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体、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气溶胶生成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9433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热体、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气溶胶生成系统,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腔室,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发热体,配置成插入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内部进行加热;其中,发热体的至少部分外表面能够与气溶胶生成制品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包括设置于发热体外表面的至少一个凹槽,气流通道用于引入外部空气进而减小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抽吸阻力。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用户抽吸困难的问题。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用户抽吸困难的问题。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用户抽吸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热体、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溶胶生成装置或加热烟具
,具体涉及一种发热体、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发热体,存在有片状或者棒状的发热体可插入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内部对其进行加热。对于圆柱状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内部的发烟材料一般为颗粒状或丝状,发热体在插入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内部之后,气溶胶生成制品内部的发烟物质与发热体的外表面紧密贴合而不会存在间隙,发热体插入气溶胶生成制品内部之后,会导致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发烟物质之间的间隙进一步减少,进而导致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抽吸阻力较大。
[0003]如现有技术CN114468361A公开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CN114903218A公开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CN215958356U公开了一种加热组件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CN217184818U公开了一种气雾生成装置。
[0004]当所使用的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底部设置密封薄膜进行密封时,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密封薄膜与插入的发热体紧密贴合,外部气流则难以进入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内部,导致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抽吸阻力进一步加大,使得用户使用此类气溶胶生成制品抽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发热体、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气溶胶生成系统,该气溶胶生成装置中的发热体在插入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内部之后,发热体的外表面能够与气溶胶生成制品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将外部空气引入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内部,从而能够有效减小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抽吸阻力。当气溶胶生成装置所配套使用的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底端密封时,通过在发热体的外表面与气溶胶生成制品之间设置气流通道,能够将外部气流引入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内部,从而有效解决用户抽吸困难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包括:腔室,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发热体,配置成插入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内部进行加热;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发热体的至少部分外表面能够与气溶胶生成制品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气流通道用于引入外部空气进而减小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抽吸阻力,所述气流通道包括设置于发热体外表面的至少一个凹槽。
[0007]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体相对于气溶胶生成制品进行定位,所述凹槽自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外部延伸至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内部。
[0008]进一步地,所述凹槽沿发热体的纵向延伸的长度范围为2~6mm,所述凹槽的深度范围为0.2mm~0.6mm。
[0009]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包括螺旋形凹槽和折线形凹槽,多个螺旋形凹槽和多个折线
形凹槽沿周向交替间隔设置,螺旋形凹槽的长度和/或深度与折线形凹槽的长度和/或深度不同。
[0010]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体包括沿其纵向依次分布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二段的外径小于第一段的外径,使得发热体的第二段能够与气溶胶生成制品之间形成第一空隙,第一空隙界定形成所述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段相对于第二段更靠近尖端设置,所述第一段以及第二段的一部分能够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内部;所述发热体还包括第三段,第二段的外径小于第三段和第一段中间的任何一个的外径,发热体的第三段用于与基座固定。
[0011]进一步地,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端部敞口的提取器,腔室由提取器界定形成,提取器的底部设置有插孔,插孔用于供发热体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内部;所述提取器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凸棱,凸棱用于保持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凸棱的部分段设置在沿提取器的侧壁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凸棱的部分段设置在提取器的底壁上,提取器还设置有至少一进气口,进气口与气流通道相连通,提取器的底部设置有插孔,插孔用于供发热体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内部,插孔的一部分界定形成所述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还包括多个进气孔,进气孔围绕发热体设置,所述提取器的底壁设置有多个凸棱,凸棱对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底端形成纵向支撑,使得筒的底壁与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底端之间形成纵向间隔空间,所述间隔空间与进气口相连通,多个进气孔、多个凸棱沿周向交替间隔设置。
[0013]一种发热体,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所述发热体配置成插入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内部进行加热,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气槽。
[0014]进一步地,所述进气槽沿发热体的纵向延伸的长度范围为2~6mm,进气槽的深度范围为0.2mm~0.6mm。
[0015]进一步地,所述进气槽包括螺旋形凹槽和折线形凹槽,多个螺旋形凹槽和多个折线形凹槽沿周向交替间隔设置,螺旋形凹槽的长度和/或深度与折线形凹槽的长度和/或深度不等。
[0016]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体配置成插入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内部进行加热,所述发热体包括沿其纵向依次分布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二段的外径小于第一段的外径,发热体还包括尖端,第一段相对于第二段更靠近尖端设置;所述发热体还包括第三段,第二段的外径小于第三段和第一段中间的任何一个的外径,发热体的第三段用于与基座固定。
[0017]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气溶胶生成制品以及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底部密封,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上述气溶胶生成装置。
[0018]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发热体、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气溶胶生成系统,该气溶胶生成装置中的发热体在插入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内部之后,发热体的外表面能够与气溶胶生成制品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将外部空气引入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内部,从而能够有效减小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抽吸阻力。当气溶胶生成装置所配套使用的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底端密封时,通过在发热体的外表面与气溶胶生成制品之间设置气流通道,能够将外部气流引入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内部,从而有效解决用户抽吸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气溶胶生成制品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气溶胶生成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提取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发热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发热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发热体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发热体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图7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发热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发热体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0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该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气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生成气溶胶,包括:腔室,用于接收气溶胶生成制品;发热体,配置成插入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内部进行加热;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发热体的至少部分外表面能够与气溶胶生成制品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包括设置于发热体外表面的至少一个凹槽,气流通道用于引入外部空气进而减小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抽吸阻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相对于气溶胶生成制品进行定位,所述凹槽自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外部延伸至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内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沿发热体的纵向延伸的长度范围为2~6mm,所述凹槽的深度范围为0.2mm~0.6mm。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包括沿其纵向依次分布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二段的外径小于第一段的外径,使得发热体的第二段能够与气溶胶生成制品之间形成第一空隙,第一空隙界定形成所述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段相对于第二段更靠近尖端设置,所述第一段以及第二段的一部分能够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内部;所述发热体还包括第三段,第二段的外径小于第三段和第一段中间的任何一个的外径,发热体的第三段用于与基座固定。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螺旋形凹槽和折线形凹槽,多个螺旋形凹槽和多个折线形凹槽沿周向交替间隔设置,螺旋形凹槽的长度和/或深度与折线形凹槽的长度和/或深度不同。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端部敞口的提取器,腔室由提取器界定形成,提取器的底部设置有插孔,插孔用于供发热体插入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内部;所述提取器的内壁设置有多个凸棱,凸棱用于保持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凸棱的部分段设置在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振宇苏加坤蔡继宝戴水平孙强罗誉廷刘成林谭明杰张晓旭郭磊徐达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