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张力烘筒式烘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030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张力烘筒式烘燥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前壁上固定设置有上电机和下电机,所述上电机和下电机一上一下错开设置,所述上电机和下电机的输出端均贯穿外壳前壁且固定连接有转轴,两根所述转轴的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烘筒和下烘筒,所述上烘筒和下烘筒的后端均贯通连接有进气管,两根所述进气管的后端均贯穿外壳,且所述进气管与外壳后壁转动连接,所述外壳靠近上烘筒处的侧壁靠顶端处开设有两个进料口,所述外壳靠近下烘筒的侧壁靠底端处开设有两个出料口。该低张力烘筒式烘燥机整体通过烘筒内侧出风,由内部两个吹风筒带动热风活动,对面料全体进行烘燥,极大的提高了烘燥效率。的提高了烘燥效率。的提高了烘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张力烘筒式烘燥机


[0001]本技术涉及烘燥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张力烘筒式烘燥机。

技术介绍

[0002]烘燥是织物化学粘合法工艺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加工阶段。烘筒烘燥机(cylinder drying machine)是以烘筒筒面接触传热的烘燥机烘筒排列方式现均为立式。主要供棉、涤棉混纺织物等烘燥,也可用作供经轴纱连续轧染、水洗后的烘燥。
[0003]现有专利(CN210458617U)公开了一种涤纶纺织品低张力烘燥装置,涉及纺织加工领域,包括带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沿着走布方向依次设置有滚筒一与滚筒二,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进风机和出风机,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与进风机相连的喷头,所述喷头分别与滚筒一和滚筒二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滚筒一的上方和滚筒二的下方均设置有若干压辊,若干所述压辊沿着走布方向设置,若干压辊分别绕着滚筒一和滚筒二等角度分布。该涤纶纺织品低张力烘燥装置,通过设置压辊,将布料牢牢贴合在滚筒一和滚筒二上,无论热风大小布料都不会脱离滚筒一和滚筒二,也不易发生褶皱,使得整体烘燥效果较好。
[0004]然而该装置使用时还存在一些问题:装置主要依靠出风机从上下两端对面料进行吹风烘干,烘筒内结构虽然能够带动气流运动,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效果不好,不能带动气流充分与面料接触,导致烘燥效率不高,同时该装置一次只能对一块面料进行烘干。为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低张力烘筒式烘燥机。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张力烘筒式烘燥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前壁上固定设置有上电机和下电机,所述上电机和下电机一上一下错开设置,所述上电机和下电机的输出端均贯穿外壳前壁且固定连接有转轴,两根所述转轴的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烘筒和下烘筒,所述上烘筒和下烘筒的后端均贯通连接有进气管,两根所述进气管的后端均贯穿外壳,且所述进气管与外壳后壁转动连接,所述外壳靠近上烘筒处的侧壁靠顶端处开设有两个进料口,所述外壳靠近下烘筒的侧壁靠底端处开设有两个出料口;
[0007]所述外壳的后壁上固定设置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的出风端固定连接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另外两端分别通至进气管内端,所述外壳的前后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上吹风筒和下吹风筒,所述上吹风筒和下吹风筒的前端均贯穿外壳前壁且固定连接有风扇。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外壳的顶端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与外壳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上烘筒和下烘筒的中心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隔板。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上烘筒和下烘筒的内端中心处均设置有搅拌叶,两个所述搅拌叶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上烘筒和下烘筒的内部前壁上。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上吹风筒和下吹风筒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出风口,且所述上吹风筒和下吹风筒上的出风口方向相对,指向下烘筒和上烘筒之间。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的内端上下侧均设置有导向辊。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9]所述上烘筒和下烘筒均采用耐高温金属材料制成。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1]所述进风管为三通管道,且背面固定在外壳上,所述进风管与进气管连接处密封处理。
[0022]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3]本实用中,在外壳外壁上设置有热风机,热风机生成的热风直接通入两个烘筒内端,由烘筒内端向外出风,对面料进行烘燥,同时外壳内端还设置有两个吹风筒,由风扇产生气流对两个烘筒之间的面料进行吹风,带动热气对面料烘燥,从而实现对面料两侧全方面进行烘燥,极大的提高了烘燥效率。
[0024]本实用中,两个烘筒斜向对角设置,面料经过两个烘不会被绷紧,同时,两个吹风筒对向吹风,使得面料不会偏向某一侧,从而不会崩紧,从而实现低张力。
[0025]本实用中,设置两个进料口、出料口,可以同时对两块面料进行烘燥,同样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低张力烘筒式烘燥机的立体图;
[002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低张力烘筒式烘燥机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002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低张力烘筒式烘燥机的顶盖打开状态立体图;
[0029]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低张力烘筒式烘燥机的顶盖打开状态俯视图;
[0030]图5为图4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0031]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低张力烘筒式烘燥机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32]图例说明:
[0033]1、外壳;2、顶盖;3、下电机;4、上电机;5、转轴;6、下烘筒;7、上烘筒;8、隔板;9、进气管;10、搅拌叶;11、上吹风筒;12、下吹风筒;13、出风口;14、风扇;15、进料口;16、出料口;17、热风机;18、进风管;19、导向辊。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参照图1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低张力烘筒式烘燥机,包括外壳1,外壳1的顶端设置有顶盖2,顶盖2与外壳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方便对外壳1内部进行处
理,外壳1的前壁上固定设置有上电机4和下电机3,上电机4和下电机3一上一下错开设置,上电机4和下电机3的输出端均贯穿外壳1前壁且固定连接有转轴5,两根转轴5的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烘筒7和下烘筒6,上电机4带动上烘筒7转动,下电机3带动下烘筒6转动。
[0035]上烘筒7和下烘筒6的中心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隔板8,隔板8将烘筒分成两部分,方便对两块面料同时烘燥,上烘筒7和下烘筒6的内端中心处均设置有搅拌叶10,两个搅拌叶10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上烘筒7和下烘筒6的内部前壁上,搅拌叶10随着烘筒转动,带动热气流活动,上烘筒7和下烘筒6的后端均贯通连接有进气管9,两根进气管9的后端均贯穿外壳1,且进气管9与外壳1后壁转动连接,外壳1靠近上烘筒7处的侧壁靠顶端处开设有两个进料口15,外壳1靠近下烘筒6的侧壁靠底端处开设有两个出料口16,进料口15和出料口16的内端上下侧均设置有导向辊19,辅助面料进出。
[0036]外壳1的后壁上固定设置有热风机17,热风机17的出风端固定连接有进风管18,进风管18的另外两端分别通至进气管9内端,热风通过进气管9进入烘筒内,从内侧直接对面料进行烘燥,进风管18为三通管道,且背面固定在外壳1上,进风管18与进气管9连接处密封处理,外壳1的前后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上吹风筒11和下吹风筒12,上吹风筒11和下吹风筒12的前端均贯穿外壳1前壁且固定连接有风扇14,上吹风筒11和下吹风筒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张力烘筒式烘燥机,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前壁上固定设置有上电机(4)和下电机(3),所述上电机(4)和下电机(3)一上一下错开设置,所述上电机(4)和下电机(3)的输出端均贯穿外壳(1)前壁且固定连接有转轴(5),两根所述转轴(5)的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烘筒(7)和下烘筒(6),所述上烘筒(7)和下烘筒(6)的后端均贯通连接有进气管(9),两根所述进气管(9)的后端均贯穿外壳(1),且所述进气管(9)与外壳(1)后壁转动连接,所述外壳(1)靠近上烘筒(7)处的侧壁靠顶端处开设有两个进料口(15),所述外壳(1)靠近下烘筒(6)的侧壁靠底端处开设有两个出料口(16);所述外壳(1)的后壁上固定设置有热风机(17),所述热风机(17)的出风端固定连接有进风管(18),所述进风管(18)的另外两端分别通至进气管(9)内端,所述外壳(1)的前后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上吹风筒(11)和下吹风筒(12),所述上吹风筒(11)和下吹风筒(12)的前端均贯穿外壳(1)前壁且固定连接有风扇(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张力烘筒式烘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端设置有顶盖(2),所述顶盖(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琦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福达染整联合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