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交叉感染的泡浴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0569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交叉感染的泡浴盆装置,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其包括盆体,其具有相对设置的上端和下端,盆体的上端开口并朝向下端扩展形成供液体盛放的槽口;支架,其中部开设有用于嵌入盆体的置盆孔;喷头,安装于所述盆体的槽口内,且通过管道连接有气囊。本方案实现局部冲洗、盆浴和熏蒸的功能,且造价低,患者独立配置,防止交叉感染,提高使用安全性。安全性。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交叉感染的泡浴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防止交叉感染的泡浴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熏洗治疗仪是利用中医外治原理,经过组方的中药按患者不同病情进行治疗,药液通过设备变成颗粒直接作用在局部病灶或利用喷射将药液直接用于肛门局部,达到治疗病症的作用,可有效地缓解炎症的红、肿现象,又可有效抑制和杀灭病灶的病原、微生物、防止感染形成,要对痔疮患者不同类型发挥作用,适用于内痔、外痔、肛瘘、脱肛、肛周湿疹、肛周瘙痒等不同病症,疗效确切,无任何不良反应。
[0003]但是现有的熏洗治疗仪价格昂贵,患者无法独立购买,只能医院提供,患者共用,从而存在比较大的交叉感染风险,而传统的盆浴又无法达到相应的治疗效果,特别是术后老年病人对温度不敏感,极易造成烫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防止交叉感染的泡浴盆装置,包括盆体,其具有相对设置的上端和下端,盆体的上端开口并朝向下端扩展形成供液体盛放的槽口;
[0006]支架,其中部开设有用于嵌入盆体的置盆孔;
[0007]喷头,安装于所述盆体的槽口内,且通过管道连接有气囊。
[0008]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盆体还具有相对设置有前侧和后侧,盆体前侧开设有挂孔,盆体后侧开设有供管道穿过的通孔。
[0009]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盆体侧壁为倾斜面,其前侧沿盆体倾斜面延伸并在延伸部分设若干漏水孔。
[0010]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置盆孔边缘处可拆卸地固定有环形的橡胶垫圈。
[0011]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置盆孔为上宽下窄的喇叭孔,其侧壁倾斜,且倾斜角度与盆体外壁倾斜角度一致。
[0012]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槽口底部开设有集水道,喷头位于所述集水道中部。
[0013]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喷头的外周通过环状折叠板连接盆体,所述喷头连接有自盆体底部向盆体外边缘延伸的杆体。
[0014]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盆体左右两侧的边缘处均设置有朝向支架延伸并弯曲的侧耳,用于对盆体相对支架纵向移动限位。
[0015]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盆体中部设有透水压板,所述透水压板包括外边条、内环板以及设置于外边条和内环板之间的网格部分。
[0016]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盆体边缘向下扩展形成的两个位置关于盆体中
心面镜像对称的缺口。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1、将熏蒸用的盆体和支架分离,支架循环利用,盆体及喷水组件的结构简单,手动操作,造价低廉,可每位患者配置一个独立的盆体,相比传统的熏蒸仪器而言,实现局部冲洗、盆浴和熏蒸的功能,且独立配置,防止交叉感染,提高使用安全性。
[0019]2、设置与喷头连接杆体,可通过手动掰动杆体来精准调节喷头的喷头朝向,实现精准的局部冲洗,操作简便精准,无需教学,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强度。
[0020]3、设置透水压板,不仅能够防止浸泡的固体药物浮起,且能够在盆体内形成内循环,使得盆体内的水温均匀,避免局部烫伤,加速药物浸泡,提高冲洗、盆浴和熏蒸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整体结构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的支架结构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中的盆体结构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四中的喷头组件结构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五中的盆体结构图;
[002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五中的透水压板结构图;
[0027]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六中的盆体结构图。
[0028]图中标示:1、盆体;11、槽口;12、挂孔;13、通孔;14、漏水孔;15、集水道;16、侧耳;17、缺口;2、支架;21、置盆孔;22、橡胶垫圈;3、喷头组件;31、喷头;32、管道;33、气囊;34、环状折叠板;35、杆体;36、握把;4、透水压板;41、外边条;42、内环板;43、网格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0]因此,以下对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0032]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类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
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4]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
[0035]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止交叉感染的泡浴盆装置,包括盆体1,其具有相对设置的上端和下端,盆体1的上端开口并朝向下端扩展形成供液体盛放的槽口11;液体为清水或用于清洁、杀菌消毒、治疗患者皮肤的药液;
[0036]支架2,其中部开设有用于嵌入盆体1的置盆孔21,支架2用于支撑盆体1,由于支架2并不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因此支架2可供不同患者循环使用,降低成本,盆体1造价低廉可每个患者配置一个,防止交叉感染;
[0037]喷头31,安装于所述盆体1的槽口11内,且通过管道32连接有气囊33,其中,喷头31、管道32和气囊33构成喷水组件,手动挤压气囊33可将气囊33中的气体向喷头31挤压,进而令盆体1内的液体自喷头31向上喷出,实现局部清洁。
[0038]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盆体1还具有相对设置有前侧和后侧,盆体1前侧开设有挂孔12,盆体1可以从支架2上取下来,盆体1在取下来之后可通过挂孔12悬挂,不仅能够节约盆体1的收纳空间,且避免盆体1内积水从而滋生细菌,盆体1后侧开设有供管道32穿过的通孔13,避免管道32折弯闭合造成无法输气。
[0039]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盆体1侧壁为倾斜面,其前侧沿盆体1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交叉感染的泡浴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盆体(1),其具有相对设置的上端和下端,盆体(1)的上端开口并朝向下端扩展形成供液体盛放的槽口(11);支架(2),其中部开设有用于嵌入盆体(1)的置盆孔(21);喷头(31),安装于所述盆体(1)的槽口(11)内,且通过管道(32)连接有气囊(3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交叉感染的泡浴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盆体(1)还具有相对设置有前侧和后侧,盆体(1)前侧开设有挂孔(12),盆体(1)后侧开设有供管道(32)穿过的通孔(1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交叉感染的泡浴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盆体(1)侧壁为倾斜面,其前侧沿盆体(1)倾斜面延伸并在延伸部分设若干漏水孔(1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交叉感染的泡浴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盆孔(21)边缘处可拆卸地固定有环形的橡胶垫圈(22)。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交叉感染的泡浴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盆孔(21)为上宽下窄的喇叭孔,其侧壁倾斜,且倾斜角度与盆体(1)外壁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良艳张兵饶佳吴涛马洁王婷王艳
申请(专利权)人: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凉山州传染病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