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08237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包括设置在房体上的排水机构,排水机构一侧设有清洁机构,清洁机构一侧设有抽水机构;清洁机构包括箱体,箱体内部设有隔板,隔板的一侧与箱体内壁一侧之间固定有过滤网,过滤网一侧抵触有刮板,刮板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推杆,通过导水槽体统一收集瓦片表面的雨水,并且雨水经过过滤网的作用下,将雨水中的树叶和杂质留在过滤网表面,过滤后的雨水流淌至箱体内部,使得刮板循环往复的对过滤网表面进行清洁,统一收集在回收箱内部,统一收集树叶和杂质,方便清理,避免含有大量杂质的雨水不能再次利用,并且使用雨水的冲击力提供动力来源,降低了能源消耗。降低了能源消耗。降低了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雨水收集装置
,具体为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地球上的部分地区,常年干旱少雨或者降雨量季节分布不均,居民的用水需求被严重限制,基本的用水保障成为制约当地民众生存生活的首要任务。因此因地制宜,需要对于降雨进行收集,在雨季进行收集,以供平时的日用。
[0003]现有的雨水的收集方法大多数使用水桶在屋檐下瓦片下接水,尤其是在扬州的一些古老文物保护类建筑中,或者一些扬州原住砖瓦房四合院的居民生活中,或者是一些偏远农村修建的砖瓦房建筑中仍然是采用的水桶进行接雨水。由于水桶的尺寸有限,不能将瓦片流下的雨水全部收集,并且雨水中含有树叶和杂质,不对雨水进行过滤,使得脏污的雨水收集后的利用率较低。
[0004]即使近年来出现了一些雨水过滤装置,但是这些雨水过滤装置都未能集成到砖瓦房类似的建筑中,仅仅是简单的雨水过滤装置,仍然不利于雨水的整体收集和有效利用。为此,提出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雨水中含有树叶和杂质,不对雨水进行过滤,使得脏污的雨水收集后的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包括设置在房体上的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一侧设有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一侧设有抽水机构;
[0007]所述清洁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与箱体内壁一侧之间固定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一侧抵触有刮板,所述刮板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L型连杆,所述L型连杆一侧固定有第二锥型齿,所述第二锥型齿啮合连接有第一锥型齿,所述第一锥型齿一侧固定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一侧固定有叶轮。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排水机构包括若干个瓦片,所述瓦片均匀铺设于房体的顶部,所述瓦片一侧设有导水槽体,所述导水槽体内壁固定有斜板。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水槽体一侧连通有排水管,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排水管的一侧,所述叶轮位于排水管的内部。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抽水机构包括第二水箱,所述第二水箱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侧无缝滑动连接有滑板。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水箱两侧分别连通有第一水管和第三水管,所述第一水管和第三水管上分别设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一水管一侧
连通有第一水箱,所述第三水管的一侧连通于箱体的一侧。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滑板一侧设有若干个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上设有第二单向阀。
[00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水箱一侧粘接有密封圈,所述滑板一侧固定有抵触于密封圈一侧的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的一侧铰接于第一推杆的一侧。
[00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推杆一侧固定有抵触于刮板一侧的限位块,所述箱体两侧分别固定有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第一转轴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L型连杆的一侧,所述隔板一侧设有位于箱体内部的回收箱。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一、通过导水槽体统一收集瓦片表面的雨水,并且雨水经过过滤网的作用下,将雨水中的树叶和杂质留在过滤网表面,过滤后的雨水流淌至箱体内部,并且在雨水在流淌推动叶轮,使得刮板循环往复的对过滤网表面进行清洁,清除后的树叶和杂质统一收集在回收箱内部,统一收集树叶和杂质,方便清理,避免含有大量杂质的雨水不能再次利用,并且使用雨水的冲击力提供动力来源,降低了能源消耗。
[0017]二、将过滤后的雨水统一收集在箱体内部,经过滑板与多个水管和单向阀的作用下,统一将雨水从箱体内部抽取并输送至第一水箱内部存放,使得过滤后的雨水可以实现雨水再次循环利用,提高了雨水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清洁机构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抽水机构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刮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排水机构;11、瓦片;12、斜板;13、导水槽体;14、排水管;2、清洁机构;21、隔板;22、箱体;23、叶轮;24、第一转轴;25、第一锥型齿;26、第二锥型齿;27、L型连杆;28、第二转轴;29、第一推杆;210、限位块;211、刮板;212、过滤网;3、抽水机构;31、第一水箱;32、第二水箱;33、滑槽;34、第一单向阀;35、第一水管;36、滑板;37、第二单向阀;38、第二水管;39、第二推杆;310、密封圈;311、第三水管;312、第三单向阀;4、回收箱;5、第一固定架;6、第二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
[0026]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包括设置
在房体上的排水机构1,排水机构1一侧设有清洁机构2,清洁机构 2一侧设有抽水机构3,排水机构1包括若干个瓦片11,瓦片11均匀铺设于房体的顶部,瓦片11一侧设有导水槽体13,导水槽体13内壁固定有斜板12,雨水经过导水槽体13内部的斜板12,将雨水在统一向一侧流动,避免雨水随意乱排,导水槽体13一侧连通有排水管14,第一转轴24的外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排水管14的一侧,叶轮23位于排水管14的内部,雨水井排水管14 时,雨水对叶轮23产生一个推动的作用,使得叶轮23与第一转轴24开始转动。
[0027]清洁机构2包括箱体22,箱体22内部设有隔板21,隔板21的一侧与箱体22内壁一侧之间固定有过滤网212,过滤网212一侧抵触有刮板211,刮板211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推杆29,第一推杆29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28,第二转轴28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L型连杆27,L型连杆27一侧固定有第二锥型齿26,第二锥型齿26啮合连接有第一锥型齿25,第一锥型齿25一侧固定有第一转轴24,第一转轴24一侧固定有叶轮23,第一推杆29一侧固定有抵触于刮板211一侧的限位块210,箱体22两侧分别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包括设置在房体上的排水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机构(1)一侧设有清洁机构(2),所述清洁机构(2)一侧设有抽水机构(3);所述清洁机构(2)包括箱体(22),所述箱体(22)内部设有隔板(21),所述隔板(21)的一侧与箱体(22)内壁一侧之间固定有过滤网(212),所述过滤网(212)一侧抵触有刮板(211),所述刮板(211)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推杆(29),所述第一推杆(29)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28),所述第二转轴(28)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L型连杆(27),所述L型连杆(27)一侧固定有第二锥型齿(26),所述第二锥型齿(26)啮合连接有第一锥型齿(25),所述第一锥型齿(25)一侧固定有第一转轴(24),所述第一转轴(24)一侧固定有叶轮(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机构(1)包括若干个瓦片(11),所述瓦片(11)均匀铺设于房体的顶部,所述瓦片(11)一侧设有导水槽体(13),所述导水槽体(13)内壁固定有斜板(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槽体(13)一侧连通有排水管(14),所述第一转轴(24)的外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排水管(14)的一侧,所述叶轮(23)位于排水管(14)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思琪李桐方媛曹猜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