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减震阻尼器的钢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944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减震阻尼器的钢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钢结构施工技术领域。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支撑立柱,所述第一支撑立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竖向的第二支撑立柱和第三支撑立柱,所述第一支撑立柱、第二支撑立柱及第三支撑立柱均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二支撑立柱及第三支撑立柱的底部均支撑在地面上,所述第一支撑立柱的底部垂直安装在底层支撑横梁的中部,所述第一支撑立柱上安装有水平的上层支撑横梁和中层支撑横梁,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进一步提升支撑立柱和支撑横梁连接处节点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于推广和使用。利于推广和使用。利于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减震阻尼器的钢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减震阻尼器的钢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钢结构施工


技术介绍

[0002]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单,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钢结构容易锈蚀,一般钢结构要除锈、镀锌或涂料,且要定期维护。
[0003]现在的厂房也大多采用钢结构完成。厂房钢结构中会出现大量的节点,节点处需要通过节点装置进行连接,节点装置的好坏直接会影响整个厂房结构的抗震性能。
[0004]目前的钢结构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发生剧烈震动时,可能会造成钢结构发生位移,严重时可能会发生弯折的现象,从而影响钢结构的支撑功能。
[0005]在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号202022794031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抗震减震功能的装配式轻钢结构,涉及钢结构
包括第一钢结构,所述第一钢结构的底部设置有焊接缝,所述第一钢结构通过焊接缝与第二钢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钢结构上铰接有活动杆,所述第二钢结构上固定连接有弧形固定槽,该具有抗震减震功能的装配式轻钢结构在发生震动时造成第一钢结构和第二钢结构连接处发生位移,推动或拉动使活动杆在弧形固定槽上进行移动,在齿轮的作用下,使得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对整体的钢结构进行支撑,解决了目前的钢结构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发生剧烈震动时,可能会造成钢结构发生位移,严重时可能会发生弯折的现象,从而影响钢结构的支撑功能的问题。可以看出使用中存在以下缺陷:结构复杂,齿轮等部件的使用,严重影响机构使用寿命。不能很好的解决发生剧烈震动时,可能会造成钢结构发生位移,严重时可能会发生弯折的现象,从而影响钢结构的支撑功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带减震阻尼器的钢结构及施工方法,进而提升支撑柱和支撑梁连接处节点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利于推广和使用。
[000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带减震阻尼器的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支撑立柱,所述第一支撑立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竖向的第二支撑立柱和第三支撑立柱,所述第一支撑立柱、第二支撑立柱及第三支撑立柱均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二支撑立柱及第三支撑立柱的底部均支撑在地面上,所述第一支撑立柱的底部垂直安装在底层支撑横梁的中部,所述第一支撑立柱上安装有水平的上层支撑横梁和中层支撑横梁,所述上层支撑横梁和中层支撑横梁分别通过第一减震阻尼器和第二支撑立柱减震阻尼器安装在第一支撑
立柱上,且上层支撑横梁和中层支撑横梁之间具有预设距离,所述第二支撑立柱和第三支撑立柱上分别安装有一调节上层支撑横梁和中层支撑横梁重量平衡的梁间平衡吊装置,上层支撑横梁的两端、中层支撑横梁的两端、底层支撑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减震支撑件、第二减震支撑件、第三减震支撑件与第二支撑立柱、第三支撑立柱连接。
[0008]上层支撑横梁和中层支撑横梁分别通过第一减震阻尼器和第二支撑立柱减震阻尼器安装在第一支撑立柱上后,再通过安装在第二支撑立柱和第三支撑立柱上的梁间平衡吊装置分别抵消上层支撑横梁对第一减震阻尼器的压力及中层支撑横梁对第二支撑立柱减震阻尼器的压力,利用第一减震阻尼器和第二支撑立柱减震阻尼器减震阻尼性能,以提高建筑构件连接部位的抗震性能。解决发生剧烈震动时,可能会造成钢结构发生位移,严重时可能会发生弯折的现象,从而影响钢结构的支撑功能的问题。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立柱包括工字钢本体A,所述工字钢本体A的上部和中部分别设置有与上层支撑横梁配合滑动的第一导向滑动段以及与中层支撑横梁配合滑动的第二导向滑动段。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上层支撑横梁包括与第一导向滑动段滑动配合的中部滑座A,所述中部滑座A可沿第一导向滑动段上下滑动,所述中部滑座A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水平的左段工字钢A和右段工字钢A,所述中层支撑横梁包括与第二导向滑动段配合滑动的中部滑座B,所述中部滑座B可沿第二导向滑动段上下滑动,所述中部滑座B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水平的左段工字钢B和右段工字钢B。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减震阻尼器包括减震阻尼器单体A、减震阻尼器单体B、减震阻尼器单体C和减震阻尼器单体D,减震阻尼器单体A、减震阻尼器单体B对称设置在工字钢本体A的两侧且处于第一导向滑动段的上方,所述减震阻尼器单体C、减震阻尼器单体D对称设置在工字钢本体A的两侧且处于第一导向滑动段的下方,所述左段工字钢A靠近中部滑座A的一端连接有一竖向的牵引杆A,所述牵引杆A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减震阻尼器单体A、减震阻尼器单体C连接,所述右段工字钢A靠近中部滑座A的一端连接有一竖向的牵引杆B,所述牵引杆B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减震阻尼器单体B、减震阻尼器单体D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减震阻尼器单体B包括依次连接围合成矩形框架的侧板A、端板A、侧板B及端板B,所述侧板A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套和第三连接套,所述侧板B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套和第四连接套,转轴A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中,转轴B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三连接套和第四连接套中,所述转轴A与第一连接套之间、转轴A与第二连接套之间、转轴B与第三连接套之间、转轴B与第四连接套之间均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转轴A上垂直连接有水平连杆A,所述转轴B上垂直连接有水平连杆B,水平连杆A与水平连杆B的相邻端交错重叠在一起,重叠区域为水平连杆A与水平连杆B总长的1/3

1/2,所述端板A固定在工字钢本体A一侧,所述转轴A与第一连接套之间、转轴A与第二连接套之间、转轴B与第三连接套之间、转轴B与第四连接套之间均通过所述减震装置限位,转轴A相对于第一连接套、第二连接套旋转时对第一连接套及第二连接套内的减震机构造成挤压,转轴B相对于第三连接套、第四连接套旋转时对第三连接套及第四连接套内的减震机构造成挤压,每个减震机构都能够提供良好的塑性变形来实现耗能性能。
[0013]进一步地,所述牵引杆B包括处于右段工字钢A上方的上连接件、处于右段工字钢A下方的下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包括具有滑动长条孔的拉接架,所述水平连杆A和水平连杆
B均从拉接架的滑动长条孔中贯穿,拉接架底部的连接底板通过高强螺栓固定在右段工字钢A的上表面,拉接架下拉水平连杆A和水平连杆B,水平连杆A和水平连杆B均可以分别绕转轴A、转轴B向下旋转,与水平面形成一定夹角。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套的内壁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内凸齿;转轴A外壁上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外凸齿,所述外凸齿与所述内凸齿交替分布,相邻的所述外凸齿和所述内凸齿之间设置有橡胶减震块,该橡胶减震块为减震机构,橡胶减震块的弹性阻尼能够将刚性冲击变为弹性冲击,实现减震,而且橡胶减震块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橡胶减震块的刚度易于控制,刚度更小,能更有效地将振动能量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减震阻尼器的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支撑立柱,所述第一支撑立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竖向的第二支撑立柱和第三支撑立柱,所述第一支撑立柱、第二支撑立柱及第三支撑立柱均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二支撑立柱及第三支撑立柱的底部均支撑在地面上,所述第一支撑立柱的底部垂直安装在底层支撑横梁的中部,所述第一支撑立柱上安装有水平的上层支撑横梁和中层支撑横梁,所述上层支撑横梁和中层支撑横梁分别通过第一减震阻尼器和第二支撑立柱减震阻尼器安装在第一支撑立柱上,且上层支撑横梁和中层支撑横梁之间具有预设距离,所述第二支撑立柱和第三支撑立柱上分别安装有一调节上层支撑横梁和中层支撑横梁重量平衡的梁间平衡吊装置,上层支撑横梁的两端、中层支撑横梁的两端、底层支撑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减震支撑件、第二减震支撑件、第三减震支撑件与第二支撑立柱、第三支撑立柱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减震阻尼器的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立柱包括工字钢本体A,所述工字钢本体A的上部和中部分别设置有与上层支撑横梁配合滑动的第一导向滑动段以及与中层支撑横梁配合滑动的第二导向滑动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减震阻尼器的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支撑横梁包括与第一导向滑动段滑动配合的中部滑座A,所述中部滑座A可沿第一导向滑动段上下滑动,所述中部滑座A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水平的左段工字钢A和右段工字钢A,所述中层支撑横梁包括与第二导向滑动段配合滑动的中部滑座B,所述中部滑座B可沿第二导向滑动段上下滑动,所述中部滑座B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水平的左段工字钢B和右段工字钢B。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减震阻尼器的钢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长留侯菲菲魏芬芬张阳建王腾李剑陈为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一建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