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动车检测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2259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检测固定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机动车检测用固定装置,包括两沿横向间隔布置的支撑板,其特征在于,两支撑板之间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有能横向移动的滑块,滑块前端固定连接有两沿竖向间隔布置的纵轴,两纵轴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转动连接有纵向布置的第一丝杠的前端,第一丝杠的后端与滑块前端转动连接,支撑杆前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一丝杠的第一电机,第一丝杠螺纹连接有与两纵轴纵向滑动配合的移动块,移动块前端固定连接有U型架,U型架左端安装有制动块,所述制动块前端为坡面结构,所述U型架左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左端与所述制动块固定连接。制动块固定连接。制动块固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动车检测用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检测固定装置
,特别是一种机动车检测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机动车制动性能检验是安全技术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对机动车制动性能进行检验时,通常在检验效率高、数据重复性好的滚筒反力式制动试验台上进行。
[0003]但是在使用滚筒反力式制动试验台对机动车进行制动性能检验时,对于发动机后置的大客车、半挂牵引车等轴重量相差较大的车型,或者被测车轮制动性能良好,但其他车轮制动效果较差的机动车,都会出现被测车轮在制动滚筒上能够抱死,但制动率达不到合格要求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在实际检验过程中通常是采用在非测试车轮后方添加垫块,或者在机动车前方通过地锚用钢丝绳牵引机动车的牵引钩的方法固定住机动车,当检验结束后再解除固定。然而上述方法在使用时,人工成分较多,一方面操作繁琐影响检测效率,一方面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动车检测用固定装置,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两沿横向间隔布置的支撑板,其特征在于,两支撑板之间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有能横向移动的滑块,滑块前端固定连接有两沿竖向间隔布置的纵轴,两纵轴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转动连接有纵向布置的第一丝杠的前端,第一丝杠的后端与滑块前端转动连接,支撑杆前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一丝杠的第一电机,第一丝杠螺纹连接有与两纵轴纵向滑动配合的移动块,移动块前端固定连接有U型架,U型架左端安装有制动块,所述制动块前端为坡面结构。
[0005]作为优选,所述U型架由两沿竖向间隔布置且与移动块固定连接的直杆,以及与两直杆前端固定连接的竖杆构成。
[0006]作为优选,所述U型架左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左端与所述制动块固定连接。
[0007]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两支撑板相对端转动连接的第二往复丝杠,两支撑板的相对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二往复丝杠同向布置的滑杆,所述第二往复丝杠与所述滑块螺纹连接,所述滑杆与所述滑块横向滑动配合,左侧的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二往复丝杠的第二电机。
[0008]作为优选,两所述支撑板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接地块,各所述接地块上均开设有多个均布的地脚孔。
[0009]本技术有益效果是:
[0010]1.本技术在实用时,可以将两个本机动车检测用固定装置固定安装在滚筒反力式制动试验,驱动装置可以驱动移动进行进行横向移动,进而将制动块在横向距离上与
非测试车轮相适应;之后可以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丝杠转动,进而驱动U型架上的制动块沿纵向移动,使得制动块在纵向距离上与非测试车轮相适应,通过协调使用驱动装置和第一电机,使得制动块移动到非测试车轮后方并与该车轮抵接,进而达到固定待测机动车的目的,本技术在使用时,自动化程度较高,不需要过于依靠人力操作,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对操作者的安全隐患较小。
[0011]2.设有的制动块前端为坡面结构,使其外形呈三角形,便于其与非测试车轮接触配合,进而固定待测非机动车。设有的缓冲块可以在测试过程中,削弱机动车对制动块产生的冲击。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第一视角立体视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全剖右视图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第二视角立体视图。
[0015]附图标记
[0016]1.支撑板,2.滑块,3.纵轴,4.连接杆,5.第一丝杠,6.第一电机,7.移动块,8.U型架,9.制动块,10.直杆,11.竖杆,12.缓冲块,13.第二丝杠,14.滑杆,15.第二电机,16.接地块,17.地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实施例一,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在实用时,可以将两个本机动车检测用固定装置固定安装在滚筒反力式制动试验装置的两侧,驱动装置可以驱动滑块2进行横向移动,进而将制动块9在横向距离上与非测试车轮相适应;之后可以通过第一电机6带动第一丝杠5转动,进而驱动U型架8上的制动块9沿纵向移动,使得制动块9在纵向距离上与非测试车轮相适应,通过协调使用驱动装置和第一电机6,使得制动块9移动到非测试车轮后方并与该车轮抵接,进而达到固定待测机动车的目的,本技术在使用时,自动化程度较高,不需要过于依靠人力操作,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对操作者的安全隐患较小。设有的制动块9前端为坡面结构,使其外形呈三角形,便于其与非测试车轮接触配合,进而固定待测非机动车。设有的缓冲块12可以在测试过程中,削弱机动车对制动块9产生的冲击。U型架8由两直杆10和竖杆11互相固定连接构成,便于其沿纵轴3进行纵向移动。
[0019]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技术可以通过接地块16上的地脚孔17配合地脚螺栓进行固定。最优的,将两个本技术分别固定在滚筒反力式制动试验装置的两侧,以便于对机动车两侧的非测试车轮进行固定。在固定时,可以通过支撑板1上的第二电机15带动第二丝杠13正转,第二丝杠13正转将带动滑块2沿滑杆14向右移动,滑块2上的纵轴3和纵轴3上的移动块7以及U型架8将同步向右移动,进而使得与U型架8上的缓冲块12固定连接的制动块9向右移动,相应的反转第二电机15可以使得制动块9向左移动。通过正转或者反转驱动装置的第二电机15可以将制动块9调节到与非测试车轮相适应的位置。
[0020]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启动连接杆4上的第一电机6正转,第一电机6将通过第一丝杠5带动移动块7沿纵轴3沿纵向向前移动移动,U型架8和与U型架8上的缓冲块
12固定连接的制动块9将同步向前移动,相应的反转第一电机6可以使得制动块9向后移动。在固定非测试车轮时,通过适应性的调节第一电机6和第二电机15,可以快速的将制动块9定位在非测试车轮后方,进而完成对待测机动车的固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动车检测用固定装置,包括两沿横向间隔布置的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两支撑板(1)之间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有能横向移动的滑块(2),滑块(2)前端固定连接有两沿竖向间隔布置的纵轴(3),两纵轴(3)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连接杆(4)转动连接有纵向布置的第一丝杠(5)的前端,第一丝杠(5)的后端与滑块(2)前端转动连接,支撑杆前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一丝杠(5)的第一电机(6),第一丝杠(5)螺纹连接有与两纵轴(3)纵向滑动配合的移动块(7),移动块(7)前端固定连接有U型架(8),U型架(8)左端安装有制动块(9),所述制动块(9)前端为坡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机动车检测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架(8)由两沿竖向间隔布置且与移动块(7)固定连接的直杆(10),以及与两直杆(10)前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文召段旭杰罗凯旋王新营
申请(专利权)人:宝丰众通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