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塔用永磁同步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0152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塔用永磁同步电机,属于永磁同步电机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冷却塔用永磁同步电机包括主轴(1)、第一轴承座(2)、第一轴承(3)、第一外壳端盖(4)、外壳主体(5)、定子(6)、转子(7)、重载连接器(8)、惯量盘(9)、第二外壳端盖(10)、第二轴承(11)、第二轴承座(12)。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性价比高等特点。性价比高等特点。性价比高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却塔用永磁同步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永磁同步电机
,更具体的说,属于一种冷却塔用永磁同步电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冷却塔中带动冷却风扇工作中使用的普通三相异步电动机,普通三相异步电动机需要附带皮带装置对冷却塔上的风机进行减速,以保证普通三相异步电动机输出转速在300rpm—500rpm之间以满足冷却塔工作需要;皮带传动装置中设置有皮带轮、轴承、皮带罩、中轴、轴承座、皮带等结构件,整体结构过于繁杂并影响了冷却塔的长期工作效果。
[0003]现有技术中的普通三相异步电动机不需计算惯量,交流电机的特性是输出惯量不足;现有技术中的交流电机虽然稳态的扭矩够了,但交流电机瞬态惯性过大,则交流电机一开始工作时达到不额定转速,交流电机工作时一般都是先慢会快、工作过程中慢慢地提速,经过一定时间后交流电机才能最终达到额定转速,现有技术中的普通三相异步电动机是不会出现抖动现象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有效地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给出了一种冷却塔用永磁同步电机。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冷却塔用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第一外壳端盖、外壳主体、定子、转子、重载连接器、惯量盘、第二外壳端盖、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座,其中:
[0006]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分别与所述主轴相连,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座中和所述第二轴承座中;所述第一轴承座与所述第一外壳端盖相连,所述第二轴承座与所述第二外壳端盖相连,所述外壳主体分别与所述第一外壳端盖和所述第二外壳端盖相连,所述定子设置在所述外壳主体之中;所述主轴上设置有所述转子和所述惯量盘,所述主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相连。
[0007]根据以上所述的冷却塔用永磁同步电机,优选,所述外壳主体与所述第一外壳端盖、所述第二外壳端盖相连成为一体形成电机外壳。
[0008]根据以上所述的冷却塔用永磁同步电机,优选,所述外壳主体上设置有所述重载连接器。
[0009]根据以上所述的冷却塔用永磁同步电机,优选,所述定子与所述重载连接器电性相连。
[0010]根据以上所述的冷却塔用永磁同步电机,优选,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与所述主轴相连,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一轴承座相连。
[0011]根据以上所述的冷却塔用永磁同步电机,优选,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与所述主轴相连,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二轴承座相连。
[0012]根据以上所述的冷却塔用永磁同步电机,优选,所述主轴与所述转子之间通过键连接。
[0013]根据以上所述的冷却塔用永磁同步电机,优选,所述主轴与所述惯量盘之间通过轴孔过盈配合连接。
[0014]根据以上所述的冷却塔用永磁同步电机,优选,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套装在所述第一轴承座中,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套装在所述第二轴承座中。
[0015]根据以上所述的冷却塔用永磁同步电机,优选,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和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分别套装设置在所述主轴上。
[00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性价比高等特点。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转速直接控制在500rpm以内,正好满足冷却塔的转速要求,直接将电机和冷却塔中的风机连接在一起,这样省去了与皮带传动相关的皮带轮、轴承、皮带罩、中轴、轴承座、皮带等结构件,本技术方案可以大大节省成本、提高了转动效率、简化了冷却塔的结构、降低了故障率,同时也减少了冷却塔的维修保养工作量、延长了维修周期。
附图说明
[0017]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冷却塔用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冷却塔用永磁同步电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冷却塔用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冷却塔用永磁同步电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本专利技术的冷却塔用永磁同步电机包括主轴1、第一轴承座2、第一轴承3、第一外壳端盖4、外壳主体5、定子6、转子7、重载连接器8、惯量盘9、第二外壳端盖10、第二轴承11、第二轴承座12,其中: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11分别与主轴1相连,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11分别设置在第一轴承座2中和第二轴承座12中;第一轴承座2与第一外壳端盖4相连,第二轴承座12与第二外壳端盖10相连,外壳主体5分别与第一外壳端盖4和第二外壳端盖10相连,定子6设置在外壳主体5之中;主轴1上设置有转子7和惯量盘9,主轴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11相连。
[0021]外壳主体5与第一外壳端盖4、第二外壳端盖10相连成为一体形成电机外壳,定子6设置在外壳主体5之中,定子6同由外壳主体5与第一外壳端盖4、第二外壳端盖10相连成为一体形成的电机外壳是一个整体,定子6固定设置在该电机外壳之中。第一轴承座2和第二轴承座12也是分别与第一外壳端盖4、第二外壳端盖10相连设置,第一轴承座2和第二轴承座12分别设置第一轴承3和第二轴承11。外壳主体5上设置有重载连接器8;定子6与重载连接器8电性相连,定子6通过重载连接器8获得外界电源。
[0022]第一轴承3的内圈与主轴1相连,第一轴承3的外圈与第一轴承座2相连。第二轴承11的内圈与主轴1相连,第二轴承11的外圈与第二轴承座12相连;第一轴承3的外圈套装在第一轴承座2中,第二轴承11的外圈套装在第二轴承座12中;第一轴承3的内圈和第二轴承11的内圈分别套装设置在主轴1上,第一轴承3的内圈和第二轴承11用于支撑主轴1和转子7的整体旋转,主轴1向外界输出扭矩动力。
[0023]主轴1与转子7之间可以通过键连接;主轴1与惯量盘9之间可以通过轴孔过盈配合连接,惯量盘9对于电机的稳定运行起到了较好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永磁同步电机取消现有技术中三相异步电动机传动的皮带传动装置,本专利技术永磁同步电机直接与冷却塔中的冷却风扇相连,永磁同步电机的主轴1直接与冷却风扇的主轴相连;冷却塔中冷却风扇的扇叶整体直径将近六米,永磁同步电机的主轴1直接带动冷却塔中冷却风扇旋转;这样设置方式造成冷却塔中冷却风扇整体转动惯量大;为了达到永磁同步电机启动时间短的要求,本专利技术永磁同步电机中设置的惯量盘9使得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动惯量能够与冷却塔中的冷却风扇转动惯量有效地匹配在一起。
[0024]本专利技术冷却塔用永磁同步电机的启动刚性大,永磁同步电机应达到转速目标和位置目标,如果不设置惯量盘9则永磁同步电机启动时会超过其能承受的惯性量,这样永磁同步电机就会出现抖动现象影响其工作效果;本专利技术冷却塔用永磁同步电机作为冷却塔动力源时充分考虑惯性因素,永磁同步电机中主轴1和惯量盘9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即可克服此技术问题,惯量盘9增大了主轴1的直径,同时惯量盘9也增大了永磁同步电机重量,使永磁同步电机输出的转动惯量与冷却塔中的直连风扇的转动惯量相匹配,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作性能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塔用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1)、第一轴承座(2)、第一轴承(3)、第一外壳端盖(4)、外壳主体(5)、定子(6)、转子(7)、重载连接器(8)、惯量盘(9)、第二外壳端盖(10)、第二轴承(11)、第二轴承座(12),其中:所述第一轴承(3)和所述第二轴承(11)分别与所述主轴(1)相连,所述第一轴承(3)和所述第二轴承(11)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座(2)中和所述第二轴承座(12)中;所述第一轴承座(2)与所述第一外壳端盖(4)相连,所述第二轴承座(12)与所述第二外壳端盖(10)相连,所述外壳主体(5)分别与所述第一外壳端盖(4)和所述第二外壳端盖(10)相连,所述定子(6)设置在所述外壳主体(5)之中;所述主轴(1)上设置有所述转子(7)和所述惯量盘(9),所述主轴(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轴承(3)和所述第二轴承(11)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用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主体(5)与所述第一外壳端盖(4)、所述第二外壳端盖(10)相连成为一体形成电机外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用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主体(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石倩倩郝广政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天晟永磁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