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自锁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2082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向自锁油缸,包括缸筒、滑动活塞、活塞杆、杆头、压盖和缸底耳环,活塞杆全部伸出或者全部缩回时,均能通过机械结构使油缸实现自锁,此自锁机构不会因液压油泄漏而导致活塞杆发生位移,保证油缸自锁保持在锁紧位置,从而保证本装置性能稳定,维护方便,适应各种复杂的工况;滑动活塞内壁上位于活塞杆的外侧设有第一密封件组合,所述滑动导向套内壁上位于活塞杆的外侧设有第二密封件组合,提高滑动活塞与活塞杆、滑动导向套与活塞杆之间的连接密封性,防止出现漏油现象,保证本装置不会因液压油泄漏而导致活塞杆发生位移,最终保证油缸自锁保持在锁紧位置。终保证油缸自锁保持在锁紧位置。终保证油缸自锁保持在锁紧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自锁油缸


[0001]本技术涉及特种液压油缸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自锁油缸。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自锁油缸主要应用于油缸末端需要机械自锁的设备上,传统的液压油缸锁止通过液压锁来实现液压油路闭合,达到液压油缸停止动作,液压阀不能保证液压系统实现零泄漏,对于要求比较高又要长时间维持动作位置的工况满足不了要求。
[0003]现有专利CN 201220651211.8提供机械式自锁液压油缸,包括缸筒、缸盖、缸底、活塞杆以及活塞,缸筒内壁与缸底内端面之间设有具有内孔的定位挡块,定位挡块周向开设有内置钢球的径向锥孔,活塞杆后端设有随活塞杆移动而卡入定位挡块内孔内的螺母,螺母外壁上开设有与径向锥孔对应且可卡入钢球的内凹槽,位于活塞后端面,设有可随活塞的移动而使钢球卡入或脱离内凹槽的环状压块。本技术利用环状压块的移动,使钢球卡入或脱离螺母上的内凹槽,来控制钢球的位置,达到锁定和解锁油缸的目的,锁定牢固可靠,由于采用了油缸内部零部件位置变化而实现锁定或解锁,因此使用范围较广,可适用于各种需要实现锁紧的液压油缸。
[0004]但是上述专利仍存在以下缺陷:其单向锁定或解锁功能,仅仅能在油缸活塞杆全部缩回时实现自锁,这就使得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性能不够稳定,不适用于复杂的工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向自锁油缸,解决现有技术仅仅能在油缸活塞杆全部缩回时实现自锁,这就使得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性能不够稳定,不适用于复杂的工况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向自锁油缸,包括缸筒、滑动活塞、活塞杆、杆头、压盖和缸底耳环,所述活塞杆的一侧上设有杆头,活塞杆的另一侧延伸至所述缸筒内部靠近缸底耳环处,所述缸筒上的两侧处分别开设有第一油口与第二油口,其创新点在于:
[0007]在缸筒内壁上位于第一油口与缸底耳环内端面之间设有一后压盖,所述后压盖的中部留有容纳所述活塞螺母卡进的第一内孔,后压盖远离缸底耳环一侧朝向所述压盖延伸,在其延伸侧的周向开设有内置第一钢球的第一径向锥孔,且所述第一径向锥孔置于第一、二油口之间;
[0008]在缸筒内壁上位于第二油口与所述压盖之间设有钢球卡盘,所述钢球卡盘为一圆环形结构,且钢球卡盘内端面上开设有与第二径向锥孔对应且可卡入第二钢球的第二卡槽,在缸筒内壁上位于压盖与钢球卡盘之间设有一衬套,且所述衬套的厚度大于钢球卡盘的厚度;
[0009]所述滑动活塞设置在缸筒内位于活塞杆上靠近缸底耳环处,在缸筒内壁上位于后压盖与滑动活塞之间还设有一滑动挡块,活塞杆上位于缸底耳环与滑动活塞之间依次安装
有锁紧螺母与活塞螺母,所述活塞螺母外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径向锥孔对应且可卡入第一钢球的第一卡槽,且滑动挡块靠近后压盖的一侧可随滑动活塞的移动而使第一钢球卡入或脱离第一卡槽,且滑动挡块靠近缸底耳环的一侧端部与后压盖之间始终留有间隙;
[0010]在活塞杆上位于滑动活塞远离缸底耳环的一侧还设有一固定活塞,固定活塞远离缸底耳环一侧中部留有容纳滑动导向套端部卡进的第二内孔,固定活塞远离缸底耳环一侧周向开设有一与所述第二内孔连通的油孔,且固定活塞远离缸底耳环一侧周向开设有内置第二钢球的、与所述第二内孔连通的第二径向锥孔;
[0011]在活塞杆上位于所述压盖与活塞杆之间还安装有一固定导向套,在活塞杆上位于衬套与固定导向套之间还安装有所述滑动导向套,且固定活塞远离缸底耳环一侧随滑动活塞的移动伸进或脱离滑动导向套与钢球卡盘之间,从而使得第二钢球卡入或脱离第二卡槽。
[00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导向套的外壁与所述压盖内壁密封配合,所述固定活塞与活塞杆密封配合,防止固定导向套或固定活塞跟随活塞杆的移动而产生位移,保证整体运行结构稳定性。
[0013]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活塞内壁上位于活塞杆的外侧设有第一密封件组合,所述滑动导向套内壁上位于活塞杆的外侧设有第二密封件组合,提高滑动活塞与活塞杆、滑动导向套与活塞杆之间的连接密封性,防止出现漏油现象。
[0014]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挡块的内部设有一朝向滑动活塞延伸的连接段,且该连接段与所述滑动活塞之间通过第一弹簧连接,利用第一弹簧将滑动挡块卡入或脱离后压盖与缸筒内壁之间,从而实现第一钢球卡入或脱离第一卡槽,所述滑动活塞与固定活塞之间通过第二弹簧连接,利用第二弹簧将滑动活塞靠近或远离后压盖,所述滑动导向套与固定导向套之间通过第三弹簧连接,利用第三弹簧将滑动导向套推送至钢球卡盘下方或缩回所述衬套内,从而实现第二钢球卡入或脱离第二卡槽。
[0015]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6]1)本技术中,油缸活塞杆全部伸出或者全部缩回时,均能通过机械结构使油缸实现自锁,此自锁机构不会因液压油泄漏而导致活塞杆发生位移,保证油缸自锁保持在锁紧位置,从而保证本装置性能稳定,维护方便,适应各种复杂的工况;
[0017]2)本技术中,当活塞杆伸出过程中,固定活塞跟随活塞杆移动至固定活塞与衬套接触停止移动,此时第二钢球进入钢球卡盘的第二卡槽,配合第三弹簧将滑动导向套推送至第二钢球置于第二卡槽与滑动导向套之间,从而利用滑动导向套将第二钢球牢牢卡入第二卡槽内,活塞杆与固定活塞被第二钢球与钢球卡盘牢牢固定在一起,在外力作用下,油缸仍然能够保持机械锁紧状态,油缸实现活塞杆的伸出自锁紧;
[0018]当第二油口进油时,滑动导向套向固定导向套移动,直至滑动导向套与固定导向套接触后停止移动,固定活塞在滑动活塞带动下向第一油口处移动,第二钢球向内侧移动从钢球卡盘的凹槽中脱开,滑动活塞和固定活塞可以继续带动活塞杆向第一油口处移动,油缸活塞缩回;
[0019]当活塞杆缩回过程中,活塞螺母先接触第一钢球,使得第一钢球向外侧移动,当第一钢球接触滑动挡块后,滑动挡块被第一钢球推动直至滑动挡块与滑动活塞接触在一起,此时活塞杆与缸底耳环接触停止移动,第一钢球不再推动滑动挡块,滑动挡块在弹簧作用
下朝向第一油口处移动并推动第一钢球向内侧移动,第一钢球进入活塞螺母的第一卡槽中,此时滑动挡块挡住第一钢球,使第一钢球不能向外侧移动,第一钢球牢牢卡在的第一卡槽中,活塞杆与活塞螺母被第一钢球与滑动挡块牢牢固定在一起,在外力作用下,油缸仍然能够保持机械锁紧状态,油缸实现活塞杆的缩回自锁紧;
[0020]当第一油口处进油时,滑动活塞向第二油口处移动,带动滑动挡块向向第二油口处移动,滑动挡块移动后第一钢球可以向外侧自由移动,活塞螺母持续向向第二油口处移动,第一钢球从第一卡槽中脱离开,活塞螺母可以继续移动,活塞杆伸出;
[0021]本双向自锁油缸的操作和传统的油缸一样方便简单,适应各种复杂的工况;
[0022]3)本技术中,固定导向套的外壁与压盖内壁密封配合,固定活塞与活塞杆密封配合,防止固定导向套或固定活塞跟随活塞杆的移动而产生位移,保证整体运行结构稳定性;
[0023]4)本技术中,滑动活塞内壁上位于活塞杆的外侧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自锁油缸,包括缸筒、滑动活塞、活塞杆、杆头、压盖和缸底耳环,所述活塞杆的一侧上设有杆头,活塞杆的另一侧延伸至所述缸筒内部靠近缸底耳环处,所述缸筒上的两侧处分别开设有第一油口与第二油口,其特征在于:在缸筒内壁上位于第一油口与缸底耳环内端面之间设有一后压盖,所述后压盖的中部留有容纳活塞螺母卡进的第一内孔,后压盖远离缸底耳环一侧朝向所述压盖延伸,在其延伸侧的周向开设有内置第一钢球的第一径向锥孔,且所述第一径向锥孔置于第一、二油口之间;在缸筒内壁上位于第二油口与所述压盖之间设有钢球卡盘,所述钢球卡盘为一圆环形结构,且钢球卡盘内端面上开设有与第二径向锥孔对应且可卡入第二钢球的第二卡槽,在缸筒内壁上位于压盖与钢球卡盘之间设有一衬套,且所述衬套的厚度大于钢球卡盘的厚度;所述滑动活塞设置在缸筒内位于活塞杆上靠近缸底耳环处,在缸筒内壁上位于后压盖与滑动活塞之间还设有一滑动挡块,活塞杆上位于缸底耳环与滑动活塞之间依次安装有锁紧螺母与活塞螺母,所述活塞螺母外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径向锥孔对应且可卡入第一钢球的第一卡槽,且滑动挡块靠近后压盖的一侧可随滑动活塞的移动而使第一钢球卡入或脱离第一卡槽,且滑动挡块靠近缸底耳环的一侧端部与后压盖之间始终留有间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炳泉缪俊张书钦沈春龙张熀锋顾银东
申请(专利权)人:通力液压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