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保护装置、采煤机滚筒和采煤机滚筒耐磨保护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9335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磨保护装置、采煤机滚筒和采煤机滚筒耐磨保护方法,所述耐磨保护装置包括基板和若干个耐磨块,所述基板为L形板,所述耐磨块采用硬质材料制成,所述基板的材料硬度低于耐磨块,所述耐磨块为柱体结构,所述基板的相互垂直的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的外侧面上各自间隔固定有多个所述耐磨块;所述采煤机滚筒包括筒体、叶片和所述耐磨保护装置,所述耐磨保护装置固定在叶片尾部,安装状态下其中的齿座系统的截齿齿尖的径向高度低于常规齿座系统的截齿齿尖且高于第二翼板上各耐磨块的顶面,同时该套齿座系统的截齿齿尖偏向后方;所述方法是采用上述采煤机滚筒。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解决滚筒叶片尾部径向磨损快、传统耐磨板易脆裂的问题。易脆裂的问题。易脆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磨保护装置、采煤机滚筒和采煤机滚筒耐磨保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磨装置、采用该耐磨装置的采煤机滚筒以及采煤机滚筒耐磨保护方法,属于煤矿机械


技术介绍

[0002]采煤机滚筒是采煤机的工作机构,其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时需要与煤流不间断接触,产生磨损,滚筒叶片尾部特别是其中的副叶片尾部的磨损最为严重。而其中非正常磨损的情况较多,主要表现为滚筒叶片尾部径向磨损快,主要是由于工作面推移的轴向距离小于滚筒的截深,易导致滚筒与顶梁干涉,在滚筒割顶刀煤的过程中,如果司机控制不好摇臂高度,将导致滚筒叶片尾部与顶梁碰撞摩擦,导致叶片尾部特别是径向顶面快速失效。
[0003]目前市面上常采用整块成型的耐磨板焊接在叶片尾部。耐磨板硬度高,所以成型困难,而且脆性高,实际应用时由于工人操作问题以及井下粉尘大导致视觉盲区,滚筒在工作过程中割顶刀煤的时候经常容易割到支架顶梁,很容易磕碰进而导致耐磨板脆裂甚至整块剥落,易造成滚筒的早期失效,降低滚筒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耐磨保护装置、采煤机滚筒和采煤机滚筒耐磨保护方法,能有效解决滚筒叶片尾部径向磨损快、传统耐磨板易脆裂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有:
[0006]一种耐磨保护装置,包括基板和若干个耐磨块,所述基板为L形板,所述耐磨块采用硬质材料制成,所述基板的材料硬度低于耐磨块,所述耐磨块为柱体结构,所述基板的相互垂直的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的外侧面上各自间隔固定有多个所述耐磨块。/>[0007]所述耐磨块可以按行按列排布。
[0008]所述耐磨块优选为圆柱体结构。
[0009]所述耐磨块的硬度优选为大于68HRC。
[0010]所述耐磨块可以采用螺纹连接或钎焊方式固定在所述基板上。
[0011]所述耐磨块凸出于基板外侧面的高度优选不超过10mm。
[0012]第二翼板的自由端的端部还优选设有向内侧弯折90度的折边,折边超出第二翼板的内侧面的长度不超过10mm。
[0013]所述耐磨保护装置还可以包括一套齿座系统,与所述基板和所述齿座系统配套的滚筒叶片的规格相同。
[0014]一种采煤机滚筒,包括筒体、叶片和所述耐磨保护装置,所述叶片呈螺旋形固定在所述筒体的径向外柱面上,所述耐磨保护装置安装在叶片的尾部;叶片包括主叶片和副叶片,当所述基板不设置折边时,第二翼板和第一翼板的背面分别与副叶片尾部的径向顶面和朝向筒体轴向后方的侧面相贴合并固定;当所述基板设置折边时,第二翼板、第一翼板以及折边的背面分别与副叶片尾部的径向顶面、朝向筒体轴向后方的侧面以及朝向筒体轴向
前方的侧面相贴合并固定,所述耐磨保护装置中的齿座系统安装在叶片尾部、副叶片的前方最靠近主叶片尾部末端的一个齿座安装位上,安装状态下该套齿座系统的截齿齿尖的径向高度低于滚筒上常规齿座系统的截齿齿尖且高于第二翼板上各耐磨块的顶面,同时该套齿座系统的截齿齿尖相比常规齿座系统的截齿齿尖偏向后方。
[0015]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优选通过多层角焊的方式安装到筒体上,角焊缝上再堆焊一层保护焊丝形成保护层,保护层的高度大于3mm,保护层的硬度大于50HRC。
[0016]所述基板在焊接到叶片上之前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180

220℃。
[0017]一种采煤机滚筒耐磨保护方法,相应滚筒采用上述采煤机滚筒,或者,在现有滚筒的叶片尾部固定所述耐磨保护装置,当所述基板不设置折边时,第二翼板和第一翼板的背面分别与副叶片尾部的径向顶面和朝向筒体轴向后方的侧面相贴合并固定;当所述基板设置折边时,第二翼板、第一翼板以及折边的背面分别与副叶片尾部的径向顶面、朝向筒体轴向后方的侧面以及朝向筒体轴向前方的侧面相贴合并固定;将所述耐磨保护装置中的齿座系统安装在叶片尾部、副叶片的前方,并使该套齿座系统的截齿齿尖的径向高度低于滚筒上常规齿座系统的截齿齿尖且高于第二翼板上各耐磨块的顶面,同时截齿齿尖相比常规齿座系统的截齿齿尖偏向后方。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采用L形板的基板,其“L”形的短边即第二翼板和其上的耐磨块可以对叶片尾部的径向表面提供可靠的耐磨保护,防止径向表面的非正常磨损。
[0020]由于所述耐磨块采用硬质材料制成,所述基板的材料硬度低于耐磨块,硬质耐磨块与较软的基板相结合,使所述耐磨保护装置特别是基板能抵抗较大的冲击,耐磨保护时间大大延长,解决传统耐磨板易脆裂的问题,有效保护采煤机滚筒,避免采煤机滚筒快速磨损失效。
[0021]通过在第二翼板的自由端的端部设置向内侧弯折90度的折边,使基板牢牢地勾在叶片上,使基板的安装更牢靠,不易脱落。
[0022]当所述耐磨块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固定在所述基板上时,当耐磨块磨损后可方便地更换新的耐磨块,以此进一步延长耐磨保护装置的使用寿命。
[0023]由于安装状态下耐磨保护装置的所述齿座系统的截齿齿尖的径向高度低于滚筒上常规齿座系统的截齿齿尖且高于第二翼板上各耐磨块的顶面,同时该套齿座系统的截齿齿尖相比常规齿座系统的截齿齿尖偏向后方,正常情况下该齿座系统不参与割顶,如果支架顶梁与滚筒在轴向干涉,则滚筒在旋转过程中会使用该齿座系统的截齿与顶梁相撞,产生异响和火花,提示司机割顶梁需要调整,从而避免叶片尾部径向磨损。
[0024]由于耐磨保护装置的所述齿座系统的截齿磨损后可以更换,因此延长了耐磨保护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耐磨保护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6]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侧视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耐磨保护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8]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的侧视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采煤机滚筒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0030]图6为滚筒与支架顶梁之间位置关系侧向视图;
[0031]图7为滚筒与支架顶梁之间位置关系的主视图。
[0032]附图标记:
[0033]1.耐磨保护装置,11.基板,111.第一翼板;112.第二翼板;113.折边,12.耐磨块,13.齿座系统,2.筒体,3.叶片,4.支架顶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34]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保护装置1,如图1

7所示,包括基板11和若干个耐磨块12。所述基板为L形板。所述耐磨块采用硬质材料制成,所述基板的材料硬度低于耐磨块。所述耐磨块为柱体结构,所述基板的相互垂直的第一翼板111和第二翼板112的外侧面上各自间隔固定有多个所述耐磨块。所述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包含其上的耐磨块)分别用于保护采煤机滚筒副叶片尾部的后侧面和径向顶面,防止相应表面过早磨损。使用时,基板覆盖在副叶片的表面并固定。
[0035]在垂直于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的公共边的方向上,第一翼板的长度较第二翼板长。第二翼板的长度方向上远离第一翼板的端为其自由端。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和若干个耐磨块,所述基板为L形板,所述耐磨块采用硬质材料制成,所述基板的材料硬度低于耐磨块,所述耐磨块为柱体结构,所述基板的相互垂直的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的外侧面上各自间隔固定有多个所述耐磨块。2.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块为圆柱体结构。3.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块的硬度大于68HRC。4.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块采用螺纹连接或钎焊方式固定在所述基板上。5.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块凸出于基板外侧面的高度不超过10mm。6.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耐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翼板的自由端的端部还设有向内侧弯折90度的折边,折边超出第二翼板的内侧面的长度不超过10mm。7.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耐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套齿座系统,与所述基板和所述齿座系统配套的滚筒叶片的规格相同。8.一种采煤机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叶片和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磨保护装置,所述叶片呈螺旋形固定在所述筒体的径向外柱面上,所述耐磨保护装置安装在叶片的尾部;叶片包括主叶片和副叶片,当所述基板不设置折边时,第二翼板和第一翼板的背面分别与副叶片尾部的径向顶面和朝向筒体轴向后方的侧面相贴合并固定;当所述基板设置折边时,第二翼板、第一翼板以及折边的背面分别与副叶片尾部的径向顶面、朝向筒体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俊黄秋来恩建峰马子尧李瑾龙陶嵘郭岱赵鑫刘峰钱壮壮阚锦彪卢运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