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训专利>正文

一种电力供需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196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供需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涉及电力控制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总控装置,所述总控装置包括有主输电监控装置、电路切换装置、负载供电装置和供电启动装置,所述总控装置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开关旋钮,所述总控装置的侧面设置有防漏电装置,所述总控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承载底座所述防漏电装置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散热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启动通风装置,从而启动散热电机带动散热叶片进行转动,所产生的风力,并通过利用通风板块将装置内部的热量进行抽取,通过设置散热板和散热翅片之间的配合,将热量进行吸收后,再通过散热组件将多余以及剩余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率。置的使用效率。置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供需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控制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电力供需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力控制的定义非常广泛,电力负荷控制,电站设备的远传控制,电力用户的电能控制等等,这些都属于强电控制,还有就是弱电控制,现在应用的GSM无线通信设备,直接应用手机、或是调度计算机就可以控制柱上开关,光纤传输控制,电力载波、微波、无线扩频通信等,都是电力控制的传输应用,通筒安装在通信设备内的电力控制装置不仅需要传输信号更需要将电流稳定传输至机房,而在一些大型电力设备上会用到配电箱,配电箱内会放有变压电源、中间继电器、接线端子等电子装置,个别高端设备对自动化要求高,也会配有PLC等自动控制逻辑控制器,主要起到变压、稳压、自动控制等作用;配电箱可以将整个电路线路引到一个地方来实现整体控制,使得混乱的线路整合到一起而变得整洁,而且放到一个封闭的环境内,但是在电力时间控制应用中,配电箱容易出现的漏电等情况,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故而需要一种电力供需控制装置来进行对电力的控制,以便实现电力的控制*。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1、现有的电力控制在使用时,其散热效果不够理想,装置在长时间进行工作后,其内部积聚的热量难以进行散去,使得其内部电路元件造成损伤,降低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效率;
[0005]2、现有的电力控制在使用时,缺乏了减震机构,导航装置在运行时,不能保证其长期稳定工作,使得装置的零部件形成松动,降低了装置的利用效率。<br/>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力供需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第一方面,一种电力供需控制装置,包括总控装置,所述总控装置包括有主输电监控装置、电路切换装置、负载供电装置和供电启动装置,所述总控装置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开关旋钮,所述总控装置的侧面设置有防漏电装置,所述总控装置的下方设置有承载底座所述防漏电装置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散热装置,所述总控装置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减震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有散热箱体、通风装置和散热板,所述散热板活动安装在散热箱体的内部,所述减震装置包括有减震底座、阻尼减震片和缓冲柱体,所述阻尼减震片的上表面与总控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输电监控装置用于对外电断电时的电流降低信号进行采集,所述电路切换装置,用于在外电断电时,控制所述负载供电装置提供
相应的降低电流量,并在所述负载供电装置切换内电时,控制所述负载供电装置降低与提升内电相应的电流量,所述负载供电装置,用于为大型电力设备提供短时间的可调控电流供电,所述供电启动装置,用于在所述负载供电装置供电时,将所述负载供电装置切换成内电供电。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主输电监控装置、电路切换装置、负载供电装置和供电启动装置之间的配合,以便对电力进行供需控制。
[001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漏电装置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绝缘侧板,所述防漏电装置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绝缘弧片和绝缘棒体,所述绝缘棒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绝缘体,所述防漏电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器。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绝缘侧板、绝缘弧片、绝缘棒体、绝缘体和保护器之间的配合,以便提高装置的防漏电效果,从而提高控制效果。
[001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承载底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避震装置,所述避震装置的内部设置有避震杆体,所述避震杆体的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一减震弹簧,所述避震装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稳定支撑座,所述稳定支撑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阻尼减震块。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避震装置、避震杆体、第一减震弹簧、稳定支撑座和阻尼减震块之间的配合,提升装置的减震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通风装置固定安装在散热箱体的左侧,所述通风装置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通风板块,所述通风板块的表面开设有散热孔,所述通风装置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散热电机,所述散热电机的接线端电性连接有外接电源,所述散热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散热叶片。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散热箱体、通风装置、通风板块和散热电机之间的配合,对装置的内部进行抽取,以便进行散热工作。
[001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散热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板的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所述散热箱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散热组件。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散热板、散热翅片和散热组件之间的配合,进行散热工作,提高散热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缓冲柱体的顶端与阻尼减震片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板,所述第一减震板的两端与减震底座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减震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减震板,所述第二减震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抗震支撑块,所述抗震支撑块的底部与承载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减震底座、阻尼减震片、缓冲柱体、第一减震板、第二减震板、减震器、第二减震弹簧、减震组件和抗震支撑块之间的配合,提升装置的减震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减震板的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弹性面板,所述第二减震板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缓冲侧板,所述弹性面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缓冲构件,所述弹性面板的底部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构件。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弹性面板、缓冲侧板、缓冲构件、缓冲构件和缓冲板,提高第二减震板的缓冲减震效果。
[0023]第二方面,一种电力供需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步骤一、采集外电的电流量降低量,控制负载供电提供与降低电流相应的补充电流量:
[0025]步骤二、负载供电电流补充完成后,内电持续开启,采集内电不断增加的电流量
[0026]步骤三、根据内电增加的电流量,控制负载供电降低与增加电流相应的削减电流量。
[002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28]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力供需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启动通风装置,从而启动散热电机带动散热叶片进行转动,所产生的风力,并通过利用通风板块将装置内部的热量进行抽取,通过设置散热板和散热翅片之间的配合,将热量进行吸收后,再通过散热组件将多余以及剩余的热量进行吸收,避免了电力控制在使用时,其散热效果不够理想,装置在长时间进行工作后,其内部积聚的热量难以进行散去,使得其内部电路元件造成损伤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率。
[0029]2、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供需控制装置,包括总控装置(1),所述总控装置(1)包括有主输电监控装置、电路切换装置、负载供电装置和供电启动装置,所述总控装置(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开关旋钮(11),所述总控装置(1)的侧面设置有防漏电装置(2),所述总控装置(1)的下方设置有承载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电装置(2)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散热装置(4),所述总控装置(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减震装置(5),所述散热装置(4)包括有散热箱体(41)、通风装置(42)和散热板(45),所述散热板(45)活动安装在散热箱体(41)的内部,所述减震装置(5)包括有减震底座(51)、阻尼减震片(52)和缓冲柱体(53),所述阻尼减震片(52)的上表面与总控装置(1)的底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供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输电监控装置用于对外电断电时的电流降低信号进行采集,所述电路切换装置,用于在外电断电时,控制所述负载供电装置提供相应的降低电流量,并在所述负载供电装置切换内电时,控制所述负载供电装置降低与提升内电相应的电流量,所述负载供电装置,用于为大型电力设备提供短时间的可调控电流供电,所述供电启动装置,用于在所述负载供电装置供电时,将所述负载供电装置切换成内电供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供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电装置(2)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绝缘侧板(21),所述防漏电装置(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绝缘弧片(22)和绝缘棒体(23),所述绝缘棒体(2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绝缘体(24),所述防漏电装置(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器(2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供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底座(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避震装置(31),所述避震装置(31)的内部设置有避震杆体(32),所述避震杆体(32)的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一减震弹簧(33),所述避震装置(3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稳定支撑座(34),所述稳定支撑座(34)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阻尼减震块(3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供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42)固定安装在散热箱体(41)的左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训
申请(专利权)人:朱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