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长变换复合部件以及使用它的发光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1316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35
波长变换复合部件(10)具备:圆盘状的基材(13);第一波长变换部件(11),含有放射由宇称禁戒跃迁带来的荧光的第一荧光体,设置在基材上;以及第二波长变换部件(12),含有放射由宇称容许跃迁带来的荧光的第二荧光体,设置在基材上。第一波长变换部件及第二波长变换部件沿着基材的圆周方向相互相邻而配置。第一波长变换部件及第二波长变换部件以第一波长变换部件及第二波长变换部件的整体的重心(G)位置存在于基材的旋转轴(R)上的方式设置在基材上。发光装置(100)具备波长变换复合部件。发光装置(100)具备波长变换复合部件。发光装置(100)具备波长变换复合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波长变换复合部件以及使用它的发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波长变换复合部件以及使用它的发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有将放射激光等一次光的固体发光元件和包含荧光体的波长变换部件组合而成的发光装置。作为这样的发光装置,已知有例如激光照明装置、激光投影仪。并且,该发光装置中使用通过马达来旋转的荧光体轮型的波长变换部件。
[0003]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光源和具有第1基板及第2基板的荧光体轮的光源装置。该荧光体轮具有配置在第1基板与第2基板之间的第1荧光体及第2荧光体,第1荧光体及第2荧光体在荧光体轮的旋转方向上配置在不同的位置。并且,第1荧光体与第1基板及第2基板相接,第2荧光体与第2基板相接。通过这样的结构,不易受到荧光体的发热的影响,并且抑制发光效率的下降。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6170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8]在专利文献1中,在沿着荧光体轮的旋转轴观察第1荧光体及第2荧光体的情况下,是第1荧光体的面积比第2荧光体的面积小、进而第1荧光体的厚度比第2荧光体的厚度大的结构。此外,在沿着该旋转轴观察的情况下,在第1基板及第2基板上存在第1荧光体及第2荧光体都不接触的区域、即没有荧光体的区域。因此,有由第1荧光体及第2荧光体构成的荧光体层的重心存在于从荧光体轮的旋转轴偏离的位置的情况。因而,在通过旋转驱动装置使专利文献1的荧光体轮旋转的情况下,因旋转轴与重心的偏离而引起荧光体轮的旋转不稳定,所以有不能高速旋转的问题。此外,在荧光体轮的旋转不稳定的情况下,有旋转驱动装置会发生故障的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以往技术具有的问题而做出的。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能够使具备波长变换部件的基材顺畅地旋转而提高可靠性的波长变换复合部件、以及使用该波长变换复合部件的发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0010]为了解决问题,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技术方案的波长变换复合部件具备:圆盘状的基材;第一波长变换部件,含有放射由宇称禁戒跃迁带来的荧光的第一荧光体,设置在基材上;以及第二波长变换部件,含有放射由宇称容许跃迁带来的荧光的第二荧光体,设置在基材上。第一波长变换部件及第二波长变换部件沿着基材的圆周方向相互相邻而配置。第一波长变换部件及第二波长变换部件以第一波长变换部件及第二波长变换部件的整体的重心位置存在于基材的旋转轴上的方式设置在基材上。
[0011]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技术方案的发光装置具备上述波长变换复合部件。
[0012]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技术方案的电子设备具备上述发光装置。
附图说明
[0013]图1(a)是表示具备包括放射由宇称容许跃迁带来的荧光的荧光体的波长变换部件的发光装置的概略图。图1(b)是表示具备包括放射由宇称禁戒跃迁带来的荧光的荧光体的波长变换部件的发光装置的概略图。
[0014]图2是表示具备包括放射由宇称容许跃迁带来的荧光的荧光体的波长变换部件、以及包括放射由宇称禁戒跃迁带来的荧光的荧光体的波长变换部件双方的发光装置的概略图。
[0015]图3是概略地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波长变换复合部件的一例的俯视图。
[0016]图4是概略地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波长变换复合部件的另一例的图。图4(a)是俯视图,图4(b)是剖视图。
[0017]图5是概略地表示有关比较例的波长变换复合部件的图。图5(a)是俯视图,图5(b)是剖视图。
[0018]图6是概略地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波长变换复合部件的另一例的俯视图。
[0019]图7是概略地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波长变换复合部件的另一例的俯视图。
[0020]图8是概略地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波长变换复合部件的另一例的俯视图。
[0021]图9是概略地表示使用第一波长变换部件和第二波长变换部件的高度不同的波长变换复合部件的发光装置的剖视图。
[0022]图10是表示在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波长变换复合部件中第一波长变换部件与第二波长变换部件的高度相同的例子的剖视图。
[0023]图11是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的一例的概略图。
[0024]图12是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一例的概略图。
[0025]图13是概略地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另一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使用附图对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波长变换复合部件、以及使用该波长变换复合部件的发光装置及电子设备进行详细的说明。另外,为了便于说明,附图的尺寸比率被夸大,有与实际的比率不同的情况。
[0027]作为将发光元件和荧光体组合而成的发光装置,如图1所示,可以列举具备放射一次光的固体发光元件2、包含荧光体的波长变换部件3、以及在表面保持波长变换部件3的基材4的结构。
[0028]固体发光元件2是放射作为一次光的激光L的发光元件,例如可以使用面发光激光二极管等的激光二极管。波长变换部件3通过接受激光L而放射波长比激光L长的荧光F。即,波长变换部件3用正面3a接受激光L,从背面3b放射荧光F。基材4具有激光L能够透射的透明度,使得从作为基材4的表面的主面4a入射的激光L透射。作为透明的基材4,例如使用石英基材或蓝宝石基材、透光性荧光陶瓷基材。
[0029]在这样的发光装置1中,照射到基材4上的激光L透射基材4及波长变换部件3。并且,当激光L透射波长变换部件3时,波长变换部件3中包含的荧光体将激光L的一部分吸收
而放射荧光F。由此,发光装置1放射包含激光L和荧光F的光作为输出光。因此,例如在激光L是蓝色、,荧光F是黄色的情况下,通过激光L与荧光F的加法混色,放射白色的输出光。
[0030]这里,在波长变换部件3(3A)中包含的荧光体是放射由宇称容许跃迁带来的荧光的荧光体的情况下,由于该荧光体的跃迁概率高,所以能够有效地吸收激光L。即,在荧光体例如是被Ce
3+
激活的钇铝石榴石(Y3Al2(AlO4)3:Ce
3+
,YAG:Ce
3+
)的情况下,荧光体将蓝色的激光L吸收90%左右,放射黄色的荧光F。因此,如图1(a)所示,在发光装置1中,在波长变换部件3A中包含的荧光体是放射由宇称容许跃迁带来的荧光的荧光体的情况下,能够使波长变换部件3A的厚度比较薄。具体而言,波长变换部件3A的厚度t1例如可以设为50μm~100μm。
[0031]相对于此,在波长变换部件3(3B)中包含的荧光体是放射由宇称禁戒跃迁带来的荧光的荧光体的情况下,由于该荧光体的跃迁概率低,所以不能有效地吸收激光L。即,在荧光体是被Cr
3+
激活的(Gd,La)3(Ga,Sc)2(GaO4)3:Cr
3+
荧光体(GSG荧光体)的情况下,荧光体将蓝色的激光L吸收60%左右,放射近红外的荧光F。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波长变换复合部件,其中,具备:圆盘状的基材;第一波长变换部件,含有放射由宇称禁戒跃迁带来的荧光的第一荧光体,设置在上述基材上;以及第二波长变换部件,含有放射由宇称容许跃迁带来的荧光的第二荧光体,设置在上述基材上;上述第一波长变换部件及上述第二波长变换部件沿着上述基材的圆周方向相互相邻而配置;上述第一波长变换部件及上述第二波长变换部件以上述第一波长变换部件及上述第二波长变换部件的整体的重心位置存在于上述基材的旋转轴上的方式设置在上述基材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变换复合部件,其中,在与上述基材的主面垂直的方向上,上述第一波长变换部件的厚度比上述第二波长变换部件的厚度大。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波长变换复合部件,其中,在沿着上述基材的旋转轴观察的情况下,上述第二波长变换部件占据的面积比上述第一波长变换部件占据的面积大。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波长变换复合部件,其中,通过在上述第二波长变换部件的附近设置不包含第一荧光体及第二荧光体的配重部件,上述第一波长变换部件、上述第二波长变换部件以及上述配重部件的整体的重心位置存在于上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田充大盐祥三藤原千草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