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结构、柔性屏组件和可折叠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0787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2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结构,包括基材层和设置在基材层至少一侧表面的功能层,基材层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以及设置在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之间,并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连接的可弯折连接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材质包括硬胶纤维复合材料,功能层包括导电层、导热层和抗冲层中的一种或多种。该复合结构可用于支撑柔性屏,其中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采用硬胶纤维复合材料,不仅具有高强度且质量轻,可以在为柔性屏提供良好刚性支撑的同时,实现产品轻量化,有利于提高终端产品竞争力,同时功能层可赋予复合结构导电、导热、抗冲击等功能,提升终端产品性能。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包含该复合结构的可折叠终端。结构的可折叠终端。结构的可折叠终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结构、柔性屏组件和可折叠终端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柔性屏
,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结构、柔性屏组件和可折叠终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柔性显示技术的发展,柔性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终端设备中,为保持可折叠终端柔性屏屏幕的平整度和刚度,通常在屏下设置金属层作为屏下支撑结构件。金属层的材质主要有不锈钢、钛合金。其中,不锈钢为广泛使用的材质,但不锈钢重量重,不利于可折叠终端整体减重;而钛合金相对较轻,但钛合金的成本远高于不锈钢,且钛合金的刚度和强度低于不锈钢,因而弯折可靠性风险比不锈钢材质的高,目前尚未广泛应用。为解决不锈钢或钛合金材质的屏下支撑结构件的不足,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实现高结构强度、轻量化和低成本化的柔性屏支撑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结构,包括基材层和功能层,基材层采用硬胶纤维复合材料,不仅具有高强度,且相对不锈钢等金属材料质量轻、成本低,功能层可赋予复合结构导电、导热、抗冲击等功能。将该复合结构用于支撑柔性屏,可为柔性屏提供良好刚性支撑,且质量轻,成本低,同时可有效实现导电、导热、抗冲击等功能,提高可折叠终端的产品竞争力。
[0004]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复合结构,所述复合结构包括基材层和设置在所述基材层至少一侧表面的功能层,所述基材层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的可弯折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材质包括硬胶纤维复合材料,所述功能层包括导电层、导热层和抗冲层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采用硬胶纤维复合材料,即纤维增强的硬胶材料,不仅质量轻,而且强度高,可以在为柔性屏提供良好的刚性支撑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减重收益,而且材料成本低廉,有利于提高可折叠终端的产品竞争力。功能层的设置可赋予复合结构导电、导热、抗冲击等性能,实现整个柔性显示屏和终端产品的电连接、散热、抗跌等功能,满足市场对柔性屏支撑结构的多功能化需求,进一步提升可折叠终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0005]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层包括导电金属;所述导电层为单层或多层结构。导电层的设置可以使复合结构与其他部件实现有效电连接。导电层可以是通过化学镀、化学镀结合电镀或压合金属薄片的方式形成在基材层上。
[0006]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金属包括铜、银、金、镍、锡中的一种或多种。导电层为单层结构时,可以是由一种导电金属形成,例如单层铜层、单层镍层等;也可以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导电金属形成,例如导电层由镍和金形成,具体可以是导电层局部区域为金层,金层以外的其他区域为镍层。导电层为多层结构时,不同层的材质可以是相同,也可以
是不相同,每一层可以是由一种导电金属形成,也可以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导电金属形成。例如导电层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设置于基材层上,外层设置于内层远离基材层的一侧。具体地,可以是内层包括金、银、铜中的至少一种,外层包括镍、锡中的至少一种,外层可以对内层形成保护。也可以是内层为镍层,镍层上局部镀金层。
[0007]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热层包括导热硅胶片、导热硅脂、导热双面胶带、导热石墨片中的一种或多种。导热层的设置可以使复合结构具有较好的导热功能,从而为柔性屏及整个终端产品的散热提供有效通道。导热层可以是通过胶黏或者热熔合的方式形成在基材层上。
[0008]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抗冲层包括硅橡胶、热塑性弹性体(TPE)、聚氨酯丙烯酸酯(PUA)、聚氯乙烯(PVC)软胶中的一种或多种。抗冲层的设置可以提升复合结构和柔性屏抵抗外部冲击的能力,有利于保持复合结构的稳定性,提高终端产品的抗跌性能。抗冲层可以是通过胶黏或者热熔合的方式形成在基材层上。
[0009]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层可以是设置在基材层一侧,也可以是设置在基材层两侧。功能层可以是完全覆盖基材层,也可以是部分覆盖基材层。其中部分覆盖基材层例如可以是功能层仅覆盖基材层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表面,未覆盖可弯折连接件。当设置在基材层两侧时,两侧的功能层的材质、层数、厚度等可以是相同,也可以是不相同。导电层、导热层、抗冲层可以是以任意顺序层叠设置在基材层上。
[0010]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硬胶纤维复合材料包括至少一层纤维层,和固化在所述纤维层上的硬胶材料。
[0011]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纤维层包括纤维单向布和/或纤维编织布。即每一纤维层的纤维编织方式可以是单向编织,也可以是多向编织。
[0012]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硬胶材料包括硬质树脂和/或硬质橡胶。作为支撑柔性屏主体的支撑件需要具有较高的刚度,选择硬质树脂和/或硬质橡胶可以满足刚度需求。
[0013]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硬胶材料包括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氨基树脂、不饱和聚酯、硅醚树脂、聚烯烃、聚酰胺、聚甲醛、聚碳酸酯、聚苯醚、聚砜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纤维层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三氧化二铝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硬胶纤维复合材料中纤维的质量含量为10%

80%。纤维含量的增加可以提高硬胶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
[0016]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硬胶纤维复合材料包括多层所述纤维层,多层所述纤维层与所述硬胶材料形成纤维和硬胶交替层叠的复合层叠体;或者多层所述纤维层层叠形成纤维叠合体,所述硬胶材料固化在所述纤维叠合体上。
[0017]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可弯折连接件的材质包括有机柔性材料、软胶纤维复合材料和可弯折的金属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三种材料都可以实现可弯折连接件的弯折性能,以配合柔性屏的折叠和展开,其中,软胶纤维复合材料和有机柔性材料可以更进一步获得减重收益。
[0018]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柔性材料包括氟橡胶、硅橡胶、热塑性弹性体、聚氯乙烯、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环烯烃聚合体、液晶聚合物、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9]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软胶纤维复合材料包括至少一层所述纤维层,和固化在所述纤维层上的软胶材料;所述软胶材料包括氟橡胶、硅橡胶、热塑性弹性体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0]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软胶纤维复合材料中纤维的质量含量为10%

80%。
[0021]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软胶纤维复合材料包括多层所述纤维层,多层所述纤维层与所述软胶材料形成纤维和软胶交替层叠的复合层叠体;或者多层所述纤维层层叠形成纤维叠合体,所述软胶材料固化在所述纤维叠合体上。
[0022]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可弯折的金属材料包括不锈钢、钛合金和铝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地,为了较好地实现可弯折性能,可以是多孔不锈钢、多孔钛合金、多孔铝合金。
[0023]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可弯折连接件为软胶纤维复合材料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层和设置在所述基材层至少一侧表面的功能层,所述基材层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的可弯折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材质包括硬胶纤维复合材料,所述功能层包括导电层、导热层和抗冲层中的一种或多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包括导电金属;所述导电层为单层或多层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金属包括铜、银、金、镍、锡中的一种或多种。4.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包括导热硅胶片、导热硅脂、导热双面胶带、导热石墨片中的一种或多种。5.如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冲层包括硅橡胶、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丙烯酸酯、聚氯乙烯软胶中的一种或多种。6.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胶纤维复合材料包括至少一层纤维层,和固化在所述纤维层上的硬胶材料。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层包括纤维单向布和/或纤维编织布。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胶材料包括硬质树脂和/或硬质橡胶。9.如权利要求6

8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胶材料包括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氨基树脂、不饱和聚酯、硅醚树脂、聚烯烃、聚酰胺、聚甲醛、聚碳酸酯、聚苯醚、聚砜中的一种或多种。10.如权利要求6

9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层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三氧化二铝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11.如权利要求1

10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胶纤维复合材料中纤维的质量含量为10%

80%。12.如权利要求6

11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胶纤维复合材料包括多层所述纤维层,多层所述纤维层与所述硬胶材料形成纤维和硬胶交替层叠的复合层叠体;或者多层所述纤维层层叠形成纤维叠合体,所述硬胶材料固化在所述纤维叠合体上。13.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圆邹纯姚威威孙难见陈泰萌苏兆梁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