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车型共用车身输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1689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车型共用车身输送机构,涉及汽车设计与制造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车型共用车身输送机构包括定位机构、基板、气缸机构、电机、齿轮、连杆机构和滚床;定位机构设置在基板上,连杆机构包括连杆底板和两个X型连杆,基板设置在所述两个X型连杆的上端,气缸机构带动所述连杆机构伸缩运动;而电机驱动气缸机构,连杆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齿轮,并且齿轮设置在滚床的X向轨道上,齿轮由设置在连杆底板的电机驱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气缸伸缩的形式增加定位机构Z向控制,使定位机构与车身共同输送,无定位基准转换,提升车身精度;基板上可做多种车型定位机构,满足多款车型同时使用,提升线体柔性化。提升线体柔性化。提升线体柔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车型共用车身输送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设计与制造的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多车型共用车身输送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如下图1所示,现有车身输送机构通过滚床机构1输送,车身输送至下一工位时,滚床机构Z向升起,通过滑撬2来定位车身,电机驱动滑撬2两侧的滚轮4,来实现车身传输。该现有车身输送机构存在以下缺点和不足:
[0003]1.车身Z向升降过程中,车身与定位机构易发生碰撞,导致车身零件变形,后期质量无法保证;
[0004]2.线体单一,只能输送一种车型,如多款车型共线,需重复拆装定位机构,定位机构精度难以保证,增加员工作业时间,效率低;
[0005]3.车身输送前后定位转换,车体升降需重复定位,车身精度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车型共用车身输送机构。
[0007]本技术的多车型共用车身输送机构,包括定位机构、基板、气缸机构、电机、齿轮、连杆机构和滚床;所述定位机构设置在基板上,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车型共用车身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机构、基板、气缸机构、电机、齿轮、连杆机构和滚床;所述定位机构设置在基板上,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杆底板和设置在连杆底板上的两个X型连杆,所述基板设置在所述两个X型连杆的上端,所述气缸机构带动所述连杆机构伸缩运动;而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气缸机构,所述连杆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齿轮,并且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滚床的X向轨道上,所述齿轮由设置在所述连杆底板的电机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石底朝龙王娇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