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集成丙烯腈储罐氮气安全保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81887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集成丙烯腈储罐氮气安全保护系统,包括供气总管、连接于供气总管与储罐之间的主供气管、并联在主供气管上的应急供气管,还包括与储罐相连的超压泄气管,所述超压泄气管和供气总管上均设有压力变送器,所述供气总管、主供气管、应急供气管和超压泄气管共同集成于一箱体内并分别设有手动气动组合式控制阀组,所述箱体内还设有与手动气动组合式控制阀组和压力变送器相连的PLC电控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智能集成化控制,并极大地提升了整体的作业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操作的便捷性。以及操作的便捷性。以及操作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集成丙烯腈储罐氮气安全保护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液体危化品贮存
,涉及一种智能集成丙烯腈储罐氮气安全保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易燃易爆易挥发的丙烯腈等液体危化品一般都贮存在密封的储罐中,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避免储罐可能产生的安全问题,传统技术中通常对储罐进行氮封处理,即在储罐的顶部充入氮气,用氮气将储罐内的液体危化品与外部空气隔离。然而,若是充入氮气量过少,则使储罐的呼吸阀吸入空气,储罐存在氮封失效的风险;若是充入氮气量过多,则使储罐存在超压破坏的风险,并导致大量的过量氮气从呼吸阀排出,造成浪费和尾气污染。
[0003]而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5240405U,公开一种用于大型储罐的氮封系统多层级控制装置,文中提出“它包括氮气输气口、主输气管、主回路氮封阀、次回路氮封阀、气动阀、次输气管和紧急输气管,氮气输气口连接主输气管,在主输气管上设置了主回路氮封阀,在主输气管的下方并联了次输气管和紧急输气管,在紧急输气管上设置了气动阀,主输气管的另一端连接至储罐的顶部,在储罐的顶部中间位置分别设置了右阻火呼吸阀、左阻火呼吸阀和呼吸人孔”。
[0004]该现有技术中虽然通过氮气输气口、主输气管、紧急输气管、以及主输气管上的主回路氮封阀和紧急输气管上气动阀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氮气充入量达不到要求,氮封压力过低的问题,但是其主要目的在于根据不同的压力需求开启不同的输气管回路,该现有技术仍然存在着当呼吸阀及呼吸人孔因锈蚀或积灰工作失常时,充入氮气量过多,从而导致罐体超压破坏的技术问题,且该现有技术中并未明确公开设置手动控制阀,一旦主回路氮封阀、次回路氮封阀和气动阀发生损坏无法控制后,则会造成氮气泄漏、罐体压力失控等问题,其整体的作业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一般;同时,该现有技术中仍需要外接控制系统,其智能化程度和操作的便捷性一般,作业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受到影响。
[0005]为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集成丙烯腈储罐氮气安全保护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现有储罐氮气安全保护系统,其整体的作业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一般,同时智能化程度和操作的便捷性也一般的技术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智能集成丙烯腈储罐氮气安全保护系统,包括供气总管、连接于供气总管与储罐之间的主供气管、并联在主供气管上的应急供气管、以及与储罐相连的超压泄气管,所述供气总管的入口与外部气源相连,所述供气总管的出口与主供气管的入口相连,所述储罐顶部设有氮封口和泄放口,所述主供气管的出口与氮封口相连,所述超压泄气管的入口与泄放口相连,所述超压泄气管的出口与外部尾气处理装置相连,所述超压泄气管和供气
总管上均设有压力变送器,所述供气总管、主供气管、应急供气管和超压泄气管共同集成于一箱体内并分别设有手动气动组合式控制阀组,所述箱体内还设有与手动气动组合式控制阀组和压力变送器相连的PLC电控机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手动气动组合式控制阀组包括手动气动组合式控制阀组Ⅰ、手动气动组合式控制阀组Ⅱ、手动气动组合式控制阀组Ⅲ、以及手动气动组合式控制阀组Ⅳ,所述压力变送器包括压力变送器Ⅰ、压力变送器Ⅱ、以及压力变送器Ⅲ,所述手动气动组合式控制阀组Ⅰ包括沿氮气输送方向依次设于供气总管上的手动球阀Ⅰ、手动球阀Ⅱ和常开气动球阀,所述手动气动组合式控制阀组Ⅱ包括沿氮气输送方向依次设于主供气管上的手动球阀Ⅲ、止回阀Ⅰ、自力式氮封阀和手动球阀Ⅳ,所述手动气动组合式控制阀组Ⅲ包括沿氮气输送方向依次设于应急供气管上的手动球阀

、止回阀Ⅱ、常闭气动球阀Ⅰ和手动球阀

,所述手动气动组合式控制阀组Ⅳ包括沿氮气输送方向依次设于超压泄气管上的手动球阀

、手动球阀

、常闭气动球阀Ⅱ和手动球阀

,所述常开气动球阀、常闭气动球阀Ⅰ和常闭气动球阀Ⅱ的气源均为供气总管,所述PLC电控机构包括PLC、声光报警器、旋钮控制组件和显示组件,所述PLC分别与常开气动球阀、常闭气动球阀Ⅰ和常闭气动球阀Ⅱ相连,所述声光报警器、旋钮控制组件和显示组件均与PLC相连,所述声光报警器设于箱体的顶部,所述旋钮控制组件和显示组件均设于箱体的前表面;
[0010]进一步的,所述旋钮控制组件包括手/自动切换按钮、以及三个阀门手动控制按钮,三个所述阀门手动控制按钮分别与常开气动球阀、常闭气动球阀Ⅰ和常闭气动球阀Ⅱ相连,所述显示组件包括一个氮气总压显示表、两个罐压显示表、以及三个阀门状态指示灯,所述手动球阀Ⅱ与压力变送器Ⅰ相连,所述压力变送器Ⅰ与氮气总压显示表相连,所述手动球阀

和手动球阀

分别与压力变送器Ⅱ和压力变送器Ⅲ相连,所述压力变送器Ⅱ和压力变送器Ⅲ分别与两个罐压显示表相连,三个所述阀门状态指示灯分别与常开气动球阀、常闭气动球阀Ⅰ和常闭气动球阀Ⅱ相连。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中通过在供气总管、主供气管和应急供气管的基础上,配合增设超压泄气管,使储罐内氮气的压力保持恒定的范围,从而在避免充入氮气量不足,以致出现氮封失效问题的同时,有效地解决了充入氮气量过多,从而导致罐体超压破坏的问题,极大地提升了整体的作业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且在超压泄气管和供气总管上均设有压力变送器,在供气总管、主供气管、应急供气管和超压泄气管均设有手动气动组合式控制阀组,手动气动组合式控制阀组兼具气动和手动两种操作模式,通过手动气动组合式控制阀组和压力变送器的配合设置,极大地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并进一步有效地提升了整体的作业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本技术中的供气总管、主供气管、应急供气管、手动气动组合式控制阀组和压力变送器均集成一箱体内,并在箱体内配合集成有与手动气动组合式控制阀组和压力变送器相连的PLC电控机构,全程无需外接控制系统,极大地提升了整体的智能化程度和操作的便捷性,实现了智能集成化控制,同时进一步保证了整体的作业安全性和可靠性;
[0013]2.本技术中的各手动气动组合式控制阀组Ⅰ由手动球阀Ⅰ、手动球阀Ⅱ和常开气动球阀组成,手动气动组合式控制阀组Ⅱ由手动球阀Ⅲ、止回阀Ⅰ、自力式氮封阀和手动球阀Ⅳ组成,手动气动组合式控制阀组Ⅲ由手动球阀

、止回阀Ⅱ、常闭气动球阀Ⅰ和手动
球阀

组成,手动气动组合式控制阀组Ⅳ由手动球阀

、手动球阀

、常闭气动球阀Ⅱ和手动球阀

组成,各手动气动组合式控制阀组协同作业,并通过将其中的手动球阀作为常开气动球阀、常闭气动球阀Ⅰ和常闭气动球阀Ⅱ等阀门发生损坏无法控制时的后续保障,有效地避免了因此出现的氮气泄漏、罐体压力失控等问题,最终极大地提升了整体的作业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集成丙烯腈储罐氮气安全保护系统,包括供气总管、连接于供气总管与储罐之间的主供气管、并联在主供气管上的应急供气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储罐相连的超压泄气管,所述超压泄气管和供气总管上均设有压力变送器,所述供气总管、主供气管、应急供气管和超压泄气管共同集成于一箱体内并分别设有手动气动组合式控制阀组,所述箱体内还设有与手动气动组合式控制阀组和压力变送器相连的PLC电控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集成丙烯腈储罐氮气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气动组合式控制阀组包括手动气动组合式控制阀组Ⅰ、手动气动组合式控制阀组Ⅱ、手动气动组合式控制阀组Ⅲ、以及手动气动组合式控制阀组Ⅳ,所述压力变送器包括压力变送器Ⅰ、压力变送器Ⅱ、以及压力变送器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集成丙烯腈储罐氮气安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气动组合式控制阀组Ⅰ包括沿氮气输送方向依次设于供气总管上的手动球阀Ⅰ、手动球阀Ⅱ和常开气动球阀,所述手动球阀Ⅱ与压力变送器Ⅰ相连,所述手动气动组合式控制阀组Ⅱ包括沿氮气输送方向依次设于主供气管上的手动球阀Ⅲ、止回阀Ⅰ、自力式氮封阀和手动球阀Ⅳ,所述手动气动组合式控制阀组Ⅲ包括沿氮气输送方向依次设于应急供气管上的手动球阀

、止回阀Ⅱ、常闭气动球阀Ⅰ和手动球阀

,所述手动气动组合式控制阀组Ⅳ包括沿氮气输送方向依次设于超压泄气管上的手动球阀

、手动球阀

、常闭气动球阀Ⅱ和手动球阀

,所述手动球阀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建斐董富金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博亿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