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9757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壳体,包括外壳、密封板、移动单元和散热单元;密封板:右侧面的下侧与支撑板下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右侧面的中部固定有两个电机,两个电机的左端穿过密封板右侧面的两个通孔延伸至支撑板的左侧,所述密封板左侧面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进风孔;移动单元:包括导轨、蜗杆、齿轮、蜗轮、齿条和导热板,所述导轨设有两个,两个导轨分别固定在外壳内底部的左右两侧,且两个导轨分别与两个导热板下表面的左右两侧的凹槽滑动连接,两个导热板侧面的下侧均固定有齿条,本锂离子电池壳体,采用主动散热的方式,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散热效果,防止锂离子电池充电和工作时的温度过高而发生损坏或爆炸。电和工作时的温度过高而发生损坏或爆炸。电和工作时的温度过高而发生损坏或爆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壳体


[0001]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具体为一种锂离子电池壳体。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锂离子电池在充电和放电的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热,由于锂离子电池在散热使主要通过将热量传递至壳体上,通过壳体较大的表面积将热量散发,然而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壳体在封装后与锂离子电池之间的空隙较大,锂离子电池与壳体的接触面积有限,导致电池被动散热的效果不好,导致锂离子电池在工作和充电时的温度比较高,容易造成锂离子过热损坏电池或产生爆炸。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壳体,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外壳、密封板、移动单元和散热单元;
[0004]密封板:右侧面的下侧与支撑板下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右侧面的中部固定有两个电机,两个电机的左端穿过密封板右侧面的两个通孔延伸至支撑板的左侧,所述密封板左侧面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进风孔;
[0005]移动单元:包括导轨、蜗杆、齿轮、蜗轮、齿条和导热板,所述导轨设有两个,两个导轨分别固定在外壳内底部的左右两侧,且两个导轨分别与两个导热板下表面的左右两侧的凹槽滑动连接,两个导热板侧面的下侧均固定有齿条,所述齿轮设有两个,两个齿轮下表面的中部分别与外壳内底部的前后两侧转动连接,两个齿轮分别与两个齿条啮合,所述蜗轮设有两个,两个蜗轮固定在两个齿轮的上表面,所述蜗杆设有两个,两个蜗杆的右端与外壳内右侧面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且两个蜗杆与两个蜗轮啮合,设置的移动单元可使导热板能紧密的与锂离子电池的电芯接触,增加壳体与锂离子电池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0006]散热单元:包括散热片、单片机、温度传感器和散热扇,所述散热片设有两组,两组散热片分别固定在两个导热板侧面的上侧,所述单片机固定在外壳内底部的前侧,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在前侧的导热板的前侧面,所述散热扇设有两个,两个散热扇分别安装在外壳右侧面的两个通槽内,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与两个电极电连接,且单片机的输出端与两个散热扇的输入端电连接,设置的散热单元可使外部的空气能从进风孔进入到外壳内,使外壳内的空气流动,将导热板和散热片上的热量带走,采用主动散热的方式,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散热效果,防止锂离子电池充电和工作时的温度过高而发生损坏或爆炸。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连接杆和连接槽,所述连接槽设有两个,两个连接槽分别开设在两个蜗杆左侧面的中部,且两个连接槽为六角形,所述连接杆设有两个,两个连接杆分别与密封板右侧面的前后两侧转动连接,且两个连接杆的左端穿
过密封板右侧面的通孔延伸至密封板的左侧,两个连接杆的截面为六角形,且两个连接杆与两个连接槽对应,设置的连接杆和连接槽配合可使人们能从外部转动蜗杆来进行导热板位置的调节。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固定块和固定槽,所述固定块设有两个,两个固定块分别固定在两个导热板相对侧面的下侧,所述固定槽设有两个,两个固定槽开设在支撑板上表面的左侧,且两个固定槽与固定块对应,设置的通过固定块和固定槽配合可在导热板与锂离子电池电芯接触后,将支撑板进行固定,提高密封板和支撑板的稳定性。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为环形,且密封垫固定在外壳的左侧面,设置的密封垫可将外壳与密封板之间的缝隙密封,防止灰尘进入到内部。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设有两个,两个支撑块分别固定在外壳内底部左侧的前后两侧,且两个支撑块的上端分别套接在两个蜗杆的外侧,设置的支撑块可对蜗杆的左端提供支撑,提高蜗杆转动时的稳定性。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蜗杆带动蜗轮转动,使蜗轮带动齿轮转动,使齿轮带动齿条和导热板向中部移动,使导热板能紧密的与锂离子电池的电芯接触,增加壳体与锂离子电池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果,通过温度传感器可对导热板的温度进行监测,在温度较高时单片机会自动的控制散热扇工作,使外部的空气能从进风孔进入到外壳内,使外壳内的空气流动,将导热板和散热片上的热量带走,采用主动散热的方式,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散热效果,防止锂离子电池充电和工作时的温度过高而发生损坏或爆炸,通过连接杆和连接槽配合可使人们能从外部转动蜗杆来进行导热板位置的调节,通过固定块和固定槽配合可在导热板与锂离子电池电芯接触后,将支撑板进行固定,提高密封板和支撑板的稳定性,通过密封垫可将外壳与密封板之间的缝隙密封,防止灰尘进入到内部,通过支撑块可对蜗杆的左端提供支撑,提高蜗杆转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内部左侧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内部右侧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外壳、2密封板、3支撑板、4电极、5移动单元、51导轨、52蜗杆、53齿轮、54蜗轮、55齿条、56导热板、6散热单元、61散热片、62单片机、63温度传感器、64散热扇、7进风孔、8连接杆、9连接槽、10固定块、11固定槽、12密封垫、13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1
[0017]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壳体,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外壳1、密封板2、移动单元5和散热单元6;
[0018]密封板2:右侧面的下侧与支撑板3下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密封板2右侧面的中部固定有两个电机4,两个电机4的左端穿过密封板2右侧面的两个通孔延伸至支撑板3的左
侧,密封板2左侧面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进风孔7;
[0019]移动单元5:包括导轨51、蜗杆52、齿轮53、蜗轮54、齿条55和导热板56,导轨51设有两个,两个导轨51分别固定在外壳1内底部的左右两侧,且两个导轨51分别与两个导热板56下表面的左右两侧的凹槽滑动连接,两个导热板56侧面的下侧均固定有齿条55,齿轮53设有两个,两个齿轮53下表面的中部分别与外壳1内底部的前后两侧转动连接,两个齿轮53分别与两个齿条55啮合,蜗轮54设有两个,两个蜗轮54固定在两个齿轮53的上表面,蜗杆52设有两个,两个蜗杆52的右端与外壳1内右侧面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且两个蜗杆52与两个蜗轮54啮合,通过蜗杆52带动蜗轮54转动,使蜗轮54带动齿轮53转动,使齿轮53带动齿条55和导热板56向中部移动,使导热板56能紧密的与锂离子电池的电芯接触,增加壳体与锂离子电池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0020]散热单元6:包括散热片61、单片机62、温度传感器63和散热扇64,散热片61设有两组,两组散热片61分别固定在两个导热板56侧面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密封板(2)、移动单元(5)和散热单元(6);密封板(2):右侧面的下侧与支撑板(3)下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2)右侧面的中部固定有两个电极(4),两个电极(4)的左端穿过密封板(2)右侧面的两个通孔延伸至支撑板(3)的左侧,所述密封板(2)左侧面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进风孔(7);移动单元(5):包括导轨(51)、蜗杆(52)、齿轮(53)、蜗轮(54)、齿条(55)和导热板(56),所述导轨(51)设有两个,两个导轨(51)分别固定在外壳(1)内底部的左右两侧,且两个导轨(51)分别与两个导热板(56)下表面的左右两侧的凹槽滑动连接,两个导热板(56)侧面的下侧均固定有齿条(55),所述齿轮(53)设有两个,两个齿轮(53)下表面的中部分别与外壳(1)内底部的前后两侧转动连接,两个齿轮(53)分别与两个齿条(55)啮合,所述蜗轮(54)设有两个,两个蜗轮(54)固定在两个齿轮(53)的上表面,所述蜗杆(52)设有两个,两个蜗杆(52)的右端与外壳(1)内右侧面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且两个蜗杆(52)与两个蜗轮(54)啮合;散热单元(6):包括散热片(61)、单片机(62)、温度传感器(63)和散热扇(64),所述散热片(61)设有两组,两组散热片(61)分别固定在两个导热板(56)侧面的上侧,所述单片机(62)固定在外壳(1)内底部的前侧,所述温度传感器(63)固定在前侧的导热板(56)的前侧面,所述散热扇(64)设有两个,两个散热扇(64)分别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浦东金属膨胀节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