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暖管挤出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171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41
一种地暖管挤出冷却装置,包括水箱、给所述水箱供水的供水系统、分别设于所述水箱两端的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以及设于所述水箱内位于所述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之间的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的直径为地暖管外径的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暖管挤出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管材加工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地暖管挤出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地暖管挤出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地暖管的尺寸,性能符合标准规定,那么冷却循环系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因为生产场地受到限制,往往因为占地面积原因,使其不能够很好的冷却,直接影响地暖管的尺寸。
[0003]公开号为CN204712432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双层水槽冷却装置,包括:一从动分线轮水箱,从动分线轮水箱内轴设有一从动分线轮;一牵引轮水箱,牵引轮水箱内轴设有一牵引轮,牵引轮水箱上设置有一用于驱动牵引轮转动的驱动机构;一上层冷却水槽,上层冷却水槽的两端分别与从动分线轮水箱、牵引轮水箱连通;一下层冷却水槽,下层冷却水槽的两端分别与从动分线轮水箱、牵引轮水箱连通且位于上层冷却水槽的下方;以及一冷却喷淋管路,冷却喷淋管路的一个冷却喷淋嘴伸入从动分线轮水箱内且其喷淋方向朝向从动分线轮,另一个冷却喷淋嘴伸入牵引轮水箱内且其喷淋方向朝向牵引轮。
[0004]但上述方案冷却水槽有两个,而电缆保护套要在上下两层冷却水槽之间来回,要保证水箱的水不漏而电缆保护套是连续的,其结构十分复杂,而且每次生产挤出机开机时,或者生产出现异常断线时,要手动把电缆缠绕到从动分线轮和牵引轮上,特殊的双层结构操作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结构复杂,不方便操作的不足,提供一种地暖管挤出冷却装置。本技术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但能充分冷却地暖管而不会导致地暖管变形,并且使用时工作人员操作方便。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
[0007]一种地暖管挤出冷却装置,包括水箱、给所述水箱供水的供水系统、分别设于所述水箱两端的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以及设于所述水箱内位于所述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之间的第一导线轮和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的直径为地暖管外径的20

30倍。
[0008]所述水箱上设有第一牵引轮的一端靠近挤出机的喷嘴,地暖管被挤出机挤出后,先进入水箱内,但不与第一牵引轮接触,而是从水底通过,来到位于水箱另一端的第二牵引轮底部,从第二牵引轮的底部缠绕上去。地暖管被牵引到第二牵引轮上绕第二牵引轮半圈往回折返时,由于考虑到地暖管的柔韧性以及还未彻底冷却的地暖管若弯折的角度过大可能会变形,所以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的外径最好为地暖管外径的20倍以上。同时为了节约成本,水箱的体积不能做太大,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上部露出水面,此时,需要在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之间设置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的底部均浸入水中,所述第一导向轮靠近所述第一牵引轮,所述第二导线轮靠近所述第
二牵引轮。地暖管从第二牵引轮底部绕到顶部之后,又从第二导向轮底部穿过,重新浸没到水中冷却。然后地暖管从第一导向轮底部穿出,从第一牵引轮顶部绕到底部再进入水底冷却。接着再次是从水底通过,来到所述第二牵引轮附近。这样子经过三次充分冷却后,就可以离开冷却装置进入下面的加工步骤。地暖管在水中通过时可以设置引导走向的装置如辅助轮等。本装置不仅限于用于地暖管的挤出冷却,可以用于外径较小的有一定柔韧性的挤出线材或者管材的冷却。
[0009]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所述水箱底部用于引导地暖管的若干辅助轮。地暖管从进入水箱到第二牵引轮、从第二导向轮到第一导向轮、从第一牵引轮到第二牵引轮附近离开水箱,这些地方中均可在水箱底部设置辅助轮用来引导地暖管的走向。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的直径为10

20cm。
[0011]进一步的,所述供水系统包括与所述水箱连通的水泵、为所述水箱提供冷水的冷水机、设于所述水箱上用于检测水箱内水温的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水箱上用于检测水箱水位的液位传感器、设于所述水箱上的排水阀、以及与所述水泵、冷水机、感应装置、排水阀相连的控制装置。
[0012]水泵先给水箱注入一定量的水后,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水箱内的水位达到规定的高度边关闭阀门,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水箱内水的温度,若高于20℃则启动冷水机给水箱注入冷水,同时开启排水阀将多的水排出,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水位。也可以将排出的水通入冷水机中降温后,重新注入水箱中,节约水资源。
[0013]进一步的,所述水箱上供冷水进入的冷水进水口位于地暖管进入水箱的一端。此处的地暖管温度最高,进入水箱后使得周围的水升温也最快,此处设置冷水进水口能充分降温。水箱各处也可以分布多个冷水进水口。
[0014]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的一侧的顶部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向下延伸至水箱内水平面处,所述缺口处在所述水箱的外侧壁上设有水槽,水槽内设有用于过滤水表面杂质的滤网,所述水槽与所述冷水机相连通将过滤后的水送入冷水机内。水中漂浮的杂物顺着水流流入水槽,杂物被过滤,而水既可以排走,也可以重新注入水箱内,也可以与冷水机连通,经过冷却重新注入水箱中。过滤后的水重新注回水箱的话,可以节约用水,同时水产生流动,能够使水箱内水的温度更均匀,热交换速率更高。经过水槽内滤网过滤的水进入到冷水机中冷却后,再重新注入水箱中,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
[0015]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红外线感应测温器。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周向上开设有供地暖管通过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限制地暖管不从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上滑落。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上设有电机。虽然后续的卷筒等加工步骤也有一定的牵引力,但是在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上设置电机能更好地将挤出的地暖管牵引出去,避免塑料堆积在喷嘴处造成堵塞。
[0018]进一步的,所述水箱上还设有使水箱内的水流动的泵机。水箱内的水流动起来可以使水箱里的水与注入的冷水充分混合均匀水温,更好的冷却地暖管。
[00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牵引轮可以为多个相同且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平行排列的轮,所述第二牵引轮可以为多个相同且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平行排列的轮,而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之间的数量也与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的数量对应。这样,地暖管就可以在第
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之间来回缠绕,多次冷却。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通过一个水箱和设于水箱两端的两组轮,每一组轮由一大一小的牵引轮和导向轮组成,这样就能使地暖管尽可能的浸入水中充分冷却;
[0022](2)结构简单,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0023](3)水槽和排水阀排出的水可以回收利用,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第一牵引轮或第二牵引轮上的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示标记说明如下:
[0028]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暖管挤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给所述水箱(1)供水的供水系统、分别设于所述水箱(1)两端的第一牵引轮(31)和第二牵引轮(32)、以及设于所述水箱(1)内位于所述第一牵引轮(31)和第二牵引轮(32)之间的第一导向轮(41)和第二导向轮(42),所述第一牵引轮(31)和第二牵引轮(32)的直径为地暖管(6)外径的20

30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暖管挤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水箱(1)底部用于引导地暖管(6)的若干辅助轮(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暖管挤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轮(41)和第二导向轮(42)的直径为10

20cm。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地暖管挤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系统包括与所述水箱(1)连通的水泵、为所述水箱(1)提供冷水的冷水机、设于所述水箱(1)上用于检测水箱(1)内水温的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水箱(1)上用于检测水箱(1)水位的液位传感器、设于所述水箱(1)上的排水阀、以及与所述水泵、冷水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彦玲张振鹏王振陈仕先陈建辉王璞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联塑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