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呼吸器连接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254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呼吸器连接接头,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够方便将呼吸管与呼吸机的接头处拆下后直接快速连接在氧气瓶上,拖延病人转运中更换氧气时间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竖直的立板,立板右侧有连接管,连接管一端连接有长管,长管沿水平方向布置,长管左端贯穿立板,长管能在立板上转动但不能左右移动;立板上设置有两个沿水平方向开设的通孔,两个通孔与长管的中心的距离相等,立板后端固定有与通孔一一对应的进气管;连接管上端设置有与下侧管平行的短管,短管左端套装有活动筒,活动筒能沿短管左右移动,短管右端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与短管之间连接有压簧,短管左端上固定有环形块,环形块与通孔配合。与通孔配合。与通孔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呼吸器连接接头


[0001]本技术涉及呼吸机配件
,特别是一种空气呼吸器连接接头。

技术介绍

[0002]在医院呼吸机的使用中,为了保障危重转运患者的安全,保证持续有效供氧,在运输途中需要通过氧气瓶进行供氧,患者从病房转移到运输设备上需要将呼吸机与患者呼吸道之间的连接管进行拔出,再通过氧气瓶将连接管与患者呼吸道连接。
[0003]现有技术中专利文件CN214912265U公开了一种呼吸机接头装置,该方案中连接管一端经固定管与氧气瓶连接,另一端与呼吸机连接,本质上是对插接结构之间的改变,但是依然不便,不够快速,患者依然存在缺氧风险,不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切换气源,拖延转运效率。
[0004]故,本申请提供一种能够在极短时间内迅速、准确、可靠的将不同气源之间快速切换,能够提高患者转运效率的连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呼吸器连接接头,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够方便将呼吸管与呼吸机的接头处拆下后直接快速连接在氧气瓶上,拖延病人转运中更换氧气时间的问题。
[0006]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竖直的立板,立板右侧有连接管,连接管一端连接有长管,长管沿水平方向布置,长管左端贯穿立板,长管能在立板上转动但不能左右移动;立板上设置有两个沿水平方向开设的通孔,两个通孔与长管的中心的距离相等,立板后端固定有与通孔一一对应的进气管;连接管上端设置有与下侧管平行的短管,短管左端套装有活动筒,活动筒能沿短管左右移动,短管右端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与短管之间连接有压簧,短管左端上固定有环形块,环形块与通孔配合。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进气管、长管的左端外侧设置有楔形结构的圆环。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长管上套装有圆筒,圆筒固定在立板上,圆筒与长管之间经轴承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环形块左端为球形面,通孔的右端设置倒角,当环形块与其中一个通孔对应时,环形块左端在压簧作用下能压紧通孔。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环形块左端面球面上设置有密封圈;活动筒与短筒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立板呈类三角形,长筒处于立板的下半部分,两个通孔处于立板上半部分,长管及两个通孔呈倒置的品字形分布。
[0012]本技术结构巧妙,能够方便的切换氧气源,能够在不同的两个氧气源之间快速切换,减少临时缺氧时间,使患者几乎察觉不到缺氧,方便安装与调节,且卡接方便、可靠,利于加快病患的转运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右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左视图。
[0016]图4为图2中A

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由图1至图4给出,本技术包括竖直的立板1,立板1右侧有连接管2,连接管2一端连接有长管3,长管3沿水平方向布置,长管3左端贯穿立板1,长管3能在立板1上转动但不能左右移动;立板1上设置有两个沿水平方向开设的通孔,两个通孔与长管3的中心的距离相等,立板1后端固定有与通孔一一对应的进气管4;连接管2上端设置有与下侧管平行的短管5,短管5左端套装有活动筒6,活动筒6能沿短管5左右移动,短管5右端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与短管5之间连接有压簧,短管5左端上固定有环形块7,环形块7与通孔配合。
[0019]为了更好的使各种管道与长管3、进气管4连接,所述的进气管4、长管3的左端外侧设置有楔形结构的圆环。
[0020]为了实现长管3能在立板1上转动但不能左右移动,所述的长管3上套装有圆筒8,圆筒8固定在立板1上,圆筒8与长管3之间经轴承连接。
[0021]为了实现两个气源之间的切换,所述的环形块7左端为球形面,通孔的右端设置倒角,当环形块7与其中一个通孔对应时,环形块7左端在压簧作用下能压紧通孔。
[0022]为了保证密封效果,所述的环形块7左端面球面上设置有密封圈;活动筒6与短筒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0023]为了美观,同时也是为了方便人手旋拧切换操作,所述的立板1呈类三角形,长筒处于立板1的下半部分,两个通孔处于立板1上半部分,长管3及两个通孔呈倒置的品字形分布。
[0024]值得注意的是,本装置适合不同气源之间无缝切换,例如呼吸机与氧气瓶的切换,也可以是两个呼吸机之间的切换,亦或是两个氧气瓶之间的更换环节,总之,是为了切换病患使用的气源。
[0025]为了方便阐述,本申请以转运病患为例,进行阐述。转运重症患者时,首先需要将呼吸机上的管道切换成氧气瓶的管道。初始时,长管3的左端与病人呼吸罩相连,处于左侧的进气管4与呼吸机相连,如图1、2所示,转运病人时,首先将氧气瓶上出气孔与处于右侧的进气管4相连通,此时,一手握紧立板1,另一手转动连接管2,使得连接管2绕着长管3转动,由于环形块7左端为球面,所以环形块7向右收缩并随着连接管2一起摆动,直至到达右侧的通孔处,此时环形块7在压簧的作用下向通孔压紧,拔掉呼吸机上的管路,此时气源切换完成。
[0026]本方案中,左侧的进气管4与呼吸机相连,右侧的进气管4氧气瓶连接,两者是不同的气源,然后旋转连接管2由左向右转动,只要环形块7与右侧进气管4对应,则患者的所需氧气就已经能够保证供给,性能可靠。
[0027]本方案中,活动筒6上的压簧能够时刻保持环形块7向后压紧,在转运中,能够帮助
医务人员快速旋转连接管2,保证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气源的切换。
[0028]本方案中,长筒与两个统控制键呈倒置的品字形分布,使得在气源转换过程中,连接管2的转动角度不需要太大即可完成气源的切换,进一步保证切换效率,有利于病患转运效率。
[0029]本方案中的立板1呈倒置的等边三角形,且三个角都制作呈圆角,防止在紧张的转运过程中出现割手情况。
[0030]本技术结构巧妙,能够方便的切换氧气源,能够在不同的两个氧气源之间快速切换,减少临时缺氧时间,使患者几乎察觉不到缺氧,方便安装与调节,且卡接方便、可靠,利于加快病患的转运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呼吸器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的立板(1),立板(1)右侧有连接管(2),连接管(2)一端连接有长管(3),长管(3)沿水平方向布置,长管(3)左端贯穿立板(1),长管(3)能在立板(1)上转动但不能左右移动;立板(1)上设置有两个沿水平方向开设的通孔,两个通孔与长管(3)的中心的距离相等,立板(1)后端固定有与通孔一一对应的进气管(4);连接管(2)上端设置有与下侧管平行的短管(5),短管(5)左端套装有活动筒(6),活动筒(6)能沿短管(5)左右移动,短管(5)右端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与短管(5)之间连接有压簧,短管(5)左端上固定有环形块(7),环形块(7)与通孔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呼吸器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4)、长管(3)的左端外侧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青山党如域谢小栋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艾威生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