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连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065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连墙结构,地连墙结构包括墙体本体,墙体本体内沿墙体本体的高度方向埋设有注浆管,注浆管的底部距离地连墙的底板第一预设距离,注浆管的顶部伸出墙体本体的顶板第二预设距离。通过在墙体内预埋注浆管,并使得注浆管伸出墙体本体的顶板,可以在后期地连墙发生渗水时,直接通过向注浆管中注入双液浆填充渗水孔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地连墙发生渗水时,对混凝土打孔注浆,造成对墙体的破坏,以及堵漏材料外溢,墙体痕迹清理难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连墙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地连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城市地铁建设过程中,往往需要深挖至地表几十米深处,由于有些地铁建设地区系水网化平原,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地下水资源丰富,在地铁施工过程中,由于丰富地下水影响,容易发生结构渗漏的质量缺陷问题。
[0003]目前,在地铁工程侧墙出现渗漏时,通常采用向渗漏点处打入注浆针头然后注入堵漏材料,堵漏材料与水反应形成固化物填充混凝土渗漏点处孔隙达到堵漏效果。该堵漏工艺需要对混凝土打孔,造成对混凝土的破坏,且堵漏材料容易溢出孔外,在墙体上留下痕迹,后期对痕迹清理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地连墙发生渗水时,对混凝土打孔注浆,造成对墙体的破坏,以及堵漏材料外溢,墙体痕迹清理难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地连墙结构,所述地连墙结构包括墙体本体,所述墙体本体内沿所述墙体本体的高度方向埋设有注浆管,所述注浆管的底部距离所述地连墙的底板第一预设距离,所述注浆管的顶部伸出所述墙体本体的顶板第二预设距离。
[0006]进一步的,所述注浆管将所述墙体本体分隔为内衬层和防水层,所述注浆管固定在所述内衬层上,所述防水层在所述注浆管固定在所述内衬层上后施工形成。
[0007]进一步的,所述注浆管与所述防水层之间铺设有防水薄膜。
[0008]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案中,所述注浆管通过卡接件卡设在所述内衬层上。
[0009]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案中,所述内衬层上设置有预埋凹槽,所述注浆管预埋在所述预埋凹槽内。
[0010]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案中,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为0.1m~0.5m,所述第二预设距离为0.3m~0.8m。
[0011]进一步的,所述注浆管为多组,相邻两组所述注浆管之间沿所述墙体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0012]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案中,相邻两组所述注浆管之间间隔6m~9m。
[0013]进一步的,所述注浆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射浆区域,每个射浆区域上开设有射浆孔,所述注浆管上位于所述注浆孔的位置处套设有橡皮套。
[0014]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案中,所述射浆区域为多个,多个射浆区域沿所述注浆管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
[0015]本技术涉及一种地连墙结构,地连墙结构包括墙体本体,墙体本体内沿墙体本体的高度方向埋设有注浆管,注浆管的底部距离地连墙的底板第一预设距离,注浆管的
顶部伸出墙体本体的顶板第二预设距离。通过在墙体内预埋注浆管,并使得注浆管伸出墙体本体的顶板,可以在后期地连墙发生渗水时,直接通过向注浆管中注入双液浆填充渗水孔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地连墙发生渗水时,对混凝土打孔注浆,造成对墙体的破坏,以及堵漏材料外溢,墙体痕迹清理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地连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地连墙结构的剖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注浆管的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0020]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注浆管的另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0021]图中,1

墙体本体,2

内衬层,3

防水层,4

注浆管,41

注浆部,42

射浆部,43

射浆孔,44

橡皮套,45

第一管道,46

第二管道,5

防水薄膜,6

卡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的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而且,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002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地连墙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地连墙结构包括墙体本体1,墙体本体1内沿墙体本体1的高度方向埋设有注浆管4,注浆管4的底部距离地连墙的底板第一预设距离,注浆管4的顶部伸出墙体本体1的顶板第二预设距离。
[0025]具体的,墙体本体1内可以埋设多组注浆管4,多组注浆管4可以沿墙体本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案中,相邻两组注浆管4之间间隔设置6m~9m。示例性的,墙体本体1内可以埋设3组注浆管4,每组注浆管4可以包括一根注浆管4。具体的,在将
注浆管4埋设在墙体本体1内时,每组注浆管4中的一根注浆管4的底部距离地连墙的地板第一预设距离埋设,顶部距离地连墙的顶板第二预设距离埋设。
[0026]进一步的,每组注浆管4也可以包括多根注浆管4,例如每组注浆管4包括三根注浆管4,示例性的,三根注浆管4分别记为管1、管2和管3,在埋设该组注浆管4时,可以先埋设管1标记的注浆管4,将管1标记的注浆管4的底部埋设在靠近地连墙的底板的第一预设距离处,随后埋设管2标记的注浆管4,管2标记的注浆管4的底部插接在管1标记的注浆管4的顶部,最后埋设管3标记的注浆管4,将管3标记的注浆管4的底部插接在管2标记的注浆管4的顶部,管3标记的注浆管4的顶部伸出地连墙的顶板第二预设距离。可以理解的是,每组注浆管4所包括的注浆管4的根数,具体根据每根注浆管4的长度确定,并使得最后一根(只有一根时,该一根注浆管4为最后一根)注浆管4的顶部能伸出地连墙的顶板第二预设距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连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连墙结构包括墙体本体(1),所述墙体本体(1)内沿所述墙体本体(1)的高度方向埋设有注浆管(4),所述注浆管(4)的底部距离所述地连墙的底板第一预设距离,所述注浆管(4)的顶部伸出所述墙体本体(1)的顶板第二预设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连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4)将所述墙体本体(1)分隔为内衬层(2)和防水层(3),所述注浆管(4)固定在所述内衬层(2)上,所述防水层(3)在所述注浆管(4)固定在所述内衬层(2)上后施工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连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4)与所述防水层(3)之间铺设有防水薄膜(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连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4)通过卡接件(6)卡设在所述内衬层(2)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连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先飞鄢守政杨志杰田煜孙哲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三局集团华东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