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体系架构模型的信息链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1454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系统仿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体系架构模型的信息链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基于作战场景,分别构建作战仿真模型及体系架构模型,所述体系架构模型用于提供所述作战仿真模型中各子单元的交互规则;获取将所述作战仿真模型与所述体系架构模型联合仿真过程中由所述作战仿真模型各子单元交互产生的交互数据;筛选重组所述交互数据,生成系统通讯性能评价参数。本申请通过对战场情况进行建模仿真,得到基于作战场景的交战体系中各子系统之间通信状况具体、直观的量化数据,从而为研制新一代通信系统的通信指标需求提供更加精确、科学的数据支撑。撑。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体系架构模型的信息链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系统仿真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体系架构模型的信息链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军事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新型作战模式、新式武器装备及其指挥系统等也在不断地加入战场,共同组成面向未来的信息化作战情境下的作战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此作战体系中的各分支子系统之间的通信通讯状况日益复杂,因而一个高效、科学的信息交互系统往往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战局的走向。
[0003]实际战场环境中,作战体系中往往同时包含有大量同时工作的分支子系统,包括但不限于海陆空作战系统、指挥系统、电子对抗系统、情报系统等。这些子系统之间需要进行复杂的信息交互,而信息链则是这些子系统之间的统一通讯渠道。这些分支系统在使用信息链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会产生极其庞杂的数据量。因此,对于信息链传输情况进行分析,得到信息交互效率、通讯时间、频率等参数是十分必要的。
[0004]但目前所采用的数据链人工分析法往往依赖于专家团队的集体经验,不仅客观性较差,作战体系中各子系统之间的通讯数据也不直观透明,信息交互时各具体参数难以量化。在面对未来愈加复杂的战场背景与作战模式时,人工方法已经难以从庞大的数据量中提炼出所需要的数据,为待研制系统的通信需求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体系架构模型的信息链分析方法,旨在解决目前所采用的数据链人工分析法往往依赖于专家团队的集体经验,不仅客观性较差,作战体系中各子系统之间的通讯数据也不直观透明,信息交互时各具体参数难以量化;在面对未来愈加复杂的战场背景与作战模式时,人工方法已经难以从庞大的数据量中分析得出所需要的数据,为待研制系统的通信需求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撑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体系架构模型的信息链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于作战场景,分别构建作战仿真模型及体系架构模型,所述体系架构模型用于提供所述作战仿真模型中各子单元的交互规则;获取将所述作战仿真模型与所述体系架构模型联合仿真过程中由所述作战仿真模型各子单元交互产生的交互数据;筛选重组所述交互数据,生成系统通讯性能评价参数。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体系架构模型的信息链分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模型构建模块,所述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基于作战场景,分别构建作战仿真模型及
体系架构模型,所述体系架构模型用于提供所述作战仿真模型中各子单元的交互规则;交互数据获取模块,所述交互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将所述作战仿真模型与所述体系架构模型联合仿真过程中由所述作战仿真模型各子单元交互产生的交互数据;以及系统通讯性能评价参数生产模块,所述系统通讯性能评价参数生产模块用于筛选重组所述交互数据,生成系统通讯性能评价参数。
[000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基于体系架构模型的信息链分析方法的步骤。
[000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基于体系架构模型的信息链分析方法的步骤。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体系架构模型的信息链分析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作战仿真模型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作战仿真模型中子单元信息交互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由所述作战仿真模型根据战场时空信息发送突发事件驱动所述联合仿真运行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性能评价参数条形统计图;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2]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除非特别说明,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xx脚本称为第二xx脚本,且类似地,可将第二xx脚本称为第一xx脚本。
[0013]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体系架构模型的信息链分析方法流程图,详述如下:在步骤S100中,基于作战场景,分别构建作战仿真模型及体系架构模型,所述体系架构模型用于提供所述作战仿真模型中各子单元的交互规则。
[0014]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作战场景构建的作战仿真模型可以是指一种包含有虚拟场景和虚拟对象的能够在终端运行或展示的模型,如图2所示。虚拟场景可以由地形地貌要素、气象要素、水文要素、电磁要素以及时间要素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要素复合形成,用户可通过更改预设值变换上述要素信息。虚拟场景可以是绝对真实的仿真场景,也可以是半仿真或半虚构的场景,也可以是纯虚构的场景,可以以二维或三维等方式运行或展示。虚拟
场景中包含有若干虚拟对象。虚拟对象可以是三角形、方形等抽象形状单一或组合而成,也可以以图标、图片等形式存在,展示在虚拟场景中。虚拟对象能够指代真实战场中的一个或多个单位,可以是战斗机、预警机、驱逐舰等。子单元包具有坐标位置、速度、海拔等属性信息,用户可以通过操作设备或操作界面对可操作的虚拟对象进行编辑或控制,使虚拟对象与虚拟场景或其他虚拟对象进行即时互动在或预设时间进行互动。若干个虚拟对象还可以编组形成子单元,例如,将某区域内的所有驱逐舰设为一个子单元,将另一区域内所有的护卫舰设为另一个子单元。用户也可以直接或通过预设程序对子单元进行控制。子单元之间能够在虚拟场景内进行互动,比如模拟追击或互相攻击等场景。
[0015]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体系架构模型可以由多种视点(或观图)组成,视点能够描述整个系统的运行或交互规则,是基于各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与交互操作而形成的。基于作战场景构建的体系架构模型,能够提供模拟战场环境下,作战仿真模型中各子单元的之间的交互规则。
[001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软件构建了一种仿真模型及体系架构模模型,上述模型可运行在计算机、单片机、移动便携设备或互联网云平台等终端。本方案所采用的战争模拟仿真不必局限于天气、场地空间与费用等限制,优化了军事学习和研究的效率和模式,兼顾绝对的经济性、安全性与控制性。
[0017]在步骤S200中,获取将所述作战仿真模型与所述体系架构模型联合仿真过程中由所述作战仿真模型各子单元交互产生的交互数据。
[0018]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作战仿真模型与体系架构模型联合仿真,在仿真过程中,作战仿真模型中各子单元在统一的交互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体系架构模型的信息链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基于作战场景,分别构建作战仿真模型及体系架构模型,所述体系架构模型用于提供所述作战仿真模型中各子单元的交互规则;获取将所述作战仿真模型与所述体系架构模型联合仿真过程中由所述作战仿真模型各子单元交互产生的交互数据;筛选重组所述交互数据,生成系统通讯性能评价参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规则包括作战规则和通信规则,所述作战规则用于规定各子单元的作战触发条件及作战内容,所述通讯规则用于提供子单元在作战时与其他子单元进行数据交互的规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仿真由所述作战仿真模型根据战场时空信息发送作战事件驱动所述联合仿真运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数据包括:信息产生时间、信息到达时间、信息内容、信息产生方、信息中继方以及信息接收方中的一个或多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重组所述交互数据,生成系统通讯性能评价参数的步骤,具体包括:基于体系架构模型构建评估框架;将所述交互数据筛选重组至所述评估框架,生成系统通讯性能评价参数。6.根据权利要求1

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体系架构模型建模开发基于美国国防部体系架构框架DoDAF2.0以及体系架构描述语言UPDM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怡航齐亚飞刘冬梅庄长辉蔡天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烜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