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废弃物预处理的除砂除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81001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废弃物预处理的除砂除杂系统,包括粗除砂单元、除杂单元和细除砂单元,所述粗除砂单元包括粗除砂装置和卸料罐,所述除杂单元包括除杂装置和暂存罐,所述细除砂单元包括细除砂装置。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两级除砂单元去除了较难分离的小粒径砂石;除杂单元解决了传统除杂工艺中纤维类难以去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整个系统运转灵活,能耗较低,对于不同处理规模的项目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大大减少了后续处理单元设备及管道磨损、缠绕和堵塞的问题,保证了后续处理单元的稳定和安全运行,对提高有机物废弃处理工程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废弃物预处理的除砂除杂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有机废弃物预处理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有机废弃物预处理的除砂除杂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2019年垃圾分类政策的全面铺开和逐步推进,餐厨、厨余等有机垃圾的处理全面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助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实现进一步碳减排和碳中和成为了长期目标。
[0003]厨余垃圾是指易腐烂的、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包括家庭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和其他厨余垃圾等。家庭厨余垃圾表示居民家庭日常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菜帮、菜叶、瓜果皮壳、剩菜剩饭、废弃食物等易腐垃圾;餐厨垃圾表示相关企业和公共机构在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食物残渣、食品加工废料和废弃食用油脂等;其他厨余垃圾表示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产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肉碎骨、水产品、畜禽内脏等。本文所指有机垃圾即包括上述以易腐烂有机质为主要成份的固体废弃物。
[0004]目前国内有机垃圾处理方式包括饲料化、好氧堆肥、厌氧消化,其中厌氧消化因其环境友好、能源回收利用率高等原因,成为了有机垃圾尤其是市政行业的主流处理工艺。
[0005]有机垃圾在进入厌氧消化工艺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有些还需要进行油脂回收以提高项目效益。实际运行中由于垃圾浆液中含有大量砂石和杂质,常常会造成设备和管道的磨损、缠绕和堵塞,甚至会使整个系统无法运行,从而影响全厂运行的稳定和安全。此外,设备的频繁更换和检修还会大大增加运行成本,进而降低了经济效益。
[0006]常规的除砂除杂工艺常常需要较低的浆液浓度,而且也只能去除砂石密度高、粒径大的,可去除的纤维等杂质也需要较粗的直径,对于纤细纤维和较小粒径的砂石去除效果较差。而这些纤细纤维常裹挟细小砂石,在后续工艺中易再次结团和成块聚集,又会再一次威胁处理设施的安全。
[0007]针对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有机废弃物预处理的除砂除杂系统,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0009]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10]一种有机废弃物预处理的除砂除杂系统,包括粗除砂单元、除杂单元和细除砂单元,所述粗除砂单元包括粗除砂装置和卸料罐,所述除杂单元包括除杂装置和暂存罐,所述细除砂单元包括细除砂装置;
[0011]所述粗除砂装置与所述卸料罐连接,所述卸料罐通过除杂泵与所述除杂装置连接,所述除杂装置与所述暂存罐连接,所述暂存罐通过细除砂泵与所述细除砂装置连接,所述细除砂装置与后续单元连接;
[0012]所述除杂装置包括上部壳体,所述上部壳体内部设有冲洗装置,所述上部壳体的一端设有进料口二,所述上部壳体的另一端设有栅渣出料仓,所述栅渣出料仓的底部设有栅渣压榨螺旋,所述上部壳体底部与出液槽连接,所述出液槽位于所述进料口二的一端设有溢流口,所述出液槽靠近所述溢流口一端的底部设有出液口,所述进料口二中设有栅渣推进机构和筛板。
[0013]进一步地,所述粗除砂装置包括出料槽,所述出料槽的一端底部设有出料口一,所述出料槽底部与壳体一顶部连接,所述壳体一底部与排砂装置一上端连接,所述壳体一上部侧面设有进料口一,所述排砂装置一包括暂存腔一,所述暂存腔一中部设有暂存腔视窗一,所述暂存腔一上部设有排砂阀一,所述暂存腔一下部设有排砂阀二。
[0014]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一为上部圆柱形、下部为圆锥形的结构, 所述壳体一内部设有螺旋和橡胶衬板。
[0015]进一步地,所述细除砂装置包括出料段,所述出料段顶部设有出料口二,所述出料段底部与壳体二顶部连接,所述壳体二底部与排砂装置二连接,所述壳体二上部的侧面设有进料口三,所述排砂装置二包括暂存腔二,所述暂存腔二中部上设有暂存腔视窗二,所述暂存腔二上部设有排砂阀三,所述暂存腔二下部设有排砂阀四。
[0016]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二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壳体二内部设有螺旋和陶瓷衬板。
[0017]进一步地,所述筛板为垂直向无压圆孔筛板。
[0018]进一步地,所述粗除砂装置、所述除杂装置和所述细除砂装置均为密闭形式。
[0019]进一步地,所述粗除砂装置、所述细除砂装置内部均设有能够产生旋流的物理分选设备。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根据粒径不同砂石去除难易程度不同,通过本技术的两级除砂单元去除了较难分离的小粒径砂石,提高了砂石去除率;除杂单元通过改变进料和过滤方向以及筛孔形式,可以将压力流直通式过滤基本无法截流的细长纤维进行有效拦截,解决了传统除杂工艺中纤维类难以去除的问题。本技术的整个系统运转灵活,能耗较低,对于不同处理规模的项目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大大减少了后续处理单元磨损、缠绕和堵塞的问题,保证了后续处理单元的稳定和安全,对提高工作效益有很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除砂除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除砂除杂系统的粗除砂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除砂除杂系统的细除砂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除砂除杂系统的除杂装置结构主视图;
[0026]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除砂除杂系统的除杂装置结构侧视图;
[0027]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除砂除杂系统的除杂装置筛板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粗除砂装置,2、卸料罐,3、除杂泵,4、除杂装置,5、暂存罐,6、细除砂泵,7、
细除砂装置,101、出料槽,102、进料口一,103,壳体一,104、出料口一,105、暂存腔一,106、排砂阀一,107、排砂阀二,108、暂存腔视窗,401、进料口二,402、出液槽,403、出液口,404、溢流口,405、上部壳体,406、栅渣推进机构、407、栅渣压榨螺旋、408、栅渣出料仓,701、出料段,702、进料口三,703、壳体二,704、出料口二, 705、暂存腔二,706、排砂阀三,707、排砂阀四,708、暂存腔视窗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有机废弃物预处理的除砂除杂系统,包括粗除砂单元、除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废弃物预处理的除砂除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粗除砂单元、除杂单元和细除砂单元,所述粗除砂单元包括粗除砂装置(1)和卸料罐(2),所述除杂单元包括除杂装置(4)和暂存罐(5),所述细除砂单元包括细除砂装置(7);所述粗除砂装置(1)与所述卸料罐(2)连接,所述卸料罐(2)通过除杂泵(3)与所述除杂装置(4)连接,所述除杂装置(4)与所述暂存罐(5)连接,所述暂存罐(5)通过细除砂泵(6)与所述细除砂装置(7)连接,所述细除砂装置(7)与后续单元连接;所述除杂装置(4)包括上部壳体(405),所述上部壳体(405)内部设有冲洗装置,所述上部壳体(405)的一端设有进料口二(401),所述上部壳体(405)的另一端设有栅渣出料仓(408),所述栅渣出料仓(408)的底部设有栅渣压榨螺旋(407),所述上部壳体(405)底部与出液槽(402)连接,所述出液槽(402)位于所述进料口二(401)的一端设有溢流口(404),所述出液槽(402)靠近所述溢流口(404)一端的底部设有出液口(403),所述进料口二(401)中设有栅渣推进机构(406)和筛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砂除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除砂装置(1)包括出料槽(101),所述出料槽(101)的一端底部设有出料口一(104),所述出料槽(101)底部与壳体一(103)顶部连接,所述壳体一(103)底部与排砂装置一上端连接,所述壳体一(103)上部侧面设有进料口一(102),所述排砂装置一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桂蕊赵英杰温瑛郭非凡
申请(专利权)人:普拉克环保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