所述放大器U1的输出端与所述误差比例电压生成单元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器波长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误差比例电压生成单元包括放大器U2和电阻R4;其中,所述放大器U2的正向输入端与所述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连接,并通过电阻R4与所述放大器U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放大器U2的反向输入端接入所述激光器的目标温度电压Vtemp,所述放大器U2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比较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波长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较单元包括比较器U7,所述第二比较单元包括比较器U10;其中,所述比较器U7的正向输入端分别与所述PID控制单元、所述比较器U10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反向输入端与所述比较器U7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器U10的正向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连接,反向输入端输出TEC电流。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铎,闫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