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锂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还涉及一种设置有该正极片的锂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轻薄等特点,在电子类产品上,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电动汽车等领域普遍被使用。但受限于锂电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不可控性,难以避免的会经常受到外力破坏,造成电池内部结构短路并引发产热,进而发生热失控、导致燃烧的问题。其中,锂电池结构中,正极铝箔和负极涂膏的短路模式,会瞬间在短路接触点及附近产生大量的热,并直接导致燃烧事故发生。
[0003]为了有效提高锂电池的耐外力破坏极限安全能力,目前行业内普遍在正极铝箔和位于正极铝箔侧面的活性物质层(即正极涂膏)之间增加可提供锂离子充放电的保护层,并且在正极铝箔的空箔区域(即没有涂覆上述活性物质层和保护层的区域)增加绝缘层,以便于锂电池受到外力破坏时,能够降低铝箔和负极涂膏之间的短路风险,提高锂电池安全能力。
[0004]具体可参见图1和图2,图1为没有设置上述保护层和绝缘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极片,包括集流体(02),以及设置于所述集流体(02)侧面的活性物质层(03),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02)和所述活性物质层(03)之间设置有不含锂的安全保护层(041),所述安全保护层(041)的成分包括不含锂的无机材料和粘结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材料为不含锂的磷酸盐纯净物;或者,所述无机材料为由碳包覆不含锂的磷酸盐得到的复合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材料的颗粒尺寸满足D99≤15μm,并且:所述磷酸盐纯净物的材料电阻率满足10~109Ω*cm;或者,所述复合材料的电阻率满足10~109Ω*c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保护层(041)的成分中还包括导电剂,其中:所述无机材料、所述导电剂、所述粘结剂在所述安全保护层(041)中的质量占比分别为85%~98%、0.5%~5%、1.5%~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材料包括不含锂的磷酸盐纯净物,以及陶瓷材料;或者,所述无机材料包括由碳包覆不含锂的磷酸盐得到的复合材料,以及陶瓷材料。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正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盐纯净物的颗粒尺寸满足D99≤15μm,并且,所述磷酸盐纯净物的材料电阻率满足10~109Ω*cm;或者,所述复合材料的颗粒尺寸满足D99≤15μm,并且,所述复合材料的电阻率满足10~109Ω*cm;和/或,所述陶瓷材料的颗粒尺寸满足D99≤10μm,所述陶瓷材料的电阻率满足108~10
21
Ω*cm。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正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保护层(041)的成分中还包括导电剂,其中:所述磷酸盐纯净物、所述陶瓷材料、所述导电剂、所述粘结剂在所述安全保护层(041)中的质量占比分别为40%~95%、3%~58%、0.5%~5%、1.5%~10%;或者,所述复合材料、所述陶瓷材料、所述导电剂、所述粘结剂在所述安全保护层(041)中的质量占比分别为40%~95%、3%~58%、0.5%~5%、1.5%~10%。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正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02)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均设置有活性涂层区(A),所述活性涂层区(A)设置有由内至外依次涂覆的所述安全保护层(041)和所述活性物质层(03)。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正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均设置有尾端空箔区(B),所述尾端空箔区(B)位于所述正极片的卷绕外端,且与所述活性涂层区(A)相接,其中:所述第一侧面的所述尾端空箔区(B)与所述活性涂层区(A)相接,且设置有与所述安全保护层(041)成分一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轩,张洪雷,姚怡鑫,方双柱,李俊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