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排水沟渠进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2243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排水沟渠进口结构,它包括位于上游冲沟末端的上游坡面防护结构;上游坡面防护结构的出水侧对接有具有一定坡度的排水沟渠进口边墙;排水沟渠进口边墙的底端过渡设置有排水沟渠进口底板;排水沟渠进口底板的两侧分别引出侧排水渠,且侧排水渠都分别沿着弃渣场的坡底外缘布置;弃渣场的坡面,并正对排水沟渠进口底板所在侧设置有弃渣场侧挡墙。此进水结构能够有效实现弃渣场地上游汇水的挡蓄水和导排,避免了对弃渣场的冲刷,且结构形式简单,大大的降低了工程投资,简化施工过程,降低工程投资。降低工程投资。降低工程投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排水沟渠进口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排水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简易排水沟渠进口结构,适用于水利、水电、公路、新能源及矿渣处理等水保工程。

技术介绍

[0002]基建项目一般选择天然冲沟作为堆渣、弃渣场地,即弃渣体堆积改变了天然冲沟的部分地形、地貌,阻碍了汇水的天然下泄通道。此外,弃渣是松散堆积物,若不修建排水沟渠等水保工程措施,冲沟上游来水将直接冲刷弃渣体,将造成滑坡等重大危害。
[0003]目前,通常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在弃渣场地上游的冲沟汇水面修建坝式或蓄水池式进水口结构来减少对弃渣的冲刷。但是,修建坝式或蓄水池式进水口结构要求较高,工程投资较大,工程不经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简易排水沟渠进口结构,此进水结构能够有效实现弃渣场地上游汇水的挡蓄水和导排,避免了对弃渣场的冲刷,且结构形式简单,大大的降低了工程投资,简化施工过程,降低工程投资;进而很好的解决现有,需要在弃渣场地上游,修建坝式或蓄水池式进水口结构,工程投资大,不经济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简易排水沟渠进口结构,它包括位于上游冲沟末端的上游坡面防护结构;上游坡面防护结构的出水侧对接有具有一定坡度的排水沟渠进口边墙;排水沟渠进口边墙的底端过渡设置有排水沟渠进口底板;排水沟渠进口底板的两侧分别引出侧排水渠,且侧排水渠都分别沿着弃渣场的坡底外缘布置;弃渣场的坡面,并正对排水沟渠进口底板所在侧设置有弃渣场侧挡墙。r/>[0006]所述排水沟渠进口边墙的坡度采用1:2~1:3。
[0007]所述上游坡面防护结构采用柔性坡面防护结构;所述上游坡面防护结构坡度与上游冲沟平顺连接。
[0008]所述上游坡面防护结构石笼或干砌石坡面防护结构。
[0009]所述弃渣场侧挡墙采用上薄下厚的断面形式;所述弃渣场侧挡墙的墙顶高程不低于弃渣场顶部高程。
[0010]所述弃渣场侧挡墙的边墙基础采用局部换填和压实工艺,保证基础承载力。
[0011]所述侧排水渠靠近弃渣场侧挡墙所在侧的顶高程与弃渣场坡顶齐平。
[0012]所述弃渣场侧挡墙围绕弃渣场的弧形外坡呈弧形布置。
[0013]本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通过采用本技术的进口结构,其结构形式简单,适用于中小型弃渣场和上游汇水面积、汇水量较小的弃渣场地,可有效实现上游汇水的挡蓄水、导排,同时避免坝式或蓄水池式进水口的复杂结构,降低水保工程措施投资金额和工程征地。
[0015]2、通过采用本技术的进口结构,其能够保持排水沟渠基本形式不变,通过改变坡面侧排水沟渠边墙坡度,实现将上游汇水引入排水渠。通过局部加厚渣场侧排水沟渠进口边墙,抵抗弃渣体主动土压力作用,同时对抗进口水流冲刷。
[0016]3、通过采用具有一定坡度的排水沟渠进口边墙降低上游汇水通过边坡侧排水沟渠边墙汇入时,局部流速,减少对弃渣场侧挡墙的淘刷。
[0017]4、通过采用上述的弃渣场侧挡墙其兼具排水沟进口边墙和挡墙的功能,其边墙顶高程不低于渣场顶部高程,边墙基础可通过局部换填、压实等工艺,保证基础承载力。
[0018]5、通过采用上述的上游坡面防护结构能够达到抗冲刷效果。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挂扣部位的局部图。
[0022]图中:排水沟渠进口边墙1、排水沟渠进口底板2、弃渣场侧挡墙3、上游坡面防护结构4、弃渣场5、侧排水渠6、上游冲沟7。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4]如图1

2所示,一种简易排水沟渠进口结构,它包括位于上游冲沟7末端的上游坡面防护结构4;上游坡面防护结构4的出水侧对接有具有一定坡度的排水沟渠进口边墙1;排水沟渠进口边墙1的底端过渡设置有排水沟渠进口底板2;排水沟渠进口底板2的两侧分别引出侧排水渠6,且侧排水渠6都分别沿着弃渣场5的坡底外缘布置;弃渣场5的坡面,并正对排水沟渠进口底板2所在侧设置有弃渣场侧挡墙3。通过采用上述的进口结构能够有效实现弃渣场地上游汇水的挡蓄水和导排,避免了对弃渣场的冲刷,且结构形式简单,大大的降低了工程投资,简化施工过程,降低工程投资;进而很好的解决现有,需要在弃渣场地上游,修建坝式或蓄水池式进水口结构,工程投资大,不经济的问题。
[0025]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沟渠进口边墙1的坡度采用1:2~1:3。通过采用上述的坡度有效的降低上游汇水通过边坡侧排水沟渠边墙汇入时,局部流速,减少对弃渣场侧挡墙3的淘刷。
[0026]进一步的,所述上游坡面防护结构4采用柔性坡面防护结构;所述上游坡面防护结构4坡度与上游冲沟7平顺连接,进而达到抗冲刷效果。
[0027]进一步的,所述上游坡面防护结构4石笼或干砌石坡面防护结构。通过采用上述的石笼或干砌石坡面防护结构能够起到很好的冲刷效果,保证了防护结构的稳定性。
[0028]进一步的,所述弃渣场侧挡墙3采用上薄下厚的断面形式;所述弃渣场侧挡墙3的墙顶高程不低于弃渣场5顶部高程。通过上述结构的弃渣场侧挡墙3充分的保证了其承载力的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保证了其结构强度。
[0029]进一步的,所述弃渣场侧挡墙3的边墙基础采用局部换填和压实工艺,保证基础承载力。
[0030]进一步的,所述侧排水渠6靠近弃渣场侧挡墙3所在侧的顶高程与弃渣场5坡顶齐
平。通过上述的高程设计保证了排水渠的水不会越过弃渣场侧挡墙3,有效防止了对弃渣场5的冲刷。
[0031]进一步的,所述弃渣场侧挡墙3围绕弃渣场5的弧形外坡呈弧形布置。通过采用上述的弧形外坡结构,起到很好的导流目的,保证了水流经弃渣场侧挡墙3时,能够起到很好的导流效果,防止了对弃渣场侧挡墙3的直接冲刷。
[0032]本技术工作过程和原理为:
[0033]本技术通过,将排水沟渠进口保持排水沟渠基本形式不变,通过改变坡面侧排水沟渠边墙坡度,实现将上游汇水引入排水沟渠的进口功能;通过局部加厚弃渣场侧挡墙3,抵抗弃渣体主动土压力作用,同时对抗进口水流冲刷;增设上游坡面防护结构4,与上游地形平顺连接,同时保护进口处水流冲刷频繁的区域;
[0034]具体工作过程中,上游冲沟7内汇聚的水,将流经上游坡面防护结构4,水流通过上游坡面防护结构4的缓冲之后,进进入到排水沟渠进口边墙1的缓冲之后进入到排水沟渠进口底板2,进而通过排水沟渠进口底板2的分流之后进入到两侧的侧排水渠6,而且通过弃渣场侧挡墙3的缓冲作用,抵挡了水流对弃渣场5的冲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排水沟渠进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位于上游冲沟(7)末端的上游坡面防护结构(4);上游坡面防护结构(4)的出水侧对接有具有一定坡度的排水沟渠进口边墙(1);排水沟渠进口边墙(1)的底端过渡设置有排水沟渠进口底板(2);排水沟渠进口底板(2)的两侧分别引出侧排水渠(6),且侧排水渠(6)都分别沿着弃渣场(5)的坡底外缘布置;弃渣场(5)的坡面,并正对排水沟渠进口底板(2)所在侧设置有弃渣场侧挡墙(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排水沟渠进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渠进口边墙(1)的坡度采用1:2~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排水沟渠进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坡面防护结构(4)采用柔性坡面防护结构;所述上游坡面防护结构(4)坡度与上游冲沟(7)平顺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啸雪徐振鹏陈英华王韬博李圈发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三峡技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