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畜牧领域羊用保定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0830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定栏,尤其涉及一种畜牧领域羊用保定栏。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加强对羊进行控制的羊用保定栏。一种畜牧领域羊用保定栏,包括有支撑柱、支撑座、放蹄槽、连接套、铰座、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支撑框等;第一支撑杆设有两个,两个支撑杆之间相互对称,支撑杆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支撑柱,第一支撑杆位于支撑柱上部,四个支撑柱下部连接有支撑座,支撑座内顶部与内底部之间滑动式连接有放蹄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放蹄槽,便于对羊蹄进行限位;通过设有胸带轮,便于在使用胸带轮上的胸带时,对羊的胸部进行束缚;通过设有腹带轮,便于在使用腹带轮上的腹带时,对羊的腹部进行束缚。对羊的腹部进行束缚。对羊的腹部进行束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畜牧领域羊用保定栏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保定栏,尤其涉及一种畜牧领域羊用保定栏。

技术介绍

[0002]在牧业中对羊修蹄或者一些羊群操作过程中需要短暂的对羊群进行控制。目前在对羊进行修蹄或保定时使用的控制方式是通过保定栏进行控制,一般的保定栏是将羊赶进保定栏后将出口和路口封闭,使羊无法逃走,从而将羊控制住,由于一般的保定栏未设置将羊束缚住的部件,因此羊被关住后仍然能够乱动,从而导致对羊进行修蹄等操作时较为不便。
[0003]因此需要研究和开发一种能够加强对羊进行控制的羊用保定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目前部分对羊进行控制的保定栏控制效果较差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加强对羊进行控制的羊用保定栏。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畜牧领域羊用保定栏,包括有支撑柱、支撑座、放蹄槽、连接套、铰座、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支撑框、胸带轮、腹带轮、卡杆、扭簧、第一支撑板、卡块、弹簧、前挡门、第一导向柱、第二导向柱、卡板、后挡门、第二支撑板、夹框、第一定位板、夹杆、连接杆、第二定位板和挡杆,第一支撑杆设有两个,两个支撑杆之间相互对称,支撑杆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支撑柱,第一支撑杆位于支撑柱上部,四个支撑柱下部连接有支撑座,支撑座内顶部与内底部之间滑动式连接有放蹄槽,支撑柱中部连接有连接套,连接套右侧连接有铰座,左侧两个支撑柱与右侧两个支撑柱之间的上部均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位于第一支撑杆的上方,后部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的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支撑框,左侧支撑框的内左壁与内右壁之间转动式连接有胸带轮,胸带轮上卷有胸带,胸带头端连接有卡杆,胸带轮右侧贯穿左侧支撑框的右部,胸带轮右部与左侧支撑框的右侧之间连接有扭簧,右侧支撑框的内左壁与内右壁之间转动式连接有腹带轮,腹带轮上卷有腹带,腹带头端连接有也卡杆,腹带轮左侧贯穿右侧支撑框的左部,腹带轮左部与右侧支撑框的左侧之间也连接有扭簧,前部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的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内顶部与内底部之间的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卡块,两侧卡块的相反面分别与第一支撑板的内左壁与内右壁之间连接有弹簧,左部两个铰座的上下两侧之间均铰接连接有前挡门,两侧前挡门相对方向的上部与下部均开有凹槽,前部前挡门上两个凹槽的内顶部与内底部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导向杆,后部前挡门上两个凹槽的内底部均连接有第二导向柱,第一导向柱下部滑动式连接有卡板,左侧卡板前部与第二导向柱的下部卡接连接,右部两个铰座的上下两侧之间均铰接连接有后挡门,前部后挡门的右后侧中部的上下两侧均连接有第二支撑板,后部后挡门的右前侧中部的下侧也连接有第二支撑板,后部第二支撑板的顶部也连接有第二导向柱,前部两个第二支撑板之间也连接有第一导向柱,右部第一导向柱的下部也连接有卡板,右侧卡板的后部与右侧第二导向柱的下部
卡接连接,左部两个支撑柱的左侧上部之间连接有夹框,夹框顶部前左侧连接有第一定位板,夹框内底部前右侧与内顶部前右侧之间滑动式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部贯穿夹框顶部,连接杆上连接有夹杆,夹杆位于夹框内顶部与内底部之间,连接杆上部连接有第二定位板,第二定位板与第一定位板之间卡接连接有挡杆,挡杆贯穿第一定位板的左侧和第二定位板的右侧。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侧前挡门关上时会留出空隙。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导向柱略低于第一导向柱。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内顶部左右两侧和内底部左右两侧均开有长方形槽。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卡块顶部与底部均设有滑块。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板左侧均匀间隔地开有七个圆形通孔,第二定位板左侧也开有圆形通孔。
[0011]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有放蹄槽,便于对羊蹄进行限位;通过设有胸带轮,便于在使用胸带轮上的胸带时,对羊的胸部进行束缚;通过设有腹带轮,便于在使用腹带轮上的腹带时,对羊的腹部进行束缚;通过设有前挡门和后挡门,能够防止羊外逃,如此可实现对羊进行修蹄或保定的目的,达到了操作简单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局部剖视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局部剖视图。
[0016]图5为本技术的第三种局部剖视图。
[0017]图6为本技术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7为本技术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8为本技术的第四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中:1

支撑柱,2

支撑座,3

放蹄槽,4

连接套,5

铰座,6

第一支撑杆,7

第二支撑杆,8

支撑框,9

胸带轮,10

腹带轮,11

卡杆,12

扭簧,13

第一支撑板,14

卡块,15

弹簧,16

前挡门,17

第一导向柱,18

第二导向柱,19

卡板,20

后挡门,21

第二支撑板,22

夹框,23

第一定位板,24

夹杆,25

连接杆,26

第二定位板,27

挡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2]实施例1
[0023]一种畜牧领域羊用保定栏,请参考图1

8,包括有支撑柱1、支撑座2、放蹄槽3、连接套4、铰座5、第一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7、支撑框8、胸带轮9、腹带轮10、卡杆11、扭簧12、第一支撑板13、卡块14、弹簧15、前挡门16、第一导向柱17、第二导向柱18、卡板19、后挡门20、第二支撑板21、夹框22、第一定位板23、夹杆24、连接杆25、第二定位板26和挡杆27,第一支撑杆6设有两个,两个支撑杆之间相互对称,支撑杆左右两侧均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支撑柱
1,第一支撑杆6位于支撑柱1上部,四个支撑柱1下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支撑座2,支撑座2内顶部与内底部之间滑动式连接有放蹄槽3,支撑柱1中部连接有连接套4,连接套4右侧连接有铰座5,左侧两个支撑柱1与右侧两个支撑柱1之间的上部均通过焊接的方式第二支撑杆7,第二支撑杆7位于第一支撑杆6的上方,后部第一支撑杆6与第二支撑杆7之间的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支撑框8,左侧支撑框8的内左壁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畜牧领域羊用保定栏,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撑柱(1)、支撑座(2)、放蹄槽(3)、连接套(4)、铰座(5)、第一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7)、支撑框(8)、胸带轮(9)、腹带轮(10)、卡杆(11)、扭簧(12)、第一支撑板(13)、卡块(14)、弹簧(15)、前挡门(16)、第一导向柱(17)、第二导向柱(18)、卡板(19)、后挡门(20)、第二支撑板(21)、夹框(22)、第一定位板(23)、夹杆(24)、连接杆(25)、第二定位板(26)和挡杆(27),第一支撑杆(6)设有两个,两个支撑杆之间相互对称,支撑杆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支撑柱(1),第一支撑杆(6)位于支撑柱(1)上部,四个支撑柱(1)下部连接有支撑座(2),支撑座(2)内顶部与内底部之间滑动式连接有放蹄槽(3),支撑柱(1)中部连接有连接套(4),连接套(4)右侧连接有铰座(5),左侧两个支撑柱(1)与右侧两个支撑柱(1)之间的上部均第二支撑杆(7),第二支撑杆(7)位于第一支撑杆(6)的上方,后部第一支撑杆(6)与第二支撑杆(7)之间的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支撑框(8),左侧支撑框(8)的内左壁与内右壁之间转动式连接有胸带轮(9),胸带轮(9)上卷有胸带,胸带头端连接有卡杆(11),胸带轮(9)右侧贯穿左侧支撑框(8)的右部,胸带轮(9)右部与左侧支撑框(8)的右侧之间连接有扭簧(12),右侧支撑框(8)的内左壁与内右壁之间转动式连接有腹带轮(10),腹带轮(10)上卷有腹带,腹带头端连接有也卡杆(11),腹带轮(10)左侧贯穿右侧支撑框(8)的左部,腹带轮(10)左部与右侧支撑框(8)的左侧之间也连接有扭簧(12),前部第一支撑杆(6)与第二支撑杆(7)之间的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3),第一支撑板(13)内顶部与内底部之间的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卡块(14),两侧卡块(14)的相反面分别与第一支撑板(13)的内左壁与内右壁之间连接有弹簧(15),左部两个铰座(5)的上下两侧之间均铰接连接有前挡门(16),两侧前挡门(16)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富勃刘衍芬孙亚波贺永明冀红芹吉尚雷孟令楠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