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杂废水、废液高效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1538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杂废水、废液高效处理装置,包括气浮池本体,气浮池本体内设有第一折流挡板和第二折流挡板,第一折流挡板和第二折流挡板将气浮池内部分隔为一级气浮池、二级气浮池和净水区,在所述一级气浮池前端设有进水口,在所述净水区的后端设有出水口,在所述一级气浮池内设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一级气浮池分隔为一级接触区及一级分离区,在一级分离区内上方设有第一刮板收油机,在一级分离区内部还设有第一收油槽,第一收油槽用于接收第一刮板收油机分离的污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大大缩短处理时间,减少处理设备容积,降低工程建设投资及处理成本,处理后水质远远好于油田采出水回注处理的滤前指标要求。采出水回注处理的滤前指标要求。采出水回注处理的滤前指标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杂废水、废液高效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废液处理
,特别是一种复杂废水、废液高效处理装置。适用于油田采油领域所产的化学驱采出水、压裂返排液等乳化严重、较难处理复杂废水、废液的处理。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大部分油田已进入开发后期的高含水开采阶段,为了稳定保障及提高原油的采收率,在开发过程中除了采用聚合物、表活剂等化学驱油方式;还经常通过大规模压裂的技术措施,提高井口采出液返排量。
[0003]上述提高采收率的方式,会产生大量的含油废水及废液(压裂返排液),因采出水中含有大量的聚合物、表活剂等化学驱油剂以及大量杂质而性质复杂,表现为含油污水乳化严重、杂质含量高,分离困难;因返排液中含有大量胍胶、聚合物等压裂液成分而使得返排液油、水、固体杂质的分离极其困难。采用传统自然沉降+混凝沉降的除油、除杂技术,势必造成处理时间长、设备占地面积大、处理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0004]据此,针对上述乳化严重,分离较难的复杂废水、废液,亟需开发高效的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杂废水、废液高效处理装置。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复杂废水、废液高效处理装置,包括气浮池本体,气浮池本体内设有第一折流挡板和第二折流挡板,第一折流挡板和第二折流挡板将气浮池本体内部分隔为一级气浮池、二级气浮池和净水区,在所述一级气浮池前端设有进水口,在所述净水区的后端设有出水口,在所述一级气浮池内设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一级气浮池分隔为一级接触区及一级分离区,在一级分离区内上方设有第一刮板收油机,在一级分离区内部还设有第一收油槽,第一收油槽用于接收第一刮板收油机分离的污油;
[0008]在所述二级气浮池内设有第三折流挡板,第三折流挡板的后端设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与第三折流挡板之间形成二级接触区,第二隔板与第二折流挡板之间形成二级分离区,在二级分离区内上方设有第二刮板收油机,在二级分离区内部还设有第二收油槽,第二收油槽用于接收第二刮板收油机分离的污油。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收油槽后端设有第一收油槽挡板,第一收油槽挡板的顶端与气浮池本体顶端平齐,第一收油槽挡板的底端与气浮池本体底端之间具有间隔,且所述第一收油槽挡板与第一折流挡板之间具有间隔;
[0010]所述第二收油槽后端设有第二收油槽挡板,第二收油槽挡板的顶端与气浮池本体顶端平齐,第二收油槽挡板的底端与气浮池本体底端之间具有间隔,且所述第二收油槽挡板与第二折流挡板之间具有间隔。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流挡板及第二折流挡板的底端均与气浮池本体底端固定,顶端与气浮池本体顶端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第三折流挡板顶端与气浮池本体顶端固定,第三折流挡板底端与气浮池本体底端之间具有间隔。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一级气浮池内的一级分离区以及二级气浮池内的二级分离区底部分别设有多个集泥斗。
[0013]进一步地,所述集泥斗为锥形,在每个所述集泥斗的底部设有排泥口。
[0014]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收油槽及第二收油槽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排油管和第二排油管,且第一排油管的底端及第二排油管的底端均伸出气浮池本体底部。
[0015]进一步地,在所述一级气浮池的一级接触区底部设有第一溶气水释放器,在所述二级气浮池的二级接触区底部设有第二溶气水释放器。
[0016]进一步地,在所述净水区的底部设有一级气浮池回流水出口和二级气浮池回流水出口;所述一级气浮池回流水出口通过管路与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相连接,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与第一溶气水释放器相连接,自一级气浮池回流水出口流出的水经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产生微纳米气泡溶气水,经第一溶气水释放器进入一级接触区内;
[0017]所述二级气浮池回流水出口通过管路与微气泡发生装置相连接,微气泡发生装置与第二溶气水释放器相连接,自二级气浮池回流水出口流出的水经微气泡发生装置产生微气泡溶气水,经第二溶气水释放器进入二级接触区内。
[0018]进一步地,所述一级接触区内微纳米气泡溶气水的体积大于进水口进入的预处理液体积的50%,所述二级接触区内微气泡溶气水的体积大于等于进入二级气浮池的预处理液体积的25%。
[0019]进一步地,所述一级接触区及二级接触区为上宽下窄的直角锥体,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与水平夹角均为60
°
~70
°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1]本技术的预处理液首先进入一级气浮池,经池内的一级接触区,利用微纳米气泡产强氧化基团的功效,在一级接触区实现对复杂废水、废液的破乳、破胶,破乳、破胶后的废液进入一级分离区,实现油、水、固体杂质的第一级分离(初步分离);第一级分离后的预处理液中乳化油含量仍较高,自流进入二级气浮池,在二级气浮池的二级接触区靠微气泡的携带、浮选功能,在二级分离区进一步脱除水中油及固体杂质,处理后的净水最终进入净水区。
[0022]本技术能解决复杂废水、废液乳化严重、较难处理,处理时间长,药剂投加量大等实际问题;且大大缩短处理时间,减少处理设备容积,降低工程建设投资及处理成本,处理后水质能达到“双50”(即含油量<50ppm、悬浮固体<50ppm)标准,远远好于油田采出水回注处理的滤前指标要求。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复杂废水、废液高效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
[0025]1‑
一级气浮池,2

二级气浮池,3

第一收油槽,4

第一收油槽挡板,5

第一折流挡板,6

第一隔板,7

第二隔板,8

第二收油槽,9

第二收油槽挡板,10

第二折流挡板,11


水区,121

第一刮板收油机;122

第二刮板收油机;13

进水口,14

第一溶气水释放器,15

集泥斗,16

第一排油管,17

第二溶气水释放器,18

第二排油管,19

一级气浮池回流水出口,20

二级气浮池回流水出口,21

出水口,22

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3

微气泡发生装置,24

第三折流挡板,100

一级接触区,200

一级分离区,300

二级接触区,400

二级分离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杂废水、废液高效处理装置,包括气浮池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池本体内设有第一折流挡板和第二折流挡板,第一折流挡板和第二折流挡板将气浮池本体内部分隔为一级气浮池、二级气浮池和净水区,在所述一级气浮池前端设有进水口,在所述净水区的后端设有出水口,在所述一级气浮池内设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一级气浮池分隔为一级接触区及一级分离区,在一级分离区内上方设有第一刮板收油机,在一级分离区内部还设有第一收油槽,第一收油槽用于接收第一刮板收油机分离的污油;在所述二级气浮池内设有第三折流挡板,第三折流挡板的后端设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与第三折流挡板之间形成二级接触区,第二隔板与第二折流挡板之间形成二级分离区,在二级分离区内上方设有第二刮板收油机,在二级分离区内部还设有第二收油槽,第二收油槽用于接收第二刮板收油机分离的污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杂废水、废液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油槽后端设有第一收油槽挡板,第一收油槽挡板的顶端与气浮池本体顶端平齐,第一收油槽挡板的底端与气浮池本体底端之间具有间隔,且所述第一收油槽挡板与第一折流挡板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第二收油槽后端设有第二收油槽挡板,第二收油槽挡板的顶端与气浮池本体顶端平齐,第二收油槽挡板的底端与气浮池本体底端之间具有间隔,且所述第二收油槽挡板与第二折流挡板之间具有间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杂废水、废液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流挡板及第二折流挡板的底端均与气浮池本体底端固定,顶端与气浮池本体顶端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第三折流挡板顶端与气浮池本体顶端固定,第三折流挡板底端与气浮池本体底端之间具有间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杂废水、废液高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气浮池内的一级分离区以及二级气浮池内的二级分离区底部分别设有多个集泥斗。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杂废水、废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军成韩大虹郭恩广杜庆吉孙希宏刘世军李星李玉锋张宇航李玉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八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