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断口隔离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943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44
本案提供的一种双断口隔离开关,驱动装置带动传动装置的传动杆和主动转轴同步转动,再由主动转轴的第一拐臂驱动第一夹叉装置,带动第一动触头在第一导向座在动触座的腔体内水平滑动。同时主动转轴的第二拐臂通带动连扳运动,驱动第二夹叉装置带动第二动触头在第二导向座在动触座的腔体内竖直滑动,驱动装置停止转动,从而驱动双断口隔离单元装置实现第一动触头、第二动触头分别与第一静触头装置、第二静触头装置的同步接触或同步分离,从而使隔离开关满足双断口合闸或分闸位置功能。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零部件加工简单、装配和调试方便、分合闸相应速度快、传动平稳可靠等优点。传动平稳可靠等优点。传动平稳可靠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断口隔离开关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压交直流输变电开关
,特别涉及一种双断口隔离开关。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民经济和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系统对供电连续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大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简称GIS)电站受基建、运维等因素的制约,一般需要分期建设,在一期设备预留有扩建接口,备用间隔与运行母线中间设置有隔离开关设备。
[0003]然而,扩建间隔与运行母线之间隔离开关设备仅有一个隔离断口。在间隔对接安装时,为了避免隔离断口出现放电故障,造成人员伤害,需对运行母线进行停电处理。同时在进行间隔扩建、检修后的交流耐压试验时,若试验电压不能与运行电压保持同频同相,会存在隔离断口上承受试验电压和运行电压幅值反向叠加的危险工况,为了避免隔离断口击穿而危及运行设备,目前有效的措施也是对运行母线进行停电处理,这样操作导致运行单位协调停电的难度极高,无法保证重要用户对电力系统供电连续性的技术要求。
[0004]目前用户明确提出了备用间隔需设置双断口隔离开关的要求,相关的研究也成为行业内研究的热点。现有技术中的隔离开关双断口结构,采用齿轮齿条的传动形式,动触头需要分别内外装配齿条,零部件种类多,加工和分装工艺较为复杂。在进行分合闸操作时,需要驱动齿轮转动多圈才能实现动触头运动到位,响应速度慢,不利于实现开关的快速开断与关合。
[0005]因此,如何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断口隔离开关,结构简单,分合闸相应速度快、传动平稳可靠。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断口隔离开关,包括壳体、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侧的双断口隔离单元装置和接地单元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外侧的驱动装置;
[0008]所述双断口隔离单元装置包括第一盘式绝缘子、第二盘式绝缘子、第一静触头装置、第二静触头装置、动触座、第一导向座、第二导向座、第一动触头、第二动触头以及支撑单元,所述动触座置于所述壳体的中空腔内,所述第一导向座和所述第二导向座设置于所述动触座的内腔,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二动触头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座和所述第二导向座上,所述支撑单元支撑所述动触座;
[0009]所述双断口隔离单元装置还包括用于实现双断口结构且同时分闸或合闸的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动触座外部的传动杆、以及设置于所述动触座内部的主动转轴和连扳,所述主动转轴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动触座上,所述主动转轴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拐臂和第二拐臂,所述第一拐臂与所述第一动触头铰接,所述第二拐臂与所述连扳铰接,所述连扳与所述第二动触头铰接,所述传动杆用于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主动转轴;
[0010]其中,所述第一动触头、所述第二动触头的移动路径相互垂直,且在垂直于移动方向的平面上间隔错位设计,相对而设的所述第一静触头装置与所述第二静触头装置的中心轴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动触头、所述第二动触头的中心轴线对中设置,所述第一动触头与所述第一静触头装置对应接触导通,所述第二动触头与所述第二静触头装置对应接触导通,两个动触头与两个静触头形成垂直的双断口结构;
[0011]所述壳体在竖直方向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盘式绝缘子和所述第二静触头装置的第一法兰接口以及用于固定所述支撑单元的第二法兰接口、在水平方向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盘式绝缘子和所述第一静触头装置的第三法兰接口以及用于固定所述接地单元装置的第四法兰接口、在水平方向的前端设置用于固定轴封盖板的第五法兰接口;
[0012]所述接地单元装置用于实现所述双断口隔离开关装置接地;
[0013]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外侧,用于带动所述传动装置,从而驱动所述双断口隔离单元装置实现所述第一动触头、所述第二动触头同步分合闸动作,使所述双断口隔离开关满足双断口合闸或分闸位置功能。
[0014]可选的,在上述双断口隔离开关中,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动触座的绝缘支撑,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法兰接口的支撑屏蔽,以实现所述动触座的安装固定以及其与所述壳体的绝缘功能。
[0015]可选的,在上述双断口隔离开关中,所述双断口隔离单元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传动杆与所述动触座的连接处两侧的第一屏蔽座和第二屏蔽座。
[0016]可选的,在上述双断口隔离开关中,所述第一屏蔽座和所述第二屏蔽座均为具有内孔的碗状结构,二者同轴对称扣接于所述动触座两侧。
[0017]可选的,在上述双断口隔离开关中,所述主动转轴的两端均通过滚动轴承固定于所述第一屏蔽座和第二屏蔽座上。
[0018]可选的,在上述双断口隔离开关中,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二动触头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夹叉装置和第二夹叉装置,所述第一拐臂与所述第一夹叉装置采用可滑动轴销连接,所述第二拐臂与所述连扳通过销轴铰接,所述连扳与所述第二夹叉装置通过销轴铰接。
[0019]可选的,在上述双断口隔离开关中,所述第一夹叉装置上设置有长条孔结构,用于与所述第一拐臂通过所述可滑动轴销连接。
[0020]可选的,在上述双断口隔离开关中,所述主动转轴的两侧端部均设置为外圆轴且其上开设有内六方孔,所述传动杆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主动转轴的内六方孔配合的外六方结构。
[0021]可选的,在上述双断口隔离开关中,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外部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轴封盖板之间,用于限制分合闸旋转角度。
[0022]可选的,在上述双断口隔离开关中,所述双断口隔离开关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双断口隔离单元装置的传动杆首尾相连且通过一个所述驱动装置实现同步分合闸操作。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断口隔离开关,其有益效果在于:
[0024]驱动装置带动传动装置的传动杆和主动转轴同步转动,再由主动转轴的第一拐臂驱动第一夹叉装置,带动第一动触头在第一导向座在动触座的腔体内水平滑动。同时主动
转轴的第二拐臂通带动连扳运动,驱动第二夹叉装置带动第二动触头在第二导向座在动触座的腔体内竖直滑动,驱动装置停止转动,从而驱动双断口隔离单元装置实现第一动触头、第二动触头分别与第一静触头装置、第二静触头装置的同步接触或同步分离,从而使隔离开关满足双断口合闸或分闸位置功能。
[0025]传动装置主要包括主动转轴和连扳,零部件种类少,加工和装配工艺简单。采用连杆传动结构相较于齿轮齿条的传动形式,不需要对主轴转动多圈,不满1/4圈即可满足动触头的移动行程的需要,在主动转轴的拐臂旋转速度相同的情况下,能够使动触头获得更快的移动速度,提高分合闸的响应速度。
[0026]此外,第一动触头、第二动触头的导向移动路径相互垂直,且在垂直于移动方向的平面上间隔错位设计。这样使得两个动触头的移动导向路径在两个方向,减少触头座的轴向设计长度。两个动触头采用间隔错位设计,可以有效利用触头座内腔结构的设计空间,确保分合闸时不会存在干涉,同时也使得动触头在满足更大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断口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侧的双断口隔离单元装置和接地单元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外侧的驱动装置;所述双断口隔离单元装置包括第一盘式绝缘子、第二盘式绝缘子、第一静触头装置、第二静触头装置、动触座、第一导向座、第二导向座、第一动触头、第二动触头以及支撑单元,所述动触座置于所述壳体的中空腔内,所述第一导向座和所述第二导向座设置于所述动触座的内腔,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二动触头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座和所述第二导向座上,所述支撑单元支撑所述动触座;所述双断口隔离单元装置还包括用于实现双断口结构且同时分闸或合闸的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动触座外部的传动杆、以及设置于所述动触座内部的主动转轴和连扳,所述主动转轴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动触座上,所述主动转轴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拐臂和第二拐臂,所述第一拐臂与所述第一动触头铰接,所述第二拐臂与所述连扳铰接,所述连扳与所述第二动触头铰接,所述传动杆用于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主动转轴;其中,所述第一动触头、所述第二动触头的移动路径相互垂直,且在垂直于移动方向的平面上间隔错位设计,相对而设的所述第一静触头装置与所述第二静触头装置的中心轴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动触头、所述第二动触头的中心轴线对中设置,所述第一动触头与所述第一静触头装置对应接触导通,所述第二动触头与所述第二静触头装置对应接触导通,两个动触头与两个静触头形成垂直的双断口结构;所述壳体在竖直方向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盘式绝缘子和所述第二静触头装置的第一法兰接口以及用于固定所述支撑单元的第二法兰接口、在水平方向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盘式绝缘子和所述第一静触头装置的第三法兰接口以及用于固定所述接地单元装置的第四法兰接口、在水平方向的前端设置用于固定轴封盖板的第五法兰接口;所述接地单元装置用于实现所述双断口隔离开关装置接地;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外侧,用于带动所述传动装置,从而驱动所述双断口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帅峰李亚倩赖苏琴张瑾王宝军吉波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