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0915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平面调整装置,涉及调平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平面调整装置操作困难,对于加工精度和安装水平的要求较高的问题而设计。该平面调整装置包括定位组件、调平组件和弹性预紧组件,定位组件用于使待调整平面具有相对于固定平面转动的自由度,待调整平面的转动轴线平行于固定平面;调平组件用于对待调整平面进行调平,且能够固定连接待调整平面与固定平面;弹性预紧组件连接待调整平面与固定平面,且用于在待调整平面与固定平面之间提供弹性预紧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调平操作变得简单,并降低了对加工精度和安装水平的要求。并降低了对加工精度和安装水平的要求。并降低了对加工精度和安装水平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面调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调平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平面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机械设备在运转时,构件产生的不平衡惯性力会引起诸多危害,比如:在运动中引起附加的动压力,增加运动中的摩擦和构件中的内应力,以及降低机械设备效率和缩短使用寿命等等,尤其是对平衡要求较高的精密设备,不平衡惯性力导致的危害更大。
[0003]为了减小甚至消除不平衡惯性力,可以采用构件质量再分配等手段完全地或部分地消除惯性载荷,根据惯性载荷造成的危害,机构的平衡可分为:一、机构在机座上的平衡,目标是消除或部分消除摆动力和摆动力矩,从而减轻机构整体在机座上的振动;二、机构输入转矩的平衡,主要是指高速机构中交变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的平衡,即:平衡力矩;三、运动中动压力的平衡,主要是解决机构某些运动中由惯性力引起的动压力过大的问题。
[0004]对于两个二维平面之间的平衡调整,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在两个平面之间设置呈三角形分布的三个调整螺栓来实现,该平面调整装置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其调整过程对于构件的加工精度要求极高,而且,在待调整平面的重力较大时,想要实现两个二维平面的快速调整几乎难以实现。并且,这种平面调整装置对于安装水平的要求也较高,普通装配人员很难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面调整装置,以解决现有平面调整装置操作困难,对于加工精度和安装水平的要求较高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的平面调整装置,设置于固定平面与待调整平面之间,所述平面调整装置包括定位组件、调平组件和弹性预紧组件,其中,所述定位组件用于使所述待调整平面具有相对于所述固定平面转动的自由度,所述待调整平面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所述固定平面;所述调平组件用于对所述待调整平面进行调平,且能够固定连接所述待调整平面与所述固定平面;所述弹性预紧组件连接所述待调整平面与所述固定平面,且用于在所述待调整平面与所述固定平面之间提供弹性预紧力。
[0007]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预紧组件包括预紧螺钉和螺旋弹簧,所述待调整平面开设有预紧螺孔,所述固定平面开设有预紧通孔,所述预紧螺钉穿过所述预紧通孔旋接固定于所述预紧螺孔,所述螺旋弹簧套设于所述预紧螺钉,所述螺旋弹簧用于提供所述弹性预紧力。
[0008]进一步地,所述预紧通孔为第一沉孔,所述螺旋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沉孔,且所述螺旋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沉孔的底壁抵接,另一端与所述预紧螺钉的螺帽抵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定位结构和球面支点结构,所述固定定位结构与所述球面支点结构沿所述待调整平面的中线间隔排布。
[00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定位结构包括连接螺钉和调平球,所述待调整平面朝向所述固定平面的一面设置有第一锥形孔,所述固定平面朝向所述待调整平面的一面设置有第二
锥形孔,所述第二锥形孔与所述第一锥形孔相对设置形成容纳腔,所述调平球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且所述调平球与所述第一锥形孔及所述第二锥形孔均为线接触配合;所述固定平面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锥形孔连通的连接通孔,所述连接螺钉依次穿过所述连接通孔、所述第二锥形孔、所述调平球、所述第一锥形孔,旋接固定于所述待调整平面。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通孔为第二沉孔,所述固定定位结构还包括球面垫片组合,所述球面垫片组合设置于所述第二沉孔,所述连接螺钉的螺帽将所述球面垫片组合压紧于所述第二沉孔的底壁。
[0012]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定位结构还包括蝶形垫片,沿所述连接螺钉伸入所述连接通孔的方向,所述蝶形垫片和所述球面垫片组合依次设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平面朝向所述待调整平面的一面开设有定位槽,所述球面支点结构包括球面销钉,所述球面销钉固定连接于所述待调整平面,且所述球面销钉的球面容纳于所述定位槽,所述球面销钉的球面与所述定位槽点接触配合。
[0014]进一步地,所述调平组件包括调整螺钉、紧固螺钉和球面调整垫片,所述固定平面开设有调整螺孔,所述调整螺孔为通孔,其中,所述调整螺钉旋接于所述调整螺孔,且所述调整螺钉朝向所述待调整平面的一面设置有第一球面;所述球面调整垫片设置于所述待调整平面与所述固定平面之间,且所述球面调整垫片朝向所述固定平面的一面为第二球面,所述第一球面与所述第二球面两者中的一者为凸面,两者中的另一者为凹面,所述第一球面与所述第二球面相配合;所述调整螺钉开设有紧固通孔,所述球面调整垫片开设有过孔,所述过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紧固螺钉的螺杆的直径,所述紧固螺钉依次穿过所述紧固通孔、所述过孔,旋接固定于所述待调整平面。
[0015]进一步地,所述调平组件为两组,两组所述调平组件分设于所述待调整平面的转动轴线的两侧,且两组所述调平组件以所述待调整平面的转动轴线为轴线对称设置;和/或,所述弹性预紧组件为两组,两组所述弹性预紧组件分设于所述待调整平面的转动轴线的两侧,且两组所述弹性预紧组件以所述待调整平面的转动轴线为轴线对称设置。
[0016]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组件、所述调平组件和所述弹性预紧组件均靠近所述固定平面的轮廓设置,所述定位组件的固定定位结构与两组所述调平组件排布形成第一等腰三角形,所述定位组件的固定定位结构与两组所述弹性预紧组件排布形成第二等腰三角形,所述第一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大于所述第二等腰三角形的顶角。
[0017]本技术平面调整装置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18]通过设置主要由定位组件、调平组件和弹性预紧组件组成的平面调整装置,其中,待调整平面通过定位组件安装于固定平面,固定平面始终保持在固定不动的状态,定位组件用于为待调整平面提供转动轴线平行于固定平面的转动自由度。
[0019]当需要对待调整平面进行调平操作时,可以操作调平组件,使待调整平面在定位组件的作用下,相对于固定平面转动,通过对待调整平面转动幅度的控制,实现对待调整平面的调平操作;当完成对待调整平面的调平操作时,利用调平组件将待调整平面固定于固定平面,从而达到对待调整平面调平的目的。
[0020]上述过程中,由于弹性预紧组件提供弹性预紧力,从而使得调平操作时,待调整平面处于可以相对于固定平面浮动的状态,为调平操作提供调整余量。另外,由于待调整平面通过弹性预紧组件与固定平面保持于相互连接的状态,一方面,对于待调整平面位于固定
平面下方的情形,上述设置能够保证调平过程中待调整平面不会从固定平面上脱离,从而使得调平操作中无需工作人员一直托举待调整平面,避免因待调整平面重力过大而导致调平操作无法顺利进行,同时也降低了调平难度,使得待调整平面的调平操作简单,还减少了加工精度和安装水平对调平操作带来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对于待调整平面位于固定平面上方的情形,上述设置能够防止调平过程中待调整平面发生移位,即使待调整平面在调平过程中受到其他方向的外力,也不会偏离固定平面,避免了外力干扰对调平过程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了对调平环境的要求,同样使调平操作变得简单。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面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固定平面(200)与待调整平面(100)之间,所述平面调整装置包括定位组件(300)、调平组件(400)和弹性预紧组件(500),其中,所述定位组件(300)用于使所述待调整平面(100)具有相对于所述固定平面(200)转动的自由度,所述待调整平面(100)的转动轴线平行于所述固定平面(200);所述调平组件(400)用于对所述待调整平面(100)进行调平,且能够固定连接所述待调整平面(100)与所述固定平面(200);所述弹性预紧组件(500)连接所述待调整平面(100)与所述固定平面(200),且用于在所述待调整平面(100)与所述固定平面(200)之间提供弹性预紧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预紧组件(500)包括预紧螺钉(510)和螺旋弹簧(520),所述待调整平面(100)开设有预紧螺孔(530),所述固定平面(200)开设有预紧通孔(540),所述预紧螺钉(510)穿过所述预紧通孔(540)旋接固定于所述预紧螺孔(530),所述螺旋弹簧(520)套设于所述预紧螺钉(510),所述螺旋弹簧(520)用于提供所述弹性预紧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面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通孔(540)为第一沉孔,所述螺旋弹簧(520)设置于所述第一沉孔,且所述螺旋弹簧(52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沉孔的底壁抵接,另一端与所述预紧螺钉(510)的螺帽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300)包括固定定位结构(310)和球面支点结构(320),所述固定定位结构(310)与所述球面支点结构(320)沿所述待调整平面(100)的中线间隔排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面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定位结构(310)包括连接螺钉(311)和调平球(312),所述待调整平面(100)朝向所述固定平面(200)的一面设置有第一锥形孔(313),所述固定平面(200)朝向所述待调整平面(100)的一面设置有第二锥形孔(314),所述第二锥形孔(314)与所述第一锥形孔(313)相对设置形成容纳腔,所述调平球(312)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且所述调平球(312)与所述第一锥形孔(313)及所述第二锥形孔(314)均为线接触配合;所述固定平面(200)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锥形孔(313)连通的连接通孔(315),所述连接螺钉(311)依次穿过所述连接通孔(315)、所述第二锥形孔(314)、所述调平球(312)、所述第一锥形孔(313),旋接固定于所述待调整平面(10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面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孔(315)为第二沉孔,所述固定定位结构(310)还包括球面垫片组合(316),所述球面垫片组合(316)设置于所述第二沉孔,所述连接螺钉(311)的螺帽将所述球面垫片组合(316)压紧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耀锋周炯李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卓精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