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安防巡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79528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安防巡防系统,包括安防监控系统、无人机以及安保人员的手持设备,其安防监控系统包括监控主机、分控单元以及可编码红外通讯组件;其分控单元为多组,设置于不同的待监控区域,以监测待监控区域的环境状态并判断是否存在安全威胁;可编码红外通讯组件对应设置于外墙墙面上,与所述分控主机通讯连接,通过红外线与无人机通讯连接;所述无人机与所述监控主机保持在线通讯;所述手持设备与所述监控主机保持在线通讯,并与分控主机通过RFID标签接触通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借助无人机作为媒介实现社区安防的自动运行和巡防作业,其能有效减少安防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社区安全性和对安全隐患的处理能力。高社区安全性和对安全隐患的处理能力。高社区安全性和对安全隐患的处理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安防巡防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智能安防监控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安防巡防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及经济的进程发展,城市社区以及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对于社区及企业工业园区内部的日常安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社区及企业工业园区的日常安防使用的安防措施主要为基于监控摄像头的自动化安防系统以及社区巡防机制。其中,基于监控摄像头的自动化安防系统在安防监控过程的滞后性,在问题发生之初通常难于发觉,而通常是在发生问题后调取录像或者相关数据,难以控制现行犯罪或者处理安全隐患。
[0003]基于上述原因,社区及企业工业园区巡防机制作为安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通过安保人员在特定巡更点之间进行移动来进行巡视完成,其作为社区安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巡防机制下的安保人员能对现场不利环境进行快速干预和随手处理,并能在紧急事故和非法刑事案件发生或者即将发生时及时采取措施并与有关部门进行联系和说明,因而在社区及企业工业园区安防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但现有的社区及企业工业园区巡防主要人力来实现,对于社区及企业规模的增大,其需要额外增加大量的人力物力,也会使得完成一次巡防需要的时间会更长;另外,在人力巡防的过程中,连续的上下楼和活动也容易出现疏忽和懈怠,考勤难度大,监督考核难,不能有效的提高巡逻工作人员的责任心、积极性;另外,在出现安全隐患的状态下,高层建筑中的电梯常处于不可用状态,人力巡防确认难度大并具有安全隐患。
[0004]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智慧社区及智慧园区中都开始采用巡防机器人来代替安保巡逻人员,来对社区进行巡视防护,但现有技术中的巡防机器人多为地面走行结构,只适合于在低楼层的平房区域或者厂区进行巡防作业,且现有的巡防机器人,功能也局限在监控和预警提示方面,这对于协助或者辅助安保人员的工作来说还远远不够。市面上也有一些采用无人机等可操作性飞行器作为媒介进行辅助巡防的,但是这一类的安防无人机通常是单独作业,普遍存在结构功能单一的问题,不能实现与其他安防系统的共享互通,相应的资源也不能进行整合和共享,难以形成覆盖面广、有机联动的社区防控体系。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安防巡防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的缺陷。
[0006]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安防巡防系统,基于安防监控系统、无人机以及安保人员的手持设备:所述安防监控系统包括监控主机、分控单元以及可编码红外通讯组件;所述分控单元包括多组,对应安装在对应待监控区域,分控单元包括分控主机,分控主机与用于监控
对应待监控区域环境状态的监控部件通讯连接,分控主机根据所述监控部件的数据确定待监控区域的环境状态,并判断是否存在安全威胁;所述可编码红外通讯组件设置于对应待监控区域的外墙墙面上,并能与所述分控主机通讯连接;所述可编码红外通讯组件还包括红外线发光二极管以及信号转换单元,可编码红外通讯组件通过将脉冲控制信号转换成红外线;所述无人机与分控单元通过可编码红外通讯组件进行指向通讯连接,以在无人机接近可编码红外通讯组件时并指向正确时通过红外线进行通讯,并读取分控单元的信息;所述无人机与所述监控主机保持在线通讯;所述手持设备与所述监控主机保持在线通讯,并与分控主机通过RFID标签接触通讯。
[0007]本专利技术的基于无人机的安防巡防系统,具体包括全时监控状态以及巡防状态两种工作状态:全时监控状态:通过分控单元的监控部件对待监控区域的信息进行持续监控,用于获得监控部件的实时数据来实时监控待监控区域的当前环境数据,并通过硬盘存储数据或者在云端持续上传存储数据;分控单元中的分控主机根据所述监控部件的数据确定待监控区域的环境状态,判断是否存在安全威胁,并将安全威胁分为高级安全威胁以及低级安全威胁,确定安全威胁后通过报警装置发送警报:在高级安全威胁状态下,警报通过手持设备接触的方式解除;在低级安全威胁状态下,警报通过无人机接近与可编码红外通讯组件建立通讯或者手持设备接触的方式解除;巡防状态:安保人员操作无人机接近可编码红外通讯组件并与分控主机建立通讯,在通讯状态下,分控主机将监控部件的状态数据通过无人机向安保人员进行反馈,并在安保人员对应的手持设备上进行显示,安保人员在手持设备上顺序确认后完成单点巡防;重复循环上述操作步骤,直至完成预定任务点的巡防作业。
[0008]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监控主机与上级安全平台进行通讯连接,所述上级安全平台为公安局监控中心、办事处社区监控中心、城区派出所监控中心、火警监控中心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0009]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监控部件包括摄像头、拾音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烟雾浓度传感器中的一种或者组合。
[0010]作为进一步限定,分控单元判断是否存在安全威胁的方式为阈值法:通过监控主机或者分控主机设定不同等级的阈值,当对应监控部件数据达到或者超过设定的阈值时即判定对应的环境参数处于对应等级的安全威胁状态。
[0011]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报警装置为声光报警装置。
[0012]作为进一步限定,巡防状态下,安保人员通过无人机以及手持设备与监控主机保持通讯,并获得通讯以及告警权限。
[0013]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安防巡防系统将无人机技术与传统的安防监控系统进行整合,其通过在安防监控系统中的不同待监控区域设置节点来通过分控单元进行监控区域的实时监测;同时通过无人机模拟人工进行巡防,并在巡防过程中通过
对分控单元的数据进行实时读取来模拟真人巡防,减少安保人员活动量的同时通过电子数据的交互来提高安保人员的责任心,并保证巡防效果,且尤其适合于具有较高居住密度的高楼层小区;大型的工业园区,同时,能有效配合安防监控系统的交互来进行协同作业,来实现相应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以形成覆盖面广、有机联动的社区及企业防控体系。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1、第一摄像头;2、第二摄像头;3、烟雾浓度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5、拾音器;6、分控主机;7、可编码红外通讯组件;8、无人机;9、监控主机;10、手持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并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7]本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部分,而代表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安防巡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防监控系统、无人机以及安保人员的手持设备:所述安防监控系统包括监控主机、分控单元以及可编码红外通讯组件;所述分控单元包括多组,对应安装在对应待监控区域,分控单元包括分控主机,分控主机与用于监控对应待监控区域环境状态的监控部件通讯连接,分控主机根据所述监控部件的数据确定待监控区域的环境状态,并判断是否存在安全威胁;所述可编码红外通讯组件设置于对应待监控区域的外墙墙面上,并能与所述分控主机通讯连接;所述可编码红外通讯组件还包括红外线发光二极管以及信号转换单元,可编码红外通讯组件通过将脉冲控制信号转换成红外线;所述无人机与分控单元通过可编码红外通讯组件进行指向通讯连接,以在无人机接近可编码红外通讯组件时并指向正确时通过红外线进行通讯,并读取分控单元的信息;所述无人机与所述监控主机保持在线通讯;所述手持设备与所述监控主机保持在线通讯,并与分控主机通过RFID标签接触通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人机的安防巡防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无人机的安防巡防系统包括基于无人机的安防巡防系统以及巡防状态两种工作状态:全时监控状态:通过分控单元的监控部件对待监控区域的信息进行持续监控,用于获得监控部件的实时数据来实时监控待监控区域的当前环境数据,并通过硬盘存储数据或者在云端持续上传存储数据;分控单元中的分控主机根据所述监控部件的数据确定待监控区域的环境状态,判断是否存在安全威胁,并将安全威胁分为高级安全威胁以及低级安全威胁,确定安全威胁后通过报警装置发送警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晓文谢孝娣刘志水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文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