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烘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9356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乌龙茶生产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茶叶烘焙机,其实现双工位连续烘焙,烘焙单元的利用率高,无需降温过程,工作效率高;包括支撑框架、两个烘焙单元和送风机构,两个烘焙单元分别为高温烘焙单元和中温烘焙单元,高温烘焙单元的体积大于中温烘焙单元的体积,两个烘焙单元分别安装在支撑框架上的左右两部,烘焙单元包括烘焙斗、多个加热器、茶叶斗和驱动机构,烘焙斗安装在支撑框架上,多个加热器安装在烘焙斗的底部,茶叶斗活动安装在烘焙斗的上部,茶叶斗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出风细孔,驱动机构安装在支撑框架上,驱动机构与茶叶斗传动连接,送风机构安装在支撑框架的内部,送风机构的出风管分别与两个烘焙斗的底部连通。连通。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烘焙机


[0001]本技术涉及乌龙茶生产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茶叶烘焙机。

技术介绍

[0002]乌龙茶生产中需要进行烘焙,烘焙工艺中需要先进行高温烘焙再进行中温烘焙,而且高温烘焙和中温烘焙时间长度不同,高温烘焙一般比中温烘焙时间长,现在一般使用茶叶烘焙机对乌龙茶茶叶进行烘焙,现有的烘焙机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烘焙单元,但是乌龙茶茶叶的高温烘焙和中温烘焙全程在烘焙机的一个烘焙单元中进行,但是茶叶高温烘焙后会失水收缩,体积大大减小,中温烘焙时会使烘焙单元的利用率降低,同时完成高温烘焙后需要降温再进行中温烘焙,降温过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而且降温温度不宜控制,造成操作复杂,导致设备工作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实现双工位连续烘焙,烘焙单元的利用率高,无需降温过程,工作效率高的茶叶烘焙机。
[0004]本技术的一种茶叶烘焙机,包括支撑框架、两个烘焙单元和送风机构,两个烘焙单元分别为高温烘焙单元和中温烘焙单元,高温烘焙单元的体积大于中温烘焙单元的体积,两个烘焙单元分别安装在支撑框架的上端面的左右两部,烘焙单元包括烘焙斗、多个加热器、茶叶斗和驱动机构,烘焙斗安装在支撑框架的上端面上,烘焙斗的内部设有烘焙腔室,烘焙斗的上端面设置有取放口,取放口与烘焙腔室连通,多个加热器安装在烘焙斗的烘焙腔室的底部,茶叶斗活动安装在烘焙斗的烘焙腔室的上部,茶叶斗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出风细孔,驱动机构安装在支撑框架的上端面上,驱动机构与茶叶斗传动连接,送风机构安装在支撑框架的内部,送风机构的出风管分别与两个烘焙斗的烘焙腔室底部连通;包括支撑框架、两个烘焙单元和送风机构,两个烘焙单元分别为高温烘焙单元和中温烘焙单元,高温烘焙单元的体积大于中温烘焙单元的体积,两个烘焙单元分别安装在支撑框架的上端面的左右两部,烘焙单元包括烘焙斗、多个加热器、茶叶斗和驱动机构,烘焙斗安装在支撑框架的上端面上,烘焙斗的内部设有烘焙腔室,烘焙斗的上端面设置有取放口,取放口与烘焙腔室连通,多个加热器安装在烘焙斗的烘焙腔室的底部,茶叶斗活动安装在烘焙斗的烘焙腔室的上部,茶叶斗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出风细孔,驱动机构安装在支撑框架的上端面上,驱动机构与茶叶斗传动连接,送风机构安装在支撑框架的内部,送风机构的出风管分别与两个烘焙斗的烘焙腔室底部连通。
[0005]优选的,送风机构还包括鼓风机、三通、送风管和阀门,鼓风机安装在支撑框架的底部,鼓风机的出风口上安装有三通,两个送风管的输入端分别与三通的两个出口连接,两个送风管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烘焙斗的底部连接,两个送风管上均安装有阀门;鼓风机将空气加压后通过三通输送至两个送风管,调整两个送风管上的两个阀门的开闭大小,向两个烘焙斗中鼓入适量的空气,空气被多个加热器加热后通过茶叶斗底部的多个出风细孔,
吹动茶叶斗中的茶叶,配合不停晃动的茶叶斗对茶叶进行烘焙,将烘焙处的茶叶水分快速带走,使茶叶快速干燥,同时使茶叶与热空气充分接触,提高烘焙效果。
[0006]优选的,还包括两个隔板、多个支架和多个弹簧,两个隔板分别安装在两个烘焙斗的烘焙腔室的中部,两个隔板分别位于多个加热器的上方,两个隔板上分别设置有多个通风孔,多个弹簧分别通过多个支架均匀安装在两个烘焙斗的中部内壁上,多个弹簧的上端均安装有托板,两个茶叶斗的底部分别放置在多个弹簧的托板上,两个茶叶斗分别通过多个弹簧活动安装在两个烘焙斗中;两个隔板将从两个茶叶斗中掉落的茶叶接住,并且两个隔板的通风孔使得鼓入烘焙斗底部的高压空气均匀分散,使得茶叶斗中的温度均匀,多个弹簧对两个茶叶斗进行弹性支撑,使的两个茶叶斗在两个驱动机构的驱动下高效晃动,提高设备的烘焙效果。
[0007]优选的,还包括竖轴、轴承、多个连接杆、叶轮和多个风叶,竖轴的下端同心套装有轴承,多个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轴承的外圈与烘焙斗的底部的进风口的内壁,竖轴的上端安装有叶轮,叶轮的外壁上均匀安装有多个风叶,叶轮和多个风叶位于烘焙斗的进风口上方;鼓入烘焙斗的高压风吹在多个风叶的下端面,使多个风叶、叶轮和竖轴推动,转动的多个风叶将集中的风束导向分散,使高压风均匀通过两个隔板的多个通风孔,对茶叶斗和茶叶均匀加热,提高烘焙效果。
[0008]优选的,还包括两个导向槽,两个茶叶斗的侧壁上端面上均安装有导向槽,两个导向槽均位于靠近驱动机构的一侧;驱动机构驱动茶叶斗向外翻扣时,两个导向槽分别对两个茶叶斗中的茶叶进行导向限位,避免茶叶散落在外界,提高茶叶转移效率。
[0009]优选的,驱动机构还包括臂板、立板、减速器、电机、偏心轴盘和拉杆,臂板的一端安装在茶叶斗的侧壁上,臂板的另一端设置有销轴,立板安装在支撑框架的上端面上,减速器安装在立板上,电机安装在减速器上,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轴同心连接,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偏心轴盘,偏心轴盘的端面上设置有偏心轴,拉杆的两端分别与臂板的销轴和偏心轴盘的偏心轴转动连接;电机通过减速器驱动偏心轴盘转动,偏心轴盘的偏心轴通过拉杆拉动臂板上下晃动,两个臂板拉动两个茶叶斗在两个烘焙斗中上下晃动,提高茶叶烘焙均匀性。
[0010]优选的,还包括两个插孔、两个偏心孔和两个插销板,两个臂板的中部均设置有插孔,两个偏心轴盘的端面上均设置有偏心孔,两个插销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分别与两个插孔和两个偏心孔匹配的插销,两个插销板与两个拉杆长度不同;当烘焙完成后需要将茶叶转移或取出时,停止两个电机,调整两个偏心轴盘的角度,将插销板两端的插销分别插入插孔和偏心孔中,启动相应的电机,使电机慢速转动,插销板和拉杆配合向外翻动臂板,将茶叶斗向外翻扣,使茶叶斗中茶叶通过导向槽导向排出,实现自动下料,提高设备工作效率。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包括支撑框架、两个烘焙单元和送风机构,两个烘焙单元分别为高温烘焙单元和中温烘焙单元,高温烘焙单元的体积大于中温烘焙单元的体积,两个烘焙单元分别安装在支撑框架的上端面的左右两部,烘焙单元包括烘焙斗、多个加热器、茶叶斗和驱动机构,烘焙斗安装在支撑框架的上端面上,烘焙斗的内部设有烘焙腔室,烘焙斗的上端面设置有取放口,取放口与烘焙腔室连通,多个加热器安装在烘焙斗的烘焙腔室的底部,茶叶斗活动安装在烘焙斗的烘焙腔室的上部,茶叶斗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出风细孔,驱动机构安装在支撑框架的上端面上,驱动机构与茶叶斗传动连接,
送风机构安装在支撑框架的内部,送风机构的出风管分别与两个烘焙斗的烘焙腔室底部连通。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烘焙斗和茶叶斗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加热器、竖轴、轴承、连接杆、叶轮和风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是驱动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中标记:1、支撑框架;2、烘焙斗;3、加热器;4、茶叶斗;5、驱动机构;6、鼓风机;7、三通;8、送风管;9、阀门;10、隔板;11、支架;12、弹簧;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烘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1)、两个烘焙单元和送风机构,两个烘焙单元分别为高温烘焙单元和中温烘焙单元,高温烘焙单元的体积大于中温烘焙单元的体积,两个烘焙单元分别安装在支撑框架(1)的上端面的左右两部,烘焙单元包括烘焙斗(2)、多个加热器(3)、茶叶斗(4)和驱动机构(5),烘焙斗(2)安装在支撑框架(1)的上端面上,烘焙斗(2)的内部设有烘焙腔室,烘焙斗(2)的上端面设置有取放口,取放口与烘焙腔室连通,多个加热器(3)安装在烘焙斗(2)的烘焙腔室的底部,茶叶斗(4)活动安装在烘焙斗(2)的烘焙腔室的上部,茶叶斗(4)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出风细孔,驱动机构(5)安装在支撑框架(1)的上端面上,驱动机构(5)与茶叶斗(4)传动连接,送风机构安装在支撑框架(1)的内部,送风机构的出风管分别与两个烘焙斗(2)的烘焙腔室底部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烘焙机,其特征在于,送风机构还包括鼓风机(6)、三通(7)、送风管(8)和阀门(9),鼓风机(6)安装在支撑框架(1)的底部,鼓风机(6)的出风口上安装有三通(7),两个送风管(8)的输入端分别与三通(7)的两个出口连接,两个送风管(8)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烘焙斗(2)的底部连接,两个送风管(8)上均安装有阀门(9)。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烘焙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隔板(10)、多个支架(11)和多个弹簧(12),两个隔板(10)分别安装在两个烘焙斗(2)的烘焙腔室的中部,两个隔板(10)分别位于多个加热器(3)的上方,两个隔板(10)上分别设置有多个通风孔,多个弹簧(12)分别通过多个支架(11)均匀安装在两个烘焙斗(2)的中部内壁上,多个弹簧(12)的上端均安装有托板,两个茶叶斗(4)的底部分别放置在多个弹簧(12)的托板上,两个茶叶斗(4)分别通过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鹏程董明花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金斗洋生态农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