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背光调节电路及应用该电路的车载仪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0580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背光调节电路,包括电源模块;升压电路,包括电感和与电感串联的第一二极管,电感的一端与电源模块相连接,第一二极管的另一端与液晶显示模组的正极相连接;分流电路,分流电路的第一端与液晶显示模组的负极相连接,所述分流电路的第二端接地;积分电路,输入端外接PWM脉冲信号;以及驱动电压调节模块,包括比较器,所述比较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积分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分流电路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于电感和第一二极管之间并接地。还公开了一种车载仪表。优点在于:该液晶背光调节电路能根据PWM脉冲信号而改变液晶显示模组的供电电压,实现对液晶显示模组亮度的准确调整,具有良好的抗扰性能。良好的抗扰性能。良好的抗扰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晶背光调节电路及应用该电路的车载仪表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仪表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液晶背光调节电路及应用该电路的车载仪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液晶显示模组广泛应用在手机、汽车的仪表盘等各个领域。现有液晶显示模组在面对各种不同的光照环境,例如通过隧道、阴天、夜晚;不同光照环境下对液晶显示模组的背光显示要求不一样,为此需要根据当前环境的光照环境提供合适的背光亮度。
[0003]但现有液晶显示模组背光调节由于电压存在波动,为此会使液晶显示模组的背光有波动而影响信息读取,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有专利号为ZL202020372189.8(授权公告号为CN211479626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屏背光驱动电路,包括与车载蓄电池电源的正极连接的升压电路;液晶显示器包括多个相互串联的LED二极管;升压电路的输出端通过一限流电阻连接液晶显示器的第一个LED二极管的正极,最后一个LED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调光电路。但该电路仍存在如下局限性:上述电路中是通过改变PWM信号控制流经Q1电流的通和断,达到对液晶背光LED的调光控制,由于该PWM信号只能是控制LED是否调光,而不能使液晶背光LED到准确的亮度调整,故该方法并不实用。为此需要作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对液晶背光亮度进行准确调整的液晶背光调节电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液晶背光调节电路的车载仪表。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晶背光调节电路,包括:
[0007]电源模块;
[0008]升压电路,包括电感和与电感串联的第一二极管,所述电感的一端与电源模块相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另一端与液晶显示模组的正极相连接;
[0009]分流电路,所述分流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液晶显示模组的负极相连接,所述分流电路的第二端接地;
[0010]积分电路,输入端外接PWM脉冲信号;以及
[0011]驱动电压调节模块,包括比较器,所述比较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积分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分流电路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于电感和第一二极管之间并接地。
[0012]为避免液晶显示模组在待机时产生功耗,还包括设于电源模块和升压电路之间的开关电路。
[0013]优选地,所述开关电路包括三极管和MOS管,所述三极管的基极外接有用于输入高
低电平的使能端,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MOS管的栅极,所述MOS管的源极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所述MOS管的漏极连接电感的一端。
[0014]在本方案中,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液晶显示模组的正极之间还连接有相并联的至少一个储能电容和滤波电容,所述储能电容和滤波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电源模块提供的电能被储能电容短暂存储,并在开关电路断开后通过储能电容放电而为液晶显示模组供电,最终使液晶显示模组电压逐渐降低,从而保护液晶显示模组;同时利用滤波电容进行滤波,从而使滤波后输出的电压为稳定的直流电压。
[0015]为使上述电路更加简单,所述驱动电压调节模块包括内置有比较器的电源控制芯片,所述电源控制芯片具有使能端、电压反馈端和输出端,所述使能端与所述积分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电压反馈端与所述分流电路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输出端即为比较器的输出端。
[0016]为将输入到驱动电压调节模块的电压进行滤波,所述电源控制芯片还具有电压输入端,所述电压输入端连接有第一滤波电路,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MOS管的漏极和电感之间。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第五电阻和与第五电阻相串联的第十一电容,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MOS管的漏极和电感之间,所述第十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阻和第十一电容之间与电源控制芯片的电压输入端相连接。
[0018]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控制芯片的输出端还连接有第二滤波电路,所述第二滤波电路的另一端接地。
[0019]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载仪表,包括:
[0020]光强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光强度信号;
[0021]控制模块,与光强度传感器相连接,具有能输出PWM脉冲信号的PWM信号输出端,所述控制模块根据光强度传感器采集的光强度信号而控制PWM信号输出端输出不同的PWM脉冲信号;
[0022]液晶显示模组,与控制模块相连接;
[0023]还包括有上述的液晶背光调节电路。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利用积分电路将PWM脉冲信号转换成电压,通过使用驱动电压调节模块中的比较器对积分电路输出的电压和分流电路输出的电压进行比较,以调节电源模块和液晶显示模组的正极之间的电压。因此该液晶背光调节电路能根据PWM脉冲信号的具体大小而改变液晶显示模组的供电电压,实现对液晶显示模组亮度的准确调整,使该电路具有良好的抗扰性能。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车载仪表的原理框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液晶显示模组的电路图;
[0027]图3为图1中光强度采集的电路图;
[002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液晶背光调节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车载仪表包括光强度传感器、控制模块、液晶显示模组和液晶背光调节电路。
[0031]其中光强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光强度信号;控制模块为MCU,控制模块与光强度传感器相连接并具有能输出PWM脉冲信号的PWM信号输出端,控制模块根据光强度传感器采集的光强度信号而控制PWM信号输出端输出不同的PWM脉冲信号。该液晶显示模组的构成如图2所示,液晶显示模组由多路串联的发光二极管相并联而成。
[0032]如图3所示,光强度传感器GR1与第二电阻R2构成分压电路,第四电阻R4与分压电路的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电压采样端ADRsense,该电压采样端ADRsense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用来反馈光强度传感器GR1的电压变化,进而使控制模块根据检测光强度传感器GR1的电压变化情况而改变PWM信号输出端输出的PWM脉冲信号占空比,最终通过上述的液晶背光调节电路的亮度改变。因此该车载仪表可以根据光照强度自动调整液晶背光亮度,能适应不同的外部光环境,从而保证驾驶员可以及时看到当前车辆指示信息,确保安全驾驶,又不会因背光太强而刺眼。
[0033]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液晶背光调节电路包括电源模块1、分流电路2、积分电路3、驱动电压调节模块4和升压电路8。
[0034]其中升压电路8包括电感L1和与电感L1串联的第一二极管D1,电感L1的一端与电源模块1相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另一端与液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背光调节电路,包括:电源模块(1);升压电路(8),包括电感(L1)和与电感(L1)串联的第一二极管(D1),所述电感(L1)的一端与电源模块(1)相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另一端与液晶显示模组的正极(LED+)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背光调节电路还包括:分流电路(2),所述分流电路(2)的第一端与所述液晶显示模组的负极(LED

)相连接,所述分流电路(2)的第二端接地;积分电路(3),输入端(Adj)外接PWM脉冲信号;以及驱动电压调节模块(4),包括比较器,所述比较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积分电路(3)的输出端和所述分流电路(2)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电感(L1)和第一二极管(D1)之间并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背光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电源模块(1)和升压电路(8)之间的开关电路(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背光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5)包括三极管(Q2)和MOS管(Q1),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外接有用于输入高低电平的使能端(Enable),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MOS管(Q1)的栅极,所述MOS管(Q1)的源极连接电源模块(1)的输出端,所述MOS管(Q1)的漏极连接电感(L1)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背光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极管(D1)与所述液晶显示模组的正极(LED+)之间还连接有相并联的至少一个储能电容和滤波电容(C10),所述储能电容和滤波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液晶背光调节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林辉张朝才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海曙雪利曼电子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