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蓄电池极柱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984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蓄电池极柱的结构,所述的极柱包括极柱本体和衬套,所述的衬套包裹在极柱本体上部的外围,衬套采用二次注塑成型包裹在极柱本体的外围,衬套顶部开设有上端口,极柱本体的上端部从衬套上端口穿出,在极柱本体顶部开设有轴向螺孔,极柱本体的上方还设有连接桩,连接桩下部具有螺栓,螺栓的头部与连接桩连为一体,螺栓的螺杆与螺孔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正极柱和负极柱结构相同,极柱的密封性好,不容易产生氧化物,具有结构合理、通用性好的特点。通用性好的特点。通用性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蓄电池极柱的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连接桩头,具体是一种车辆蓄电池极柱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车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蓄电池上溅有硫酸溶液,蓄电池的极柱产生氧化物,使极柱和线夹固定架受到腐蚀而造成的,在蓄电池的正极柱上冒出一些白色或绿色的粉末状氧化物,
[0003]这些粉末状氧化物主要成分是硫酸铝,黄色氧华物为要是硫酸铁,这两种氧华物导电性很差。
[0004]另外不同的蓄电池极柱的外径是不同的,并且正极的极柱较粗,负极的极柱较细,正负极柱的结构是不同的,因此现有的蓄电池极柱规格较多,通用性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蓄电池极柱的结构,正极柱和负极柱结构相同,极柱的密封性好,不容易产生氧化物,具有结构合理、通用性好的特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车辆蓄电池极柱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柱包括极柱本体和衬套,所述的衬套包裹在极柱本体上部的外围,衬套采用二次注塑成型包裹在极柱本体的外围,衬套顶部开设有上端口,极柱本体的上端部从衬套上端口穿出,在极柱本体顶部开设有轴向的螺孔,极柱本体的上方还设有连接桩,连接桩下部具有螺栓,螺栓的头部与连接桩连为一体,螺栓的螺杆与螺孔配合。
[0008]极柱本体顶面稍高于衬套的上端口,螺杆旋接在螺孔内时,连接桩底部紧贴在极柱本体顶面。
[0009]所述的连接桩为下宽上窄的圆台状结构;所述螺杆的外径小于连接桩最小外径。
[0010]所述的极柱本体为一方柱,衬套为绝缘塑料材料制成。
[0011]所述的衬套的外围还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与衬套一体成型。
[0012]本技术极柱本体采用衬套包裹,使用时极柱本体通过衬套固定在蓄电池的壳体,衬套是采用二次注塑成型包裹在极柱本体的外围,可以确保极柱本体与衬套之间的密封性,在使用避免蓄电池内部溶液溅出造成极柱氧化;另外本技术在极柱本体上方还设置有连接桩,连接桩底部设置有螺栓,该连接桩可与正极的连接桩头连接,也可以与负极连接接头连接,正极连接桩头连接时抱箍在连接桩上,与负极连接接头连接时螺柱穿过负极连接接头上通孔与极柱本体的螺孔旋接将负极连接接头夹接在极柱本体顶面与连接桩底面之间,圆台状结构的连接桩可适用不同规格的正极连接桩头,本技术使得正负极柱通用,具有结构合理装配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与正极连接桩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与正极连接桩头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与负极连接桩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与负极连接桩头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极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

5所示,一种车辆蓄电池极柱的结构,所述的极柱1包括极柱本体11和衬套12,所述的衬套12包裹在极柱本体11上部的外围,衬套12采用二次注塑成型包裹在极柱本体11的外围,衬套12顶部开设有上端口,极柱本体11的上端部从衬套12上端口穿出,在极柱本体11顶部开设有轴向的螺孔13,极柱本体11 的上方还设有连接桩2,连接桩2下部具有螺栓,螺栓的头部21与连接桩2连为一体,螺栓的螺杆22与螺孔13配合,所述的极柱本体11与衬套之间设置有防转结构,所述的防转结构为极柱本体11的截面呈方形;所述的衬套12的外围还设置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与衬套12一体成型,防转结构在极柱本体11受到旋转的扭力时,起到防止极柱本体11相对衬套12旋转,从而确保极柱本体11与衬套12之间密封的可靠性。
[0019]极柱本体11顶面稍高于衬套2的上端口,螺杆22旋接在螺孔内时,头部21的底部能紧贴在极柱本体11顶面,这样既能增加连接桩与极柱本体接触面积,同时在固定负极连接接头时确保连接的可靠性;所述的连接桩2为下宽上窄的圆台状结构;所述螺杆22的外径小于连接桩2最小外径;针对不同的正极连接桩头口径,通过上下位置调整,方便安装的同时确保连接可靠性。
[0020]本技术将连接桩和螺栓设计成一体,使得蓄电池的正负极可采用相同的极柱,零件的通用性较好,同时本技术极柱的结构充分考虑的装配的便利性,利用连接板可以方便的将极柱固定在蓄电池的壳体上,衬套12采用二次注塑成型包裹在极柱本体11的外围,确保了密封性同时避免极柱出现氧化现象,具有结构合理、装配方便、通用性好的特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蓄电池极柱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柱包括极柱本体和衬套,所述的衬套包裹在极柱本体上部的外围,衬套采用二次注塑成型包裹在极柱本体的外围,衬套顶部开设有上端口,极柱本体的上端部从衬套上端口穿出,在极柱本体顶部开设有轴向的螺孔,极柱本体的上方还设有连接桩,连接桩下部具有螺栓,螺栓的头部与连接桩连为一体,螺栓的螺杆与螺孔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蓄电池极柱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极柱本体顶面稍高于衬套的上端口,螺杆旋接在螺孔内时,连接桩底部紧贴在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旭东李友国范谦杨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绿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