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传染病医疗物资分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582099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建立了一种传染病医疗物资分配方法S1、依据健康状况,将传染病研究区域内的居民分类;在考虑跨地区出行的情况下,建立疾病传播规律,并量化内部管理措施和出入境管理措施的影响;S2、根据疾病传播规律,在实施内部管理措施和出入境管理措施的情况下,建立传染病在多地区传播的动态模型;S3、以S2所述动态模型为基础建立有限医药资源分配模型,并求解获得传染病研究区域的动态最优医药资源分配方案。借助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关部门能够制定更加合理、精准的应急医疗物资分配方案,从而更加有效地控制传染病发展态势,提高地区的流行性传染病应对能力。对能力。对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染病医疗物资分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物资分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传染病医疗物资分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中,抗生素、疫苗、救治药物和消毒用品等特殊应急医疗物资的分配重之又重;一旦决策有误,将造成重大的社会问题和经济损失。因此,为了减轻重大传染病的社会影响,提高社会整体的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应急管理系统,从而准确、快速地分配特殊医疗物资。
[0003]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应急医疗资源分配方法(申请号CN202010738486.4),设定高危人群与感染程度两个优化目标并建模,通过粒子群方法求解,从而平衡不同地区应急医疗资源的分配,为各个区域推荐合理的应急医疗资源分配方案。一种城市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医疗管理系统及方法(申请号CN202210617810.6),在管理系统中设定模型构建模块、数据获取模块、事件分类模块、防控指挥模块及救援采取模块,基于城市公共卫生事件数据构建分类模型,用于判断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等级并及时制定应急预案、采取救援措施。这两项专利技术都为特殊医疗物资分配提供了可参考的解决方案,但均缺乏对于人口流动和管理措施等因素的考虑。本专利技术能够在考虑跨地区出行、实施内部管理措施和出入境管理措施的情况下,帮助有关部门制定更加合理、精准的特殊医疗物资分配方案,从而有效地控制传染病发展态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建立了考虑管理措施的传染病应急医疗物资分配方法,用于设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有限医疗物资的动态分配方案。本专利技术依据健康状况将传染病研究区域内的居民分为易感者、感染者、被治疗者和恢复者,并在考虑跨地区出行的情况下,建立疾病传播规律;再结合内部管理措施和出入境管理措施,本专利技术建立了多地区离散SIQR传染病模型。以多地区SIQR传染病模型为基础,在医疗物资储备有限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建立了有限医药资源分配模型;并通过求解该模型,获得了传染病研究区域在研究周期内的动态最优医药资源分配方案。借助本专利技术,有关部门能够制定更加合理、精准的特殊应急医疗物资分配方案,从而更加有效地控制传染病发展态势,提高地区的流行性传染病应对能力。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传染病医疗物资分配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0006]S1、依据健康状况,将传染病研究区域内的居民分类;在考虑跨地区出行的情况下,建立疾病传播规律,并量化内部管理措施和出入境管理措施的影响;
[0007]S2、根据疾病传播规律,在实施内部管理措施和出入境管理措施的情况下,建立疾病在多个地区传播的动态模型;
[0008]S3、以S2所述动态模型为基础建立有限医药资源分配模型,并求解获得传染病研究区域的动态最优医药资源分配方案。
[0009]进一步的,S1的具体过程为:将传染病研究区域内的居民分为易感者、感染者、被
治疗者和恢复者;
[0010]令Ω表示传染病研究区域,将区域Ω划分为多个地区,令i表示其中任一地区,即i∈Ω;令|Ω|表示被划分地区的数量;令N
i
表示地区i∈Ω的居民人口数量;
[0011]将地区i分为4个分区,分别为易感者、感染者、被治疗者、恢复者;令S
i
、I
i
、Q
i
和R
i
分别表示地区i内易感者、感染者、被治疗者和恢复者的人数;
[0012]在没有传染病的情况下,地区i的人口增长数量为正,以常数Λ
i
表示,Λ
i
>0;当传染病发生后,分区S
i
、I
i
、Q
i
和R
i
的人口死亡率均为非负,分别以常数和表示,且
[0013]令β
i
表示地区i的发病率;则在地区i内,易感者的标准发病率为β
i
S
i
I
i
/N
i
;地区i内感染者与被治疗者的恢复比例均为恒定,分别以常数α
i
、ε
i
表示;
[0014]除被治疗者外,地区i的居民向其他任一地区j∈Ω\{i}出行的恒定比例为g
ij
;令g
i
表示地区i的居民向外部地区出行的恒定比例,有g
i
=∑
j∈Ω\{i}
g
ij

[0015]通过内部管理措施,地区i的感染者数量以速率η
i
I
i
减少,即单位时间内地区i减少的感染者数量为η
i
I
i

[0016]从地区i向其他任一地区j∈Ω\{i}出行的感染者数量为g
ij
I
i
;通过出入境管理措施,从地区i出境的被治疗者数量为向地区j入境的被治疗者数量为因此,最终只有个感染者能够从地区i进入地区j并自由活动;
[0017]从而,量化内部管理措施和出入境管理措施的影响。
[0018]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S2建立传染病在多个地区传播的动态模型;即多地区离散SIQR 传染病模型;
[0019]建立的多地区SIQR传染病模型为:
[0020]令N
i
(t)、S
i
(t)、I
i
(t)、Q
i
(t)、R
i
(t)分别表示N
i
、S
i
、I
i
、Q
i
、R
i
在t时刻的数值,即变量N
i
、S
i
、I
i
、Q
i
、R
i
随时间t的变化形式;N
i
(t)、S
i
(t)、I
i
(t)、Q
i
(t)、R
i
(t)的实际含义分别与N
i
、S
i
、I
i
、Q
i
、R
i
相同;
[0021]对于地区i的易感者S
i
而言,其数量有如下关系:
[0022]易感者人数=人口增长数

染病人数

人口死亡数

出境人数+入境人数该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为:
[0023][0024]对于地区i的感染者I
i
而言,其数量有如下关系:
[0025]感染者人数=染病人数

痊愈人数

内部治疗人数

人口死亡数

出境人数+入境人数该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为:
[0026][0027]对于地区i的被治疗者Q
i
而言,其数量有如下关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染病医疗物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依据健康状况,将传染病研究区域内的居民分类;在考虑跨地区出行的情况下,建立疾病传播规律,并量化内部管理措施和出入境管理措施的影响;S2、根据传染病传播规律,在实施内部管理措施和出入境管理措施的情况下,建立传染病在多个地区传播的动态模型;S3、以S2所述动态模型为基础建立有限医药资源分配模型,并求解获得传染病研究区域的动态最优医药资源分配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传染病医疗物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S1的具体过程为:将传染病研究区域内的居民分为易感者、感染者、被治疗者和恢复者;令Ω表示传染病研究区域,将区域Ω划分为多个地区,令i表示其中任一地区,即i∈Ω;令|Ω|表示被划分地区的数量;令N
i
表示地区i∈Ω的居民人口数量;将地区i分为4个分区,分别为易感者、感染者、被治疗者、恢复者;令S
i
、I
i
、Q
i
和R
i
分别表示地区i内易感者、感染者、被治疗者和恢复者的人数;在没有传染病的情况下,地区i的人口增长数量为正,以常数Λ
i
表示,Λ
i
>0;当传染病发生后,分区S
i
、I
i
、Q
i
和R
i
的人口死亡率均为非负,分别以常数和表示,且令β
i
表示地区i的发病率;则在地区i内,易感者的标准发病率为β
i
S
i
I
i
/N
i
;地区i内感染者与被治疗者的恢复比例均为恒定,分别以常数α
i
、ε
i
表示;除被治疗者外,地区i的居民向其他任一地区j∈Ω\{i}出行的恒定比例为g
ij
;令g
i
表示地区i的居民向外部地区出行的恒定比例,有g
i
=∑
j∈Ω\{i}
g
ij
;通过内部管理措施,地区i的感染者数量以速率η
i
I
i
减少,即单位时间内地区i减少的感染者数量为η
i
I
i
;从地区i向其他任一地区j∈Ω\{i}出行的感染者数量为g
ij
I
i
;通过出入境管理措施,从地区i出境的被治疗者数量为向地区j入境的被治疗者数量为因此,最终只有个感染者能够从地区i进入地区j并自由活动;从而,量化内部管理措施和出入境管理措施的影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传染病医疗物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S2建立传染病在多个地区传播的动态模型;即多地区离散SIQR传染病模型;建立的多地区SIQR传染病模型为:令N
i
(t)、S
i
(t)、I
i
(t)、Q
i
(t)、R
i
(t)分别表示N
i
、S
i
、I
i
、Q
i
、R
i
在t时刻的数值,即变量N
i
、S
i
、I
i
、Q
i
、R
i
随时间t的变化形式;N
i
(t)、S
i
(t)、I
i
(t)、Q
i
(t)、R
i
(t)的实际含义分别与N
i
、S
i
、I
i
、Q
i
、R
i
相同;对于地区i的易感者Si而言,其数量有如下关系:易感者人数=人口增长数

染病人数

人口死亡数

出境人数+入境人数该关系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捷王牵莲蒋杰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