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玉玲专利>正文

一种艾灸吹灰辅助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9672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艾灸吹灰辅助用具,其中,包括收灰筒、在收灰筒的外层上套有的吹灰罩,及在吹灰罩上设有的吹风装置。收灰筒一侧上设置有的第一缺口。吹灰罩上设置有与第一缺口相应的第二缺口。吹灰罩相对于收灰筒旋转至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重叠后,所述的收灰筒内部与外界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简单方便,避免环境污染且安全的效果。避免环境污染且安全的效果。避免环境污染且安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艾灸吹灰辅助用具


[0001]本技术涉及艾灸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艾灸吹灰辅助用具。

技术介绍

[0002]在中医传统的艾灸治疗方法当中,艾灸具有操作简便、祛病功效显著、应用广泛的特点。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当点燃艾条后燃烧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艾灰,如果不及时去灰,就会降低艾灸的温度,影响艾灸治疗效果,常规处理方法是采用拨灰或吹灰的方式,然而这种方式会造成艾灰散落到周围,污染周边的空气与环境;不仅如此,这些散落的艾灰时常会伴随有火星一起散落,若遇到有衣服和被子就有可能会烧坏,甚至还会存在起火的安全隐患,因此现有的艾条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艾灰若不及时去灰,就会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简单方便,避免环境污染且安全的艾灸吹灰辅助用具。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艾灸吹灰辅助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灰筒、在收灰筒的外层上套有的吹灰罩,及在吹灰罩上设有的吹风装置。收灰筒一侧上设置有的第一缺口。
[0005]吹灰罩上设置有与第一缺口相应的第二缺口。
[0006]吹灰罩相对于收灰筒旋转至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重叠后,所述的收灰筒内部与外界相通。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均为U形缺口。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相对且位于收灰筒的吹灰罩上设置有与吹灰罩内部相通的侧通孔。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位于侧通孔位置的吹灰罩上套有的环形带。环形带上设置有与侧通孔相通的对接孔。环形带沿吹灰罩外侧旋转后,直至侧通孔与对接孔相通,所述的吹灰罩内部与外界相通。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吹灰罩顶部的中心位置上设置有第一顶吹孔。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位于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重叠位置的吹灰罩顶部上设置有第二顶吹孔。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吹风装置包括弹性胶球、在弹性胶球顶端上设有的进出气孔,及在弹性胶球底端上设有插入第一顶吹孔或者第二顶吹孔内由上往下吹的锥形气嘴。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锥形气嘴为金属锥形气嘴。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吹灰罩顶部设置为透明顶部。由此,将吹灰罩顶部的目的是为了更加方便地观察到在收灰筒内艾条燃点端吹灰的情况。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吹灰罩两侧分别设置有提手。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使用简单方便,避免环境污染且安全的效果。由于吹灰的方式是利用第一顶吹孔或者第二顶吹孔上安装有的弹簧胶球,通过挤压弹簧胶球产生的风吹入吹灰罩和收灰筒内,之后风由从上往下对着艾条燃点端吹灰。其中艾条的放置方式比较灵活,可以是单独的艾灸条直接插入侧通孔与对接孔相对的位置,也可以是艾灸盒顶盖翻折后放入从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重叠的位置放入收灰筒内,还可以是将火龙灸罐放入收灰筒内的方式,适用范围比较广泛。使用时,将艾条燃点端的灰吹去即可,既能高效处理艾灰,而且艾灰仅飘落于收灰筒中,便于收集,避免艾灰散落到周围污染环境,同时也可以避免艾灸明火带来的安全隐患。如此,实现使用简单方便,避免环境污染且安全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所示收灰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所示吹灰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如图1

3所示,一种艾灸吹灰辅助用具,包括收灰筒1、在收灰筒1的外层上套有的吹灰罩2,及在吹灰罩2上设有的吹风装置3。收灰筒1一侧上设置有的第一缺口4。吹灰罩2上设置有与第一缺口4相应的第二缺口5。吹灰罩2相对于收灰筒1旋转至第一缺口4与第二缺口5重叠后,所述的收灰筒1内部与外界相通。第一缺口4和第二缺口5均为U形缺口。第一缺口4和第二缺口5相对且位于收灰筒1的吹灰罩2上设置有与吹灰罩2内部相通的侧通孔6。在位于侧通孔6位置的吹灰罩2上套有的环形带10。环形带10上设置有与侧通孔6相通的对接孔7。环形带10沿吹灰罩2外侧旋转后,直至侧通孔6与对接孔7相通,所述的吹灰罩2内部与外界相通。吹灰罩2顶部的中心位置上设置有第一顶吹孔8。在位于第一缺口4与第二缺口5重叠位置的吹灰罩2顶部上设置有第二顶吹孔9。吹风装置3包括弹性胶球31、在弹性胶球31顶端上设有的进出气孔32,及在弹性胶球31底端上设有插入第一顶吹孔8或者第二顶吹孔9内由上往下吹的锥形气嘴33。锥形气嘴33为金属锥形气嘴33。吹灰罩2顶部设置为透明顶部。将吹灰罩2顶部的目的是为了更加方便地观察到在收灰筒1内艾条13燃点端吹灰的情况。吹灰罩2两侧分别设置有提手11。
[0022]应用时,吹灰的方式是利用第一顶吹孔8或者第二顶吹孔9上安装有的弹簧胶球,通过挤压弹簧胶球产生的风吹入吹灰罩2和收灰筒1内,之后风由从上往下对着艾条13燃点端吹灰。其中艾条13的放置方式比较灵活,可以是单独的艾灸条直接插入侧通孔6与对接孔7相对的位置,也可以是艾灸盒12顶盖翻折后放入从第一缺口4与第二缺口5重叠的位置放入收灰筒1内,还可以是将火龙灸罐放入收灰筒1内的方式,适用范围比较广泛。使用时,将艾条13燃点端的灰吹去即可,既能高效处理艾灰,而且艾灰仅飘落于收灰筒1中,便于收集,避免艾灰散落到周围污染环境,同时也可以避免艾灸明火带来的安全隐患。
[0023]实施例1,艾灸盒12的使用方法
[0024]在操作前,通过旋转环形带10,使得侧通孔6与对接孔7不相通,目的是保证风或者
灰不会从侧通孔6与对接孔7相通的位置吹出。开始操作,将艾灸盒12顶盖向上翻180度后,露出艾条13燃点端,之后送入第一缺口4与第二缺口5重叠后收灰筒1内部,为了保证吹灰的具有针对性,将第一顶吹孔8用橡胶塞14住,利用吹风装置3从第二顶吹孔9由上向下吹艾条13燃点端的灰,达到高效处理艾灰的目的。
[0025]实施例2,艾条13的使用方法
[0026]在操作前,通过旋转吹灰罩2,使得吹灰罩2上的第一缺口4与收灰筒1的第二缺口5不重叠,收灰筒1内部与外界不相通,目的是保证风或者灰不会从第一缺口4与第二缺口5相通的位置吹出。开始操作,将艾条13直接插入侧通孔6与对接孔7相对的位置,将第二顶吹孔9用橡胶塞14住,利用中央位置的第一顶吹孔8由上向下吹艾条13燃点端的灰即可。
[0027]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艾灸吹灰辅助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灰筒、在收灰筒的外层上套有的吹灰罩,及在吹灰罩上设有的吹风装置;所述的收灰筒一侧上设置有的第一缺口;所述的吹灰罩上设置有与第一缺口相应的第二缺口;所述的吹灰罩相对于收灰筒旋转至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重叠后,所述的收灰筒内部与外界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灸吹灰辅助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均为U形缺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艾灸吹灰辅助用具,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的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相对且位于收灰筒的吹灰罩上设置有与吹灰罩内部相通的侧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艾灸吹灰辅助用具,其特征在于,在位于侧通孔位置的吹灰罩上套有的环形带;所述的环形带上设置有与侧通孔相通的对接孔;所述的环形带沿吹灰罩外侧旋转后,直至侧通孔与对接孔相通,所述的吹灰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玉玲蔡佳鑫
申请(专利权)人:吴玉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